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
参与方法:发表作品后在正文下方的标签区添加“闲愁”标签即可。
-
请您点评 (9个月前发表)
《拟贺方回词》
(青玉案)作者:青琅
谁行寂寞苔痕路。阅210 赞57 点评
便似我,萧条去。
草色羁吟流景度。
障红叠绿,谢桥门户,隐隐烟村处。
斯人倚晚残阳暮。
不减江南断肠句。
纵是情深难自许。
一床支影,半帘招絮,枝冷斜微雨。
- 黄巢:便是不写江南断肠句,也是江南断肠词。 (21天前) 作者:
- 开云:无病呻吟 (20天前) 作者:有闲愁时方写词,不然这标签
的人不都无病呻吟了
- 刘伊玲:标题何解? (17天前) 作者:就是用贺铸的韵写
- 对酒当歌邀明月🥂:【已撤回】 (6天前) 作者:谁打压别人
- 风雨月下客: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占位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像 (6天前) 作者:是用这首词的韵
- 略齋:题目这叫步韵或者次韵贺方回。词作本身视角有些乱,隐隐烟村,这是远观,没有转换,下片一床支影,似是在房间内的视角,收结又是在室外的微雨,偏偏前头又刻画了残阳暮。 (1天前)
- 黄巢:便是不写江南断肠句,也是江南断肠词。 (21天前) 作者:
-
请您点评 (7天前发表)
《漫步江岸》
(五绝)作者:楊舟
道路空寥寂,孤灯共暖春。阅187 赞84 点评
江中花焰火,未有赏花人。
- 无暇北顾:看似没有赏花人,实则诗人无意中也赏了。只不过心中孤寂,了却尘世罢了。 (6天前)
- 乌蒙a:驾雾骑云世外仙 踏雪寻梅墨客缘 乘舟逐浪蓬莱远 未遇蝉绢泪迹斑 (6天前)
- 烟雨蓑翁:短短几句,写出了江岸的繁华与自己的落寞,是一首有意境的小诗。然如此良辰美景不应有此悲凉之语。道路虽廖寂,孤灯可暖春。江中花焰火,亦是赏花人。 (4天前)
- 无暇北顾:烟花不就是晚上赏的吗,而且也不是表象的赏花,实则是内心孤寂,或者再深一点想到了疫情刚结束,还是很萧条【北方又冷又萧条】。 (4天前)
- 刘伊玲:孤灯暖春人难暖。 (3天前)
- 晦:道路改成万道,好与孤灯对比,有种大小之感,未有多少是要改的,因为前面是江中,是水体,后面改成泪映赏花人可能会好点,个人拙见 (3天前)
- 赶潮人:芬芳的花才有人欣赏嘛!看着鲜花把它捧在手中,〈〈漫步江岸〉〉临别赠人,赏花也应会使用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看我的点评,祝君兔年行大运,心想事成,快乐开心。 (3天前)
- 清梦狂歌:整体不错,仍需炼字。道路平平,孤灯不明,江中太大,花焰火空,未有何来,来人难得不相逢(只是个见) (3天前)
-
置顶 请您点评 (1个月前发表)
《闲愁》
(七绝)作者:山城无夏
霜鬟坐对雪飘飘,尽处分明似灞桥。阅154 赞43 点评
绿柳才垂三四尺,青丝正下小蛮腰。
- 布衣萧郎:久远的回忆,萦绕的绪意,通篇不言愁思,愁思却又似隐似现,白发青丝一舜间。诗意深邃,余味无穷。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老师夸赞!正学习中。
- 佯酷:雪飘飘应是寒冬,建议绿柳可改为初梅、雾松什么什么的,无知勿笑。整诗意境优美,属佳作。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老师点评!我以为“尽处分明似灞桥"是好像…误以为…等的意思。雪飘是眼前,灞桥柳是回忆,两不相矛盾。
- 布衣萧郎:晕,雪飘飘应是霜鬟白发对坐,白发似雪,遥忆当年。 (1个月前)
- 刘伊玲:雪飘飘言岁月将尽,两老对坐,在意识的最深处却是青春年少,你侬我侬! (1个月前)
- 寒狐:坐对雪飘飘是单人。 (1个月前)
- 布衣萧郎:我是霜鬟她雪发,霜鬟坐对雪飘飘。眼眸尽处是从前,绿柳青丝小蛮腰。 (1个月前)
- 罗家云:看了几个人的评论才知道在说什么,光从诗的字面上,浅显易懂,但隐含的意思估计很多人看不明白。现实生活中多数人“才疏学浅”,如果看不明白这首诗就会被归类于普通,甚至“差”。词句很通俗,隐含的意思却深奥难懂,这不是很可惜吗?我认为大众化是诗词流传的前提条件,也应该是我们创作的方向。拙见。 (1个月前)
- 雪人@:看了诸家诗评,诗的美在于感受,不是个体的,而是共鸣的那种。诗者把自己的情赋于文字,读者在文字介质中体会、溶入和补白中接受或者批评诗者的原意,而不是各种猜、臆想联想和拼凑。古往今来,好的作品虽然各种解读版本很多很多,但凡违拗了作者本意的都不是最属实的读懂。当然,在这个点评栏目里就不拘一格了! (1个月前)
- March_王二:当年灞桥折柳,正春意。如今白雪飘飘对鬟白,对比强烈,余味无穷,赞 (1个月前)
- 云深鹤闲:这样如何?霜鬟坐对雪飘飘,不是当年送灞桥。绿柳才垂三四尺,青丝正下小蛮腰。 (1个月前) 作者:在这里一并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点评与指导!
