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详情
禅文化空间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22-10-26
  • 最近登录:2024-04-19
  • 粉丝人数:2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达摩《绝观论•有心即乖道分第五》探玄

禅文化空间 发布于2023-05-27 21:09   点击:1255   评论:1  
【原典】
问曰:“若非心念,当何以念?” 答曰:“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
    【   探   玄   】
         云门因僧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 师曰:“须弥山。”
        针对这一公案,洞山聪禅师作颂一首云:
        “不生一念岂通宗,真伪分于一句中。
        筑着开花兼杜口,须弥当面作屏风。”
        黄龙慧南禅师雅兴大发,也添加一首颂偈云:
        “作者纵横终不虚,应机涌出须弥卢。
        人穷不到金刚际,相逐年年役路途。”
        着相者,犹在半路,无念者,抵近门边了也。
   
        一、问曰:“若非心念,当何以念?”    
        其实,看到《绝观论》的题目,就应该明白,这篇达摩论,正是专门帮助禅行者和修道人悟道的经典。其所提问题,也就均不离道。
       既然要明心见性,觉悟人生大道实相,那就不可能对心意识再客客气气了,就要“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才成。
       无念是不是把念头断灭了?当然不是。《六祖坛经》云:“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空有之间,落在断灭空一边,成为邪见了。是也要正本清源,问明白无念的根本原理,才有利于当下明心见性之顿悟。话说韶州有个灵树寺。
        灵树寺方丈知圣禅师在此住持二十年,一直没有设立首座和尚,大家都很奇怪,经常劝他早日设首座和尚,但知圣禅师却说:“别急,我们首座和尚才刚刚生下来。”过了几年后,知圣禅师又说:“我的首座已经能放牛了。”又过了几年,禅师说:“我的首座已出家行脚了。”
        这一天,知圣禅师鸣钟集合大家说:“我的首座到了,大家到山门外迎接去。”大家一出山门,文偃禅师正好来到,于是文偃便在灵树寺充当首座和尚,大家无不惊服,不久,知圣禅师圆寂,文偃接任方丈,住持灵树寺。八年后,在云门山另开新寺,盛传雪峰宗旨,创立新派学说,世称云门宗。
        云门宗的禅风特点就是凭借出奇言句来截断学人的妄想执著,从而让弟子舍掉执著,有“云门一字关” ,“云门三句禅”之美称,云门三句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是指根据参学者的水平,因人施教。云门宗兴起于五代,到北宋时极盛,到南宋就衰微了,前后持续二百年。
        其实,截断众流之法,就是掐断禅行者和修道人的意识流,令入无念,于无念处,把空性见提振起来,从而灵光内照,彻见本觉心源之清净本然。
   
        二、答曰:有念即有心
        凡夫之人意识心炽盛,真心无缘呈现。所以说,有心即佛虽然是真理,放不下浮躁和肤浅念头者,仍然还是处在愚迷状态。有念有心,妄想纷飞,意识上二元对立,邪见丛生,苦恼多多。要想一劳永逸,断灭