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交流
参与方法:发表作品后在正文下方的标签区添加“切磋交流”标签即可(需要在切磋栏目发满五条评论)。
-
请您点评 (3天前发表)
《良夜》
(七绝)作者:夜青书
青夜青灯青玉案,邀来明月度轩窗。人无纷扰清闲在,茶煮光阴泼墨香。点评 自动笺注
- 汉家烟尘:“茶煮光阴”可读,余珠不成串。 (3天前) 作者:青夜青灯青玉案,
邀来明月度山庄。
人无纷扰清闲在,
茶煮光阴泼墨香。
请烟尘兄再斧正批评
- 文者:闲而无己,空做叹。 (3天前) 作者:青夜青灯青玉案,
邀来明月度山庄。
人无纷扰清闲在,
茶煮光阴泼墨香。
请文者兄再斧正批评
- 白水欸乃:清夜,青灯,素窗,白月怎么与春风共了一个时空?春风一词显得特别突兀。 (3天前) 作者:我原以为用三个青字叠加夜的静,再用素和白渲染背景的简约,以此把了无纷杂的夜晚描绘一下。不想,还是会给您这样突兀的感觉。我再琢磨琢磨,也请您给出更具体的修改意见
- 香象渡河:茶煮光阴泼墨香,此句有意韵。 (3天前) 作者:感谢您的肯定
- 百合吟吟:感觉没有情感在里头,仅做一文字游戏耳,读完没啥感觉。 (2天前) 作者:愿意希望表现夜来清闲的个人状态,不想给您如此无味的感受。对不住了,还请给出更具体的批评指正
- 天火流云:很清爽的诗句。 邀来明月度山庄。邀来明月 有雅趣,但 度山庄 略显平淡无味,建议 净梳妆(对月梳妆) 或者 焕山妆(为山焕银妆) 之类,添些许 趣味。 (1天前) 作者:感谢您的指点,我再琢磨琢磨
- 麻城自然:作者早上好。这首七绝是在写寂寞。笔墨明朗,一看便知。尤其是第一句连续用“青夜青灯青玉案”词加重寂寞感,“邀来明月度轩窗”进一步感叹内心的孤独。此联称得上神来之笔。第三,四句写的是作者面对孤独的自我慰藉:没有烦恼,清闲自在,以煮茶饮酒作诗来打发光阴。诗到是首好诗。给人以超凡脱俗的印象。就是这诗的题目:良夜与内容有点矛盾。 (1天前) 作者: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鼓励,我再琢磨着改改
- 夕阳照云海:平仄完美,,诗意清幽,书案墨香,窗外明月,炉火茗茶🍵人生难有心海一叶扁舟时刻。 (1天前) 作者:感谢您的认同
- 可以改:茶🍵煮光阴,光阴煮茶,妙 (1天前) 作者:您夸奖了
- 0ldtalk:无关,为什么我总觉得别人的七绝扣成五个字的意境更高,比如夜灯青玉案,明月度轩窗。无扰清闲在,茶煮光阴香... (1天前) 作者:也许您批评的是我写的还不够凝炼,我会再努力。谢谢您的宝贵意见
但是没有明白您说的“别人的七绝扣成五个字”是指什么意思?您是指五绝吗?
- 天天快乐、张宗发:青灯,是原来的油灯,应不存在了,现在应该是电灯。假如这首诗会留给后人看,他们会认为我们还是点“油灯”。邀来明月“进”轩窗,更合适,度轩窗,没有意义。轩窗无须用“度”字。这两处改掉,是好诗。个解。谢谢! (13小时前) 作者:有道理,感谢宝贵意见,我再改改
- 愿读人间书:文理较乱!且“青灯”一词不谐! (1分钟前)
- 汉家烟尘:“茶煮光阴”可读,余珠不成串。 (3天前) 作者:青夜青灯青玉案,
邀来明月度山庄。
人无纷扰清闲在,
茶煮光阴泼墨香。
请烟尘兄再斧正批评
-
请您点评 (21小时前发表)
《雾夜京都念渝州》
(一剪梅 周邦彦体)作者:夜青书
夜漫东楼雾锁窗。独坐苍茫,遥念家乡。城依山筑户临江,月满桥长,渡尽春岗。却把离愁付玉觞。和泪流襟,半落尘霜。此心惟愿聚寻常,一世温柔,满院飘香。点评 自动笺注
- 愿读人间书:思心切切,柔情满满! (4分钟前)
-
(6小时前发表)
《崂山北九水》
(七律)作者:尚真
飞泉溅处野人家,曲径残芳是杏花。 百尺苍藤凭浩渺,半空怪石竞参差。 落梅流水鱼儿出,嫩柳清风燕子斜。 览物赋诗情未尽,禅房杖屦试山茶。点评 自动笺注
-
(10小时前发表)
《桃花》
(七绝)作者:论胜
春风三月未催桃,点评 自动笺注
雪里犹寒白玉雕。
探著南枝开未遍,
酥红不肯放琼苞。 -
请您点评 (14天前发表)
《春夜无眠》
(临江仙—词林正韵)作者:夜青书
临江仙——春夜无眠点评 自动笺注
文/夜青书
韵/词林正韵春风又引梨花雨,晴时独赏庭芳。玉兰还染晚昏黄。旧园添锦色,总岁岁如常。
多少深情皆落寞,空余长夜苍茫。闲来痴看月流光。无心坐忘语,愁困不知凉。- 残笛声:一点拙见,末二句更需雕琢才能配上如此佳作 (10天前) 作者:“无心坐忘语,愁困不知凉” 您看可好?