- 夜色: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我与天地共白头,却没有与曾经的那个她共白头。诗写的明快俏皮,更衬托出闲愁的深邃。飘飘是闲,白头是愁,不能共白头更是愁!。 (1个月前)
- 野草堂:愚家也说两句:人无完人,诗无完句。各其所言,人者所见。无可非意。 此《闲愁》是写景。借景喻人,远景俩老翁对坐闲聊,鬓发如雪,迎风飘舞。近观分明是灞桥春色,绿柳青丝,正似青春少女,腰细如柳。 老少对比鲜明,心生闲愁。人生舜间皆老,逝水如箭。正如李白句,朝如青丝暮成雪。何不让人生愁。 (1个月前) 作者:谢谢大家点评!
- 路漫漫1126-2:尽处是灞桥,此桥寓意送别折柳,此诗不含送别之意,直接触及到桥唐突,另外鬟是古代未婚女子盘发,已经一头白发有点不现实。结尾又说青丝,头发到底是黑还是白呀,青丝下小蛮腰怎么也没长过绿柳三四尺,综合评价:为了追求美感和押韵,没有顾及诗歌连续性 (1个月前)
- 路漫漫1126-2:有人说深奥,先把鬟这个字弄清楚,连老翁都出来了,第一句坐对就不明朗,霜鬟分开吗?鬟是盘发,怎么飘?是灞桥牛马不相及,就是表达柳我也扯不到灞桥,绿柳一个才说明垂的短,下一句青丝更短,何况桥之后出现柳也是斜街有问题,总的来说,是层次混乱 (1个月前)
- 路漫漫1126-2:第一句雪飘飘有问题,点到雪,第二句写青丝作为回忆,没见过这么写的 (1个月前)
- 路漫漫1126-2:绝路句句绝,句句联,句句铺垫,不能越层 (1个月前) 作者:谢谢老师们的指点!正学习中,大家指点我才有进步。
- 路漫漫1126-2:作者,霜鬟,灞桥,绿柳,青丝,思维逻辑不合理,对句不禁推敲,承句意不达 (1个月前)
- 春風鶴影:可否改為:人月對坐雪飄飄,盡處分明念灞橋。 霧柳才垂三四尺,青絲盡處小蠻腰。 (24天前)
- 梅斯·拉斯特:青丝正下小蛮腰,这句该如何理解呢? (11天前) 作者:长发及腰吧
- 楊舟:有巧思,立意不新却角度独特,有画面,有内涵,但第二句处理不佳,损害了整体性和对比的效果,应该打回重造。 (4天前)
-
请您点评 (1个月前发表)
《喝火令》
(词)作者:腾将远
数九凝霜重,乌啼塞上寒。阅106 赞22 点评
路遥难奈客心还。
曾是几多魂梦,寻处问无眠。
岁月盈潘鬓,灯前畏镜颜。
更愁豪气渐阑珊。
叹也神伤,叹也怯流年,叹也水从东去,怅寄入云烟。
- 砚浓:整体不错。《喝火令》最要紧的是下片结句,可惜结句三叹的层次感没处理好。 (27天前)
- 王祥鹏:按照网络审美观,神怯水从东去 需要能够组成一个句子,且前后呼应。这个明显不符合。不 (26天前)
- 慢洋洋:叹也神伤,叹也怯流年,叹也水从东去,怅寄入云烟。 摊破句,惆怅之情颇感有感染力。 (25天前)
- 黄巢:水一般从西往东去。你可以说水东去。但是水从东去就反了。但是我get到你的情感了,不错! (22天前)
- 贪吃的猫:岁月盈潘鬓,灯前畏镜颜。==这句颇有韵味,有感觉 (20天前)
- 无暇北顾:整首词可以的,水从东去【看样子想到了大江东去,但是又和全词感情基调不符】可以改改,两江别去?他和大江东去肯定不一样,平一点,起码也可以说的逝水流年。 (20天前)
- 云深鹤闲:数九凝霜重,乌啼远塞寒。 一望千里万重山。 遥路任凭风雪,难阻客心还。 岁月增潘鬓,青春不少年。 何堪豪气渐阑珊。 叹也神伤,叹也更无言,叹也水流东去,往事若云烟。 如何? (20天前)
- 文天:寻处问无眠何解?不通,路遥难奈客心还?难阻、难禁尚可理解,难奈、主语不明,或者是路遥难奈、客心已还?如此则产生歧义,不妥。水从东区,从东边流去?不通,不若水长东去。 (20天前)
- 文泉野老:喝火令上片和下片起拍似乎要求对仗。 (19天前)
- 无暇北顾:喝火令你说他难,一堆学者自己设的规矩能难死,你说他不难,清代也有写喝火令的,还有钦定词谱也没提这么多,有的词谱甚至没收录。抄作业抄出了花,本身黄庭坚你看原格也并非网上所说。相对来说也是给与自由的。 (19天前)
- 白水欸乃:山寨版。 (11天前)
- 无为(胡海云):整体不错,几问不显示。更愁豪气渐阑珊。很好。 (6天前)
-
(16天前发表)
《南乡子》
(冯延巳体、词林正韵)作者:米罗
放眼半街红。阅76 赞31 点评
商贾齐争叫卖中。
车水马龙如泄阀。
年末。
远处游人何日达。
- 无暇北顾:不知诗友身在何处,商贾竟还如此热闹,车倒是恢复了,但是街上还少人。看了作者序言,游人是游子吧平仄不一样改的字。我在这里给其他人解释一下,游人是有游子的意思。只不过这个意思不常见,用的比较少但是他是正确的。 (16天前) 作者:感谢诗友评论,我的凑字口水词,让诗友见笑了,“游人”确是因平仄而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