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交流
参与方法:发表作品后在正文下方的标签区添加“切磋交流”标签即可(需要在切磋栏目发满五条评论)。
-
(4个月前发表)
《漂泊》
(五绝)作者:辰南一月
天涯漂泊客,一去不思归。点评 自动笺注
风雪忽相送,孤身染白衣。——平水韵- 墨言默然:不太懂格律,但读着总感觉有点拗口,是啥原因? (4个月前)
- 锦天:五绝有古绝,可以不管平仄。
内容方面,突出了孤独的漂泊者的“孤”。从一旦离去,就不思归来,何其决绝,可以看出身边没有温暖,故无所留恋。人世间的温暖已经感觉不到,相送的也只有风雪,留下来的,是孤身染白,凄苦。
最后要说的是,诗本身不错,就是太消极了,也许作者有不可言说的苦衷。 (4个月前) - 恒沙:改一下诗题也许会更好 (4个月前)
- 空相:前两句不错。 (4个月前)
- 对酒当歌邀明月🥂:【已撤回】 (4个月前)
- 寒狐:孤身,语重。 (4个月前)
- 天天快乐、张宗发:平仄没有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漂伯”两字,内涵写的透彻,凄凉。让读者感觉怜悯。 (4个月前) - 墨言默然:“忽”作何解?不经意?忽然?窃以为难以承接前后意境,望老师们指点! (4个月前)
- 鱼何荼相,吕林:
天涯漂泊客,一去不思归。
欲往何方行,风吹蒲草飞。接二句玩 (4个月前) - 风舞潇湘:“孤身染白衣”可以尝试改动一下,“风雪忽相送”这个转点意境表现出来的非常好,情境感很强,如果后句是“孤身染白衣”的话,对整体情境的描写就会显得有种突兀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读着会有点拗口),个人观点,可以尝试在尾句来对全诗的内容情感上进行一场升华。当然,这就需要作者你自己针对当时写作时的情感来斟酌了。 (4个月前)
- 朱建广:已经是漂泊客,且“不思归”,那风雪是“相迎、相伴”似乎合理,甚至是“相阻”。相送是有目的性的,漂泊,重点似乎是种状态。
“墨言黯然”读着拗口,是因为诗的开口音与闭口音结合的不理想,特别是结句。
诗所渲染的场景、气氛值得学习,也据意思意和一下,《漂泊》
埋头风雪依,无暇问何归。
举目天涯路,随心我亦飞。 (4个月前) - 易1105-2:诗可多解,然每一解终不觉通达,气脉每有滞涩。个见。 (4个月前)
- 秋的惆怅:孤身染白衣,貌似可酌,染白衣的是雪,这样写貌似染的主语变了。 (4个月前)
- 还是无可奈何:结尾病句。 (4个月前)
- 星影:天涯漂泊客,一去不思归。
风雪忽相送,寒途对冷威。 (4个月前) - 精观一公子:意境很棒,特别有天涯客的孤寂之感,只是觉得漂泊客的那种寂寥是一种很轻、很慢的感觉,所以第三句的“忽”字感觉有点太快了,和作者探讨一下,改为“风雪遥相送”如何?这样风雪远远的来,就好像来送别一样 (4个月前) 作者:这个遥字改的好,别有一番风味,读起来也很舒服
- 一支火柴:看不到个人情感呀 (4个月前)
- 光亮:心怀大众天地宽,使命扛肩少休闲。风雪相伴冷也暖,正能充满不孤单。 (4个月前)
- 云深鹤闲:随风居不定,问月处无归。云路春秋替,何枝寻可依。 (4个月前)
- 迈凯伦:后两句表达了“孤”的主题 (1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