- 牵黄翁:题目与词文似无“瓜葛”,上阕与下阕亦无“来往”。拙见。 (10天前) 作者:取名一直让我头疼,既怕犯题,又怕这样无瓜葛。还得多练练,多思考,也请多指点。 上阕与下阕之间,我自以为是有往来的。 上阕的园子里春天添新景,本属喜庆,却觉得岁岁如常。如常的,是独赏,是离思,是梨花雨如泪,是玉兰的坚贞,也是落寞。所以,下阕首句直接上了深情和寂寞。而末两句,无言无心睡眠,也是呼应上阕的如常。
- 老象:题目是离别为主题。但看不出是离别前正离别或离别后。上阕是否可以看成是离别前的眷恋?但下半门哭阕似乎毫无呼应。其实要改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把后下阙的第一句稍微改一改,后边就顺理成章了。例如,可以改成自古深情眷故土,如果你是渝州人的话。如果你不是宜州人的话,可以改成自古多情常念旧。注意,我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不是说一定应该这样改或者这样改才好。题目和内容不太相干,可能是这首词的最大硬伤。吃的基调本来还是与这个主题是吻合的,而且应该说基本上还算不错。但就是没有点睛。说的不对,还请你谅解。至于说有的地方还可以更加精炼,用词也可以更为清雅,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作者的底蕴和基调还是有可以称道的地方的。 (10天前) 作者:取名一直是我的短板
,不管诗还是词。 感谢您的指出
,意见很中肯。我正在学词中,还望多多指点
- 任重道远0315-2:很有宋词的韵味! (9天前) 作者:您夸奖了,我是初学者,感谢您的鼓励。
- 残笛声:“无心坐忘语,空眷晚山凉”如何?末句答别情,“眷”字若突兀可再换,拙见 (9天前) 作者:感谢您的耐心和指点
不过,我个人很想表达因为沉于思念,坐忘凉寒的情形与情感。所以,“不觉凉”之语虽然白话,却也不忍丢去。很纠结,一时半会还想不出推敲的具体办法
- 子平:大部分古词原本无题,首句做题即可。此作词句比较优美,上结的“总”字可改“叹”字铺垫一下。过片太俗,而且未能有效承转。整体尚可。 (8天前) 作者:感谢子平兄指点
我一向不会取名,受教了。在过片的承转上,还麻烦您给出更具体的建议
- 天火流云:用意颇佳,文字上美。
挑些毛病
1、上阙 孤芳独赏,听风看雨,岁月如常,下阙:情深难释,自怨自艾
感觉是 在 自家小院,伤春悲秋,看不出与 离别渝州 何干
2、旧园添锦色,总岁岁如常。 既然 是 添 就有变化,就不会是 如常。用 复、又 这类 字 为佳
3、自古深情多落寞,空余长夜苍茫。 空泛了些,自古 用词 太大,与通篇 格调不搭, 由来 或 想来 或许好些。这两句要多斟酌一下
4、无心坐忘语,无睡不知凉。 类似 重字,要么排比,要么不要用。无心坐无语,无睡知无凉。或者 无心坐忘语,辗转不知凉。
愚见 (7天前) 作者:自古改为“多少深情都落寞”
末两句改为“无心坐忘语,愁困不知凉”
还请继续批评斧正
- 山后山:好词!玉兰还染晚昏黄句不甚理解。 (7天前) 作者:玉兰有白有黄,其花语之一爱情坚贞。到晚昏表述光阴流逝。两者相加,即寓意任岁月荏苒,爱在思念中芬芳常驻。
- 竹林细细听:好词,带感。自古一词可以换一下,婉约小清新,自古一下整沉重了。 (7天前) 作者:多少深情都落寞
- 锦天:美则美矣,却和渝州没有关系,和再别就更没有关系了。说到犯题,这是伪命题。古人经典作品中有大把所谓犯题的,而且,就诗而言,明起中带题目字或词是判断明起的标识之一。 (5天前) 作者:打错字了
是《春夜无眠》
- 南乡原子:“旧园添锦色,总岁岁如常。”既然是“添锦色”,又说“岁岁如常”似乎有些不和谐,不知理解对否。 (4天前) 作者:旧园的旧字已对整体基调作了铺垫,“添锦色”是新春添新景,但每一年春都会有新变化,这本身就是惯常之事。
