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几许
参与方法:发表作品后在正文下方的标签区添加“闲愁几许”标签即可。
-
请您点评 (6天前发表)
《如梦令》
(《如梦令》)作者:又见桐花发旧枝
彼岸池塘秋色。风北残芦轻侧。天地望萧萧,远处层山尽墨。落魄,落魄。最是一年凄瑟。阅107 赞36 点评
-
请您点评 (13天前发表)
《临江仙》
(《临江仙》(中华新韵)作者:又见桐花发旧枝
飘帐惊飞枝上月,离思曲子又重头。三年暮雨意惆稠。忘怀王相梦,也难逝扁舟。世事何曾如所愿?南柯经是满山秋。半分才气怎书忧?长歌难遣怨,草掩闭门楼。阅149 赞49 点评
-
请您点评 (17天前发表)
《忘情怨》
(水调歌头)作者:藤原姝子
何事理心绪?软语伴君颜。小园莺雀数羽,花舞望湖边。闪闪空中星点,皎皎云间明月。相聚尽言欢,不堪别离苦,遥望影翩跹。 自别后,似情淡,恐生闲。心无杂事,却道此世定无缘。情起如阳和暖,缘断若风凛冽。樱散落花残,手捧净轻土,姻断葬英年。阅167 赞47 点评
-
请您点评 (10个月前发表)
《初秋吟》
(七绝《平水韵》)作者:探路者
陌野霜临树早知,落黄片片染相思。心愁莫问装多少,故里残灯数别期。阅452 赞94 点评
- 寒狐:现在很少针线活了。不然可以改为,心愁莫问涨多少,一线三针数别期。 (1个月前) 作者:感谢先生赏读雅评指教!学习问好!
- 焚琴煮鹤:第三句不知所云,“数别期”意思含混,一般只说“数归期” (1个月前)
- 朝暮辰星:初秋浅浅的凄清,淡淡落黄寄相思。起句与结句可稍修精致一些,问题主要在第三句没有连贯起来,“秋风寄语归鸿杳”供参考。 (25天前) 作者:感谢赏读雅评指教!学习问好!
- 朝暮辰星:陌野霜轻树早知,落黄片片染相思。秋风万里归鸿杳,一盏残灯数别期。 (25天前)
- 黄松之:染改为尽,装改为知,故里改为孤影,别改为归 可好? (8天前)
- 九天云鹤:数别期虽然与常用的数归期不同,但也有其之意,应为在故里的人在逢秋引愁愁几许的苦闷孤独中,一个人无奈的计算己经与心上人别离的日期己有多久,而数归期则是计算己离去的人还有多长时间归来。而数别期的人应当是对离去的人的归期无法确定,甚至根本不知何时归来。这种心态更为孤苦寂寞且没有希望。而数归期相对要好很多!因此我认为数别期更符合作品原意!啊!个见!唐突了! (7天前)
- 王仲初:首句待斟酌,春江水暖鸭先知,秋日却非树早知 (5天前)
-
请您点评 (1个月前发表)
《临江仙》
(临江仙)作者:流觞清泪
冷衾孤枕天辰镜,寒侵梦里惊浑。雨歇风絮尚余温。对樽空饮月,柳下映黄昏。那堪凄惨阳关路,更深独倚庭轩。徘徊闲忆北堂萱。夜凉如水,新雨弄春弦。阅101 赞29 点评
- 寒狐:雨一直下 气氛不算融洽 在同个屋檐下 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 不可思议吧 梦在瞬间崩塌 为何当初那么傻 还一心想要嫁给他 就是爱到深处才怨他 舍不舍得都断了吧 那是从来都没有后路的悬崖 就是爱到深处才由他 碎了心也要放得下 难道忘了那爱他的伤 已密密麻麻 (1个月前) 作者:谢诗友厚爱点评,有时特殊时刻确实悲从中来,我也是醉后偶然得了这首词,心里想的也是她,想断了的也是她。
- 朝暮共辰星:辞藻华丽,结句有味道。谈些问题:若是诗首句就挤韵了,纵然填词前两句四字同韵读来仍伤美感。结尾三句更是三连韵的硬伤。从内容上看阳关路属于宽阔大道,与凄惨的意境不合。徘徊闲忆北堂萱,北堂萱是母亲,而结句弄春弦及开篇所寄应为男女相爱的春情,如何对应? (1个月前) 作者:问好诗友,感谢指点,我也谈一下我填这首词时候一些感受,挤韵、撞韵首先我个人感觉对格律诗的一些论断,加之于词未免有些过正,况挤韵一概念是后世(尤其是清代)一些诗论家提出来的,个人感觉并不是十分绝对的评判体系,挤韵亦有名篇,主要是还是要细看,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岸明显是挤,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山也在挤,这其中好与不好目前我并未找到有太完备的论述,我个人感受就是要还原到音律和词义本身上 ,如晚烟寒与晚烟残,前者明显好,后者明显挤,寒更代表一种直观的感受,寒音为开口音,口中发音脑中即会意。残代表一种过程,还是闭口音,意在脑海中还停留在过程,音便已经结束。江南岸,岸字为开口音,意浅,变无拥挤感,反而促进了诗的节奏,即春风又绿的突然和急促性,产生一种猛然的感觉。