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京生,教师。退休后成为“候鸟”。向往远方,追求诗意的生活。夏住贵州丹霞竹海,冬居海南热带雨林,春秋回成都温柔之乡。喜欢读书写字,游山玩水,尽享晩年生活之乐趣。
序
旧体诗词是一种比较难以掌握的文学样式。要做到运用自如,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基础,掌握复杂的格律知识,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本人年轻时写过一些新诗、散文和微型小说,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精力大都消耗在论文论著的撰写上。至于旧体诗词,只是在退休之后才有了研究的兴趣。因为读书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一定的基础,写起来并无多大困难。不过,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不多。
我始终认为,旧体诗词的创作,形式固然重要,但真正难于把握的是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创作。很多初学者比较注重形式,对于平仄格律、用韵规则,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写出来的诗难免语言贫乏,直白浅露,无意境,少形象,数量虽多,质量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古典诗词,学习借鉴,汲取养分,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借助旧的形式,创造新的艺术境界。
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尽情地享受运用旧体诗词完美地诠释新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