当然,一般来说,人们对春的关注会在添新上。我在此用岁岁如常一句,是希望体现上阕中那个“独”。梨花有雨,多离泪,这是如常,玉兰从早香(相思)到晚,这是如常,岁岁“独赏”,这是伤春的如常。
个人认为正是新旧的不和谐,却又对立统一,才能把纠结的情感表现得更妥帖一点。当然,以上仅仅是个人的设想,限于水平,可能有词不达意之处。我再多琢磨,感谢您的宝贵意见。
- 云深鹤闲:春来三月梨花雨,离人别泪他乡。东风一夜满庭芳。故园添锦色,旧岁却如常。
远隔天涯多落寞,倩谁能解迷茫。玉兰帘卷有余香。无杯然自醉,入梦慰心凉。 (4天前) 作者:先生高才,感谢斧正,诚心学习,望多指导
- 香象渡河:自古深情多落寞,空余长夜苍茫。闲来痴看月流光。无心坐忘语,无睡不知凉。欣赏佳作🌹 (3天前) 作者:您的鼓励是我学习的动力,感谢
- 夕阳照云海:春风吹落梨花雨,一股惆怅然若失 (1天前)
- 禹治夏:总岁岁如常有点突兀,前句是二一二句式,后边就成了一二二句式。 (1天前)
- 信马由缰(青岛):总岁岁如常,读起来有点别,改成岁岁总如常,如何?个见哈 (1天前)
- 白了孑:意境很好啊👏🏻 (3小时前)
-
(8小时前发表)
《学尤袤梅花诗三首偶得》
(五律)作者:鸟鸣涧
平生未近梅,竟日请诗陪。点评 自动笺注
懒向山间觅,偏从梦里来。
横枝含古意,丽蕊若新裁。
不必怯风雪,勤将自我开。- 姚继林:古风诗,前面两联不错,后面两联再琢磨琢磨 (3小时前) 作者:谢谢!
-
(6小时前发表)
《观图随笔》
(七律)作者:败笔残生
日暖春风满海棠,欣荣小面邂时光。点评 自动笺注
纤柔玉指环相扣,热火倾心目映双。
携手同程黎入晚,一轮明月两人旁。
曾经期许遗余恨,老旧残枝神自伤。- 姚继林:诗意不错,对仗再琢磨琢磨。 (4小时前)
-
(18小时前发表)
《Chat-GPT自述》
(五律)作者:苦忧人
万变数相连,言如流水泉。点评 自动笺注
字文书洒洒,思想意绵绵。
智慧图灵算,文明模拟编。
交融光绚烂,何业不临巅?- 姚继林:好诗,紧跟时代 (4小时前)
-
(1天前发表)
《踏雪》
(五律)作者:谦2023
谁迨春无力,雱雱赖又还。点评 自动笺注
无风穹欲盖,不夜野难全。
童子奔飞絮,仙湖绽玉莲。
我心不按耐,敲树落银鞭。- 林雨:句子组织稍显生硬。 (1天前) 作者:谢大佬留笔,如有指点,感激不尽
- li840101:1. 颈联,正常情况下,此刻即无飞絮更无玉莲。2.生僻字尽量少用,如果为了节省空间,用少量字表达更多意思,当然可以。如果不是这样,则不必要。如迨,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字可以替代。雱字不同,即非雪又非雨,可节省字数,但重用却不必要。3.颔联下句意思不清晰。4.银鞭是什么,杨花吗? (11小时前) 作者:鹅毛大雪像不像飞絮,童子奔雪,四溅风雪花像不像绽放玉莲,树枝躺雪,像不像银鞭。茫茫荡荡的像不像仙湖。
- 且换酒去:尾句作者解释树枝躺雪像银鞭不太贴切。一般敲树落的是雪不是树枝,而敲落的雪是否似银鞭值得推敲。 (6小时前)
- 五哥:咏景意象不错,怡情意境稍弱。结句无意含,偏弱呢。 (5小时前)
-
(8小时前发表)
《春雨即景》
(七绝)作者:癫小满
风暖烟轻细柳斜点评 自动笺注
海棠酌雨醉新芽
小童撑伞忙相护
情许明朝一树花- 闲庭煮酒:起句优美,结句深远。问好诗友 (5小时前) 作者:多谢诗友
- 闲庭煮酒:起句优美,结句深远。问好诗友 (5小时前) 作者:多谢诗友
-
(5小时前发表)
《做馒头》
(平水韵)作者:禪心詩
南瓜蒸熟奶单杯,点评 自动笺注
和面揉光剂醒台。
冷水上锅中火备,
金黄香溢唤孩来。- 闲庭煮酒:意境需提升,前面三句平铺,结句一定要出彩 (5小时前) 作者:谢谢老师指点!