万仞山,之句山亦如此,浅意开口音,一片孤城万仞山,落在孤和万仞对比上,凉州词原诗不仅是挤韵,更是三阴平,可万仞山却把全词做成了活韵,好多名篇亦是如此,草色遥看近却无,本来撞的厉害,可是一个近字,便已经做活,因为重点在近不在无,所以后边的处字撞了也没那么不合理。这中间具体的差异区分倒不是文艺理论一两句话能说清,还需要一些对音律的直观感受,还会有各花入各眼的问题很难达成统一,我一般在处理这的时候常运用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理论,隔与不隔,烟残便是隔,万仞山是不隔。回归到本诗中,这里枕、 辰两个名词,便是为了塑造一种隔,为下面侵和浑两个偏动词性的铺垫出一种不隔,算是想要在开头就加快一下叙述的节奏,韵脚的浑字亦是浅意开口音,句意在惊,算是想做成活韵吧。不过功力还是有限,再隔一天再品之,诗友亦言之有理,初读确实是拗口了,算是有想法还不到火候。但这种好与不好之间又看的是一种韵律感的天赋和灵感,可能诗词的美也在于此,并不是所有东西能用文艺理论阐明的。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再次祝好致谢
- 司空萧涯:格律诗是永明体时形成的,一直到宋,都是讲究四声四病,宋以后,杜撰出后四病,甚至达到28病,此病到今朝,却成了格律诗的专业标准。 诗病是沈约针对五言的四个不协和音状况而言的,即:大小二度、大小七度,这是有道理的。而以后提出的各种病,都没有得到音律和声律的支持和解释。 (1个月前)
- 王仲初:似亲情似爱情,难辨 (5天前)
-
置顶 请您点评 (1个月前发表)
《梦回》
(七律)作者:敧斋主人
依稀河畔小桥东, 梦入西园景最工①:  阅1641 赞46 点评
-
置顶 请您点评 (1个月前发表)
《鹊桥仙·暮云春树》
(鹊桥仙)作者:巴桥
清辉冷月,明花珠露。忍泪经年此处。 燕归声碎诉相思,千万缕,芳心似故。 凭栏涩酒,当窗哀鬓,对影不堪共侣。 惊怜旧梦醒尤寒,直怕是,暮云春树。 ........ “暮云春树”出自杜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阅356 赞85 点评
- 司空萧涯:作者选词调,选了商调,非常有水平。鹊桥仙有三调,其中两调是羽调,一调是商调,而商调的主音,至今变调极多,非常适合平仄律写词。 (1个月前) 作者:问好司空萧涯老师。词调,我真没有研究多少,只能算是闲暇时的爱好,说我是初学者也不为过!!
此调如是商调,怕也是误打误撞,亦或是墨文诗友选的词调高明
我只是按照墨文诗友的词调,有感于些许旧事,照虎画猫,如有不足,还请老师不吝赐教!!
- 长安寒雨:燕归声碎惹相思,千万缕,芳心似故。 惊怜旧梦醒尤寒,直怕是,暮云春树。
用字遣词精炼老道,先赞。然婉约词前人名篇太多,恐难以跳出圈圈。若后片能换景移情,在转合处多加推敲,凝练升华更佳,所评不当之处见谅。 (1个月前) 作者:
问好,填词确实少之又少!转合需要精修无疑!当谢!问好!
- 朝暮共辰星:确当置顶的佳作,应多点赞。从字里行间看是红颜思念远方知交之意,此阕跳出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巢穴,情景交融,结句精当。唯一没有明白的地方是凭栏怯酒,愁思千缕不正好借酒浇愁吗?暮云春树所指为友人,应不至于思友而喝怕了吧? (1个月前) 作者:问好诗友,谢君高赞。。。正如君所说,愁绪万千,正好借酒消愁,,,借酒消愁自然可以,但却只能1时而已。。。况此时孤身一人,这酒就更很难下咽了,,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愁更愁,更何况,“凭栏把酒”、旧景重演,岂不更加痛彻心扉!故而凭栏怯酒尔
- 流觞清泪:最后的一句用典确实算的上是点睛之笔了。我最近写的里面有句 “寒浸梦里惊浑” 一个是冻醒了,和你的醒尤寒 方在一起还颇有趣味 (1个月前) 作者:
谢诗友厚爱
,确有异曲同工之感,可能/或许,某些时候,某些感触,或有类似的之处吧~~再次问好
- 泥和:为末拍而置顶。 (1个月前) 作者:
- 忘戒:辞藻可以,整体都可以,缺了惊鸿一句 (1个月前) 作者:
诗友一语中的!君之所见,亦我之所憾也,佩服!当谢
- 司空萧涯:作者选词调,选了商调,非常有水平。鹊桥仙有三调,其中两调是羽调,一调是商调,而商调的主音,至今变调极多,非常适合平仄律写词。 (1个月前) 作者:问好司空萧涯老师。词调,我真没有研究多少,只能算是闲暇时的爱好,说我是初学者也不为过!!
此调如是商调,怕也是误打误撞,亦或是墨文诗友选的词调高明
1
当前1/1页,每页20条,共7条
当前1/1页,每页20条,共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