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天点评《晚春之望》(1个月前)
谢谢诸位关注及宝贵意见,现已作了修改,颈联重新写过。
- 锦天点评《晚春之望》(1个月前)
【已撤回】
- 锦天点评《都江堰放水日游鳖灵峡感事》(1个月前)
节遇清明古堰开,岷江春雪走惊雷。 平芜绿涨千村合,远浦鱼翻百鹭回。 玉垒岩边群拜水,金堂峡口独登台。 鳖灵名与沧桑共,不尽涛声拍岸来。 根据几位诗友的意见,原诗收束乏力。现己将尾联全部改写,首联对句
- 锦天点评《壬寅清明遥祭祖父母大人》(1个月前)
往事如潮的确是现代人写诗词的表述,但不是不可以。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作品里就用到过。当然也还有一些诗人用于格律诗。作者:因为在练习七律的章法,所以我用古语写的145分句,相对口语写的236分句,也算是一种尝试吧。多谢先生。
- 锦天点评《壬寅 踏青节》(1个月前)
诗词的逻辑有时与一般文章的逻辑不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反常合道,无理为妙。比如黑云压城城欲催。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 锦天点评《壬寅清明遥祭祖父母大人》(1个月前)
衔泪,这里是(衔热泪),没有问题。缺归鞍,是指远方游子回不来。关于有结,我看也是可以接受的,既有征路险阻迂回,也有心情上的辗转不宁。至于哀是看不见的东西,诗人往往用云雾暗淡之类的语言表达出来。 只是一作者:多谢老师雅评,我所思确如老师所言!
- 锦天点评《继续封控》(1个月前)
潘鬓,还有一种解释,喻指年岁蹉跎。原义是指头发,二毛,由黑而生白发,两种颜色。
- 精锦天点评《继续封控》(1个月前)
这首诗,我感到尾联确系神来之笔,把封控下,作者的心情,由鸟声欢唱而我不得而出;以及碧树探廊,实在是春景阻隔,我欲外出不得而反写的手法,效果与直接描写相比,那就更有感染力。
- 锦天点评《清明》(1个月前)
感情表达既可含蓄,也可直露,“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总之看表达的水平,而不是拘泥于一点。作者:谢诗友点评,也非常赞同感情表达既可含蓄,也可直露的观点。
- 锦天点评《清明登高有题》(1个月前)
登高台,三平尾。不妥。何况上字也没有用错。作者:谢谢老师指点
- 锦天点评《清明》(1个月前)
同意站长意见,改神州后,问题就解决了。另外,一首律诗,颈联尤其重要,这里颈联使整首诗意脉不畅,脱离了前面的内容。作者:按照诸位诗友斧正意见,修改一版,请君再指点一二 八方多难此清明,雾锁魔都五十城。 碧野江天春有色,白衣号角帐连营。 祭余钱纸兜风起,消杀烟氲断鸟鸣。 蛱蝶翩翩空自在,长歌当泣复前行。
- 锦天点评《清明》(1个月前)
我觉得五十村也不好,毕竟疫情主要在市区。可以考虑“雾锁魔都柳色惊”。作者:不是啊,不一定要理解成村、城,,只是一个夸张的意思,,意思是很多~~各处
- 锦天点评《壬寅清明梦为祖母烧纸钱。》(1个月前)
从每忆到此夜,突出清明祭奠,第三句承接梦,以入梦而觉似未离,言笑晏晏。结句既是由梦转醒,又是由梦境回到现实,还与主题烧纸钱相合。可见起承转合是可以灵活运用的,不必固化到每一句。
- 锦天点评《清明二首》(1个月前)
我看好第二首,转接精彩。作者:多蒙锦天兄垂青,问安!
- 锦天点评《清明怀祖》(1个月前)
第二句每作賒,可否考虑“每恨賒”,感情色彩强一些。另外题目有清明二字,第三句就可以不要清明二字,可以改成“此日不知何所寄”,第四句“杜鹃枝上白梨花”暗示,泣血之悲。整首诗“经年无奈客天涯,欲祭茔前每恨作者:多谢老前辈指正!敬茶
- 锦天点评《清明吊亡父》(1个月前)
这是一首首句入韵的仄韵七绝,首句没有问题,第二句落字应平而仄,遗深恨应为仄平平,恨字应平而仄,第四句总字应平而仄。 所以,应该加以修改。其实这首诗我个人还是觉得比较有水平的,气氛的烘托,情与景的交融都作者:谢过先生,恭祝文安,顺颂春祺。
- 锦天点评《清明》(1个月前)
如果看作古绝,就不计较平仄了,但有些字可以改动一下。尾句也略微有点生硬。建议改为 “花朵因谁放,疑有故人来。小雨多情味,平添别样哀。”只是建议哈。
- 锦天点评《清明感事》(1个月前)
这首七律问题出在中二联,颔联对仗不工稳,用语浅白失其典雅,还需用诗家语规范一下。至于颈联,合掌十分明显。其实,取消中二联,首尾两联组成七绝就比七律好很多。作者:颔联已改,请指教
- 锦天点评《清明遥祭》(1个月前)
碧草年年接远村,新啼痕掩旧啼痕。不归客子还家梦,春雨潇潇湿墓门。 不好意思,见笑。
- 锦天点评《清明感事》(1个月前)
第四句寄外是寄居外地吧?如果是,前面有各西东,就显得重复。这句改一改效果或许好些。作者:去岁清明拜扫同,今朝上祭各西东。 坐思更觉孤难耐,夜半忧人泪落盅。 谢谢指教!改一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