-
(16小时前发表)
《《颂乡-邀客》》
(七律)作者:绘事后素
太昊桑园漾玉波,点评 自动笺注
遗簪广袖俏宫娥。
斜阳妙染灵音卷,
秀影娴吟乞巧歌。
空冀功曹迟扯幕,
骋怀香墨晚扦荷。
仇池胜境邀贤客,
亘古源流四海和!- li840101:学问高深,东西太多,罗列一起,看不出要表达的意境。颈联对仗也不工整,除了空冀对娱霄外,都有些问题,而且空冀属于作者自己造出的词,马空冀北缩为空冀,实际是不可以的,空冀也可认为是空有希冀。太昊桑园也是自造的吧,仇池胜境恐怕也不是什么有名的地方。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反对创造出些新东西,未必都要有出处,但必须有意义,有新意境才好。 (11小时前) 作者:“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仇池古国存世三百余年,比满清时间都长。“太昊”乃人祖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
- 且换酒去:太昊就是伏羲,中医药鼻祖。仇池既是古国名也是山名。不过功曹做为古代官职名称,在颔联中与舞墨好像不搭。 (7小时前) 作者:承诲!此为鄙文《晚霞湖记》之尾题。余梓甘肃西和县,羲皇故里,仇池古国,乞巧文化之乡。诚邀天下高贤来客!若求对仗之工改“娱宵”句为:“骋怀翠墨晚扦荷”,即可。
-
(1天前发表)
《七律蒲公英》
(七律)作者:戴宏刚
七律·蒲公英点评 自动笺注
文/戴宏刚荒陌沙丘处处生,东君已到早相迎。
金黄朵朵容娇艳,翠绿株株影洁清。
意气偏宜孤竹共,功名不与百花争。
身无寸职呵呵笑,人海随流重担轻。2023.3.23 -
(13小时前发表)
《春之韵》
(七律)作者:戴宏刚
春风缱绻故园行,雨打农家溪水鸣。点评 自动笺注
三月柳条牵燕羽,一泓池镜觅蛙声。
魂销陌上悠扬笛,梦逐云中自在筝。
布谷知心催奋进,开镰收获必深耕。2023.3.23- li840101:好!应更加细磨一下。1. 首联,溪水鸣可改成溪水盈,与雨打相呼应。2.颔联用蛙鸣,将声字留给尾联。3.颈联自在筝,还欠妥,被线牵着哪来自在?可惜鹰不同韵,莺飞不高,琢磨琢磨吧,别用自在筝,高傲之类的词即可。4.尾联知心改成声声,习惯性表达。6.开镰不妥,开镰代表动作时间,可考虑改成深秋一类词。深耕未必合理,精耕挤韵,可考虑勤耕一类词。 (9小时前) 作者:老师好,感谢批评指正。我这首是步韵,所以韵字无法调整。 鹿锦标老师《春之韵》 一滩鸥鹭踏沙行,几只黄鹂争树鸣。 日映夭桃图画色,风扶弱柳管弦声。 闲翁绕竹度新曲,佳丽临窗抚古筝。 夜雨如酥滋稼穑,东君伴我事农耕。
- 且换酒去:燕羽?燕语?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人来说,还是自在很多的。 (7小时前)
-
置顶 (6天前发表)
《读史杂感》
(七律)作者:王祥鹏
河阴浊浪早风尘,天地从来人物新。点评 自动笺注
一战尸骸浮渭水,三分锁钥在盟津。
中原半壁已非魏,南国葳蕤尚属陈。
谁意六朝王气散,石头城里出鹌鹑。 -
(10小时前发表)
《桃花飘落有感》
(七绝)作者:天天快乐、张宗发
点评 自动笺注
桃花飘落有感
几天前看苑桃华,壮丽风光游客夸。
占尽阳春生瑞气,一时凋落裹泥巴。 -
(1天前发表)
《春祭》
(七律)作者:风雨夜归人-8589
草沁花香春色晴,林幽水僻燕双横。点评 自动笺注
千年沧海眼前土,万载巫山身后名。
折柳倾听离别曲,踏青瞻拜帝王茔。
人生叩问几多梦,不觉青鸦往复鸣。
-
置顶 (8天前发表)
《刘隐》
(七律)作者:王祥鹏
汉襄功业丈夫惭,奈以零星岩或嵁。点评 自动笺注
英物华章悲岭北,蛮烟瘴雨出安南。
魄从沧海扁舟远,剑在封川王气酣。
留待人间偏得意,山陵一枕谓奇谭。 -
置顶 (1个月前发表)
