先生对这段历史记的这么清晰,估计70岁以下的诗友大概弄不太清楚,引介起了极大的作用!
农村人不懂什么文化大革命,只知道从小四清(63年)到大四清(66年)政策变化太快,粮食越来越紧张,虽然每餐能稀则稀,能节约一点是一点,但每到青黄不接时,好多人家完全靠代食品(瓜菜)度日,政府虽不时给点返销粮,杯水车薪也无济于事。出于无奈,大队小队变通,让各家各户在秋后把不能插晚稻的田在冬春种上农作物,对内说是借给私人种,对外说是集体种的,上级派来的工作队也不明就里。先说好,只能种成熟期短的且不破坏地力的作物,如荞、蚕豆、油菜等,还要套种红花草,不影响来年生产队种水稻。不能种小麦,扯肥,且生长周期长。(俗话说,麦吃四季水)。大家心照不宣,多少缓解了一点春荒。
这种方法直到67年由于下半年劳力都上工地修水库,没人手,除少数家庭搞一点,大多数家庭停止了。
标签:
新一篇:代食品(平) (五律)
旧一篇:自留地(平) (五律)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诗友评论 (69)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