《元宵节九日后访少陵草堂》
(七律)作者:锦天
梅妆柳线共芳时,万里桥西访竹篱。
黄鸟喈喈歌暖树,锦鳞泼泼漾晴漪。
致君尧舜哀无路,为客风尘幸有诗。
憎命文章千古泪,白头吟尽是深悲。
- 夜青书:锦天兄高才,诗情深刻,句句隽永,千古今时当浮白共叹。 (1个月前) 作者:谢谢鼓励,还在学习路上。
- 陆励君:不明觉厉,就是颔联感觉有些拗口 (1个月前) 作者:例感觉这个东西真的不好说,我还需要等一等,看其他诗友的感觉和意见。谢谢。
- 筠萍天下:个人觉得诗词还是应该适合大众口味,能够在平仄韵律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朗朗上口,并且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比较好。 (1个月前) 作者:诗词风格多样,通俗易懂只是其中一种,就好比花一样,各具形态,各具芬芳,各具韵味。这或许就是百花齐放的意思吧。回到诗歌,如果都是一种风格,岂不糟糕?再者,怎样写,是个人爱好,只要思想上不出格,就没有问题。就我而言,高龄之人,习惯改不过来了。不过,赞同你的意见,适合大众口味的诗歌,应该有一席之地。谢谢🙏
- 精焚琴煮鹤:品读此类咏怀人文古迹的诗需要下不少工夫,因为诗中往往涉及到地名、人物,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 起句点明造访时间,“梅妆柳线共芳时”写得很美。“万里桥”是地名,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颔联写草堂景物,十分生动。 颈联把草堂和两位古人的居所作比,扬雄是成都人,杜甫《堂成》诗云“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谢傅指东晋名士谢安,为官前在东山隐居,只不过杜甫的隐居是无奈的。 尾联稍微值得商榷,前面写的是春和景明的气象,结句的“深悲”似乎下得重了。 总体来看是一首非常不错的作品。 (1个月前) 作者:谢谢站长赐评,我那天去草堂,和夫人一起的。我向她解释杜甫一生不得意o,文人,又直率(得罪严武差点丢命,在职场又很难与人搞好关系,干其他又没有谋生手段。最后严武一死,不得不离开草堂。我们去工部祠拜了他老先生。一时想起他的“白头吟望苦低垂”,回家后写入结句,是因为情绪上受了感染久久散不开。我再考虑考虑。谢谢🙏🙏 @焚琴煮鹤 经过几天思考,原来尝试用反衬手法结尾,但是没有转折,来得突然了。现在尾联改为“诗史堂前生百感,羸躯困顿不胜悲” 虽然改动多,但确实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
- 子平韵语:情景不谐是使用反衬手法易出现的问题。此作的瑕疵在颈联,杨雄与谢安有些意重,对句没有在出句的归隐上推进情感,以铺垫结句要表达的恨悲。“异地”一词也少了点味道。整体佳作。 (1个月前) 作者:写杨雄宅,是因为杜甫以流寓居所自比,而写谢安宅,取其隐居东山而天下文人仍推崇之,这和杜甫身居草堂,诗歌的影响,光耀古今有共通之处。杜甫,集古今诗道之大成。写宅邸,实写人也。谢谢诗友雅赏赐评。再,经过仔细考虑,颈联雅号,改为雅望,浑如改为高风。谢谢🙏🙏
- 是闻軒主:中两联承上启下,字工意对。句句皆有来历。当细品之便知其味。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诗友雅赏鼓励。
- 九歌01:此诗合规合律,平水韵。不是新韵。@小混沌诗友,“最后感慨怅惘,既是七律,还是最好按照格律,押韵来吧” (56分钟前) (1个月前) 作者:我用了吾爱的工具栏查过,用韵没有显示不对的地方。后来在诗友帮助下发现居不押韵,已改。
- 子平韵语:雅望与高风稍重,故园似可改为穷庐铺垫一下恨悲。佳作共赏,向先生学习! (1个月前) 作者:谢谢,会考虑。因为居字不押韵,已改。
- 老椰:两个望字了 (1个月前) 作者:我知道,谢谢。结句改为白头吟断是深悲。 最后,尾联改成“诗史堂前生百感,草亭深揖少陵碑。”这样,第七句转,结句卒章明志。
- 木屋梅韵:有古人之风,最爱首联。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诗友。
- 白尘布衣:古人风姿尚在,吾道不孤。虽然我年纪还很小,但是诗词这种东西通俗易懂固然重要,但如作者这般风姿也值得人们去追寻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诗友,但年轻人主要精力还是功课。
- 湖峰阁主:欣赏佳作,拜读受教。杜甫一生多无奈,高墙翠幕匿深悲。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诗友雅评。
- 肃风徐引:诗为好诗,只一字,认为还值得推敲一番。扬雄之扬可作“杨”,颔联对仗上,杨对谢,姓对姓无议。但“谢”字,有“辞谢、拒绝、告别、脱落”等含义,总体而言,是向下、沉郁格调;而扬同为姓,有“举起、称颂、向上泼洒、飘动”之意,总体而言是向上、积极格调。故而窃以为此处若用“扬”会更为妥帖。且扬雄一般用“扬”字居多,不知锦天兄在此处是否另有深意,选用“杨”字?一点拙见,聊作诗评。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诗友,这里都是姓氏,没其他意思。
- 癫小满:写人物的诗难,写著名人物的诗更难,结句很出彩,既是访者影像,亦含老杜之悲凉,赞!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诗友,我准备改一下。
- 小朵:【已撤回】 (29天前) 作者:梅妆和柳线是现成的词汇,拆与改要慎重。你玩你的,我不玩,我要学习啊,什么都玩,我不想这样。至于水平,我的水平低,是事实,还在学习的路上。至于其他人的水平,也不是你一家之言可以定论,至少,要实事求是,不要随便全盘否定他人,为人还是谦虚点好。
- 江湖渔翁:第六句的‘藏’,或可试试‘延’? (29天前) 作者:@江湖渔翁,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这联改为“当年旧业杨雄似,异代幽栖谢傅姿。”谢谢老乡。
- 子平韵语:为什么不坚持乐景衬哀情呢?尾联这一改反而平庸了。原来的结句“白头吟断深是悲”直击人心,需要的不过是转句铺垫一下而已,转句本来也应具备这个功能啊!改得可惜了。 (29天前) 作者:原来的尾联,转得突兀,所以改了。现在的写法是回应开头。
- 锦天:感谢诗友们的热情关注和帮助,对原诗作了几处改动。对于诗友们的意见,我很欢迎,同时会根据情况采纳。 (29天前)
- 子平韵语:说实话,我也不大赞同站长的点评。写诗贵在真性情,作者游杜甫旧居触发对诗圣命运的深切悲悯,就要遵循那一刻的感受去写。不是把感受写轻一点,而是努力去表达得自然一点。杜甫尽人皆知,这首诗重点不应是表达杜甫的才华与成就有多高,而是写杜甫的凄凉晚景,这样读者也不用费很多功夫去研究学习。颈联确有出处,杨雄、谢安与悲哀又有何关呢?不如既无典故,也无出处,自然落笔。 (29天前) 作者:谢谢诗友评议,实际上尾联出句的生百感,就是对诗圣命运的感慨,只不过含蓄一些。还有现在的写法,在原来写自然景物的基础上,增加了诗史堂和少陵碑亭等人文景观,使博物馆特点的景物描写更丰富多彩。拜少陵碑又表达了我对诗圣的无限推崇。
- 云深鹤闲:仿一个试试 花重柳荫共春时,万里桥西访竹篱。 黄鸟喈喈歌暖树,清风淡淡锁愁眉。 当年酒肉珠门臭,乱世烽烟白骨遗。 笔落堂前书野史,诗成绝句化丰碑。 (29天前) 作者:谢谢,将高挂。只是那时柳树未成陰。请教为什么要书野史?
- 沧浪白石(周先谋):颔联颇古雅。 (29天前) 作者:出句与诗经有关,你对诗经很有研究的。
- 云深鹤闲:所谓“野史”意喻杜诗有“诗史”之称,既指不是专门为了写史而成史诗。 (28天前) 作者:好的,谢谢。
- 云深鹤闲:仿一个试试 花重柳荫共春时,万里桥西访竹篱。 黄鸟喈喈歌暖树,清风淡淡锁愁眉。 当年酒肉珠门臭,乱世烽烟白骨遗。 笔落堂前吟历史,诗成绝句化丰碑。 (28天前) 作者:好的,高挂,谢谢。
- 精来去一飞鸿:前四句很好,时间地点交待的干净明白,景色写的也很活泼有特色,有老杜“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感觉。后四句则差一些,这也是作者一直修改的原因吧,颈联思路没问题,只是句子没有前面好,尾联则作者一直没定,加精的评论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作者这改版,一下子拉低了格调啊,不如不改,诗史堂前生百感,俗了啊,或者,参照下诗圣本人的咏怀古迹?千古文章得失在,碑前指点不须疑。 (26天前) 作者:谢谢,我会认真考虑,但暂时冷却一段时间。
- 杨凌泉:作者博学多才,灵活化用典故,借景抒情,诗句读来朗朗上口,可谓佳作。 (26天前) 作者:谢谢鼓励,不敢当啊,还在学习的路上。
- 粥饭桶:好诗,唯颈联用杨雄及谢安没能把其中究竟说明,瘦身疲惫是因读诗史而悲伤吗? (26天前) 作者:扬雄,杜诗有“时人错比扬雄宅”与草堂同在成都西郊。谢傅改了。颈联改成“行吟高比扬雄赋遣兴清于谢脁诗。”
- 精子平韵语:先生既然要拍砖,就不客气了。“声名高比扬雄赋,风月清于谢脁诗”到下一句的“下笔有神难一饱”花了太多笔墨说杜甫的才华。下笔有神太熟,难一饱太白。杜甫的才华尽人皆知,还是建议您颈联转到杜甫的悲惨晚景。最开始的结句“白头吟断是深悲”已经很好了,既表达了杜甫的悲,作者也是白头之龄,也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悲悯。无论谁提意见,诗一定要忠于触发诗情的那一刻的真实感受写。 (26天前) 作者:本来想以悲情收,笔力不逮。顺势而为。梅妆柳线共芳时,万里桥西访竹篱。黄鸟喈喈歌暖树,锦鳞泼泼漾晴漪。傍檐遥对邻翁酒,当檻暗催小谢诗。月白风清千载范,犹加青眼草堂碑。
- 木刀: 风梅雨柳问芳时,万里桥西拜竹篱。 心鸟喈喈藏暖树,意鳞泼泼出寒漪。 杨雄旧业当年似,谢傅幽栖异代姿。 百感堂前诗念苦,一声长啸不堪悲。 1、梅妆柳线,语涩 2、“共”字闲(可有可无之意),改“问”字交代出行目的。 3、“访”字平淡,改“拜”字交代自己对诗圣的崇敬。 4、“黄”、“锦”二字闲,改“心“、”意”,虚化实景,并将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 5、有了“喈喈”,“歌”字就多余了。改“藏”,以给读者引入“寻找”的意味。同样地,有了“泼泼”,“漾”字也多余。改“出”字与出句的“藏”字对。并捎带将“晴”字改为“寒”字,以便对的更工一些。 6、颈链调整了一下次序,以便突出作对比的人物。 7、尾联出句未做适当的铺垫,致使对句怎么写都显得突兀。所以在保留主要部分的前提下,用“诗念苦”为对句作铺垫。 8、原句前四字节外生枝,重点在后三字。所以改为现句以提升气氛。 “不堪悲”,也可以用“不胜悲”。主要是考虑到这个“胜”字是借声,不合朗诵发声习惯,所以用“堪”。 (26天前) 作者:谢谢。
- 笔狂:锦联写得好 (25天前) 作者:谢谢鼓励。
- 天天快乐、张宗发:老师好!“姿”字存在凑韵。个解 (25天前) 作者:已经改了。
- 锦天:最后一改后,定稿。 梅妆柳线共芳时,万里桥西访竹篱。 黄鸟喈喈歌暖树,锦鳞泼泼漾晴漪。 致君尧舜哀无路,为客风尘幸有诗。 憎命文章千古泪,白头吟尽是深悲。 (25天前)
- 闲远:题意访少陵草堂,二句中再用此字稍显马虎。 或如万里桥西隐竹篱一般,暗含访问意思。 (25天前) 作者:格律诗中首联用到题目中的字或词,很多,古已有之,这叫明起。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岳阳楼,李白的朝发白帝城都是如此。找一本唐诗对照一下,一目了然。谢谢。
- 紫晗20200811:先生佳作拜读,改动后的也看过。值得学习。就是颈联有点拗口,以先生功力或可再推敲。各人意见仅供参考。 (24天前) 作者:谢谢。
- 二缘斋主:尾联还是以悲作结好,老杜百万诗书,无不宣泻一生忧国优民之悲愤,把悲扣在忧国忧民上作结。似觉铿锵! (23天前) 作者:谢谢。
- 唐牧:尾联乏力,似力有不逮。 (23天前) 作者:谢谢。
- 壑攸:您好,锦天哥 同是天涯沦落人,除却使君不成风。 你让为鄙人这个怎么样呢? 空是泪痕千丈深,醉里寐语渐烟尘。 尘杯剩烛风长恨,原是本初梦碎声。 加v吗?哥^_^ (21天前) 作者:谢谢评议。
- 洞庭居士:林上黄鹂鸣暖树,水中锦鲤戏涟漪。不知道符合诗中意境不?锦天兄 (21天前)
- 未山又:与今时及乱世时的意境总体觉得不夠切合,三联改置借喻手法恐好些。个见。 梅溪展画岁回周,万里桥西人日游。 黄鸟噰喈歌暖树,锦鳞漂泼漾晴洲。 墨君斗笋佛丟手,僭客吟堂草偃头。 乱世文章亡命泪,为民哦尽劫波惆。 (20天前) 作者:我写的是元宵九日后,你来一个人日,时间不对。谢谢评议。
- 洞庭居士: 梅妆柳线共芳时,万里桥西访古祠。 黄鸟林中歌暖树,锦鳞池上戏寒漪。 (20天前) 作者:杜甫草堂哪里和古祠扯上关系,下笔前要先做功课。
- 风陵津渡:诗前半写晴明之景,后半又写“吟尽深悲”,是以乐景写哀情吗?是否反差太过强烈? (20天前) 作者:前两联写访问时间地点,草堂景观。第三联感慨诗圣一生遭遇,尾联以文章憎命,深悲以抒情结。反差没有问题。谢谢。
- 易幻阁 幻道樊人:憎命文章千古泪,白头吟尽是深悲。 好👍 (17天前) 作者:谢谢。
- 微灯:致君尧舜哀无路,为客风尘幸有诗。 好过 傍檐遥对邻翁酒,当檻暗催小谢诗。 太多。 (17天前) 作者:谢谢。
- 逍遥天涯人:尾联亮眼。后两联和前面意境割裂有点严重,有点让人摸不清主旨。 (17天前) 作者:谢谢。前两联写现实。颈联写历史,尾联抒情,感慨杜甫漂泊风尘的一生。
- 和玉:一首好诗,“哀”,“悲”意境更深。“是深悲”“百岁寒”仅个人言论,不足以评。 (16天前) 作者:谢谢。
- 竹海山房:前后情绪略显突兀。景象过于积极,情绪偏于负面,如此相配难以呼应,古尔有句无篇,作两首七绝更好。 (14天前) 作者:我前面已经做过解释,前两联写实景,春和景明,当然是积极的。颈联回顾诗圣遭遇,由写景转入议论。尾联转抒情。格律诗要文势起伏,变化之道是精髓。有时候需要大开大合。以欢景衬哀情,古已有之,你可以去查查。谢谢。
- 琤然一叶:怀古诗一般都是借古怀情字句间让读者产生共鸣,至少你做到了,甚佳 (8天前) 作者:谢谢鼓励。
- 丘行子:争暖树 如何? (8天前) 作者:不必,白居易用争暖树,是着重描写早春的早,题意要求,这里没有必要去套用。
- 登高望远1985:好诗,有(蜀相)的气韵。 (8天前) 作者:谢谢鼓励,不能比啊
- 张伯逸:致君尧舜,悲哀,痛哉。或许就是古代先贤政治上的诗意,才成就了诗道上的璀璨了,作诗赋词者,心发悲鸣,以诗溉情,读之心肠皆断,真情才能引共鸣啊! (6天前)
- 七月风:才高八斗 (2天前)
- 绘事后素:时景声色恰合,妙句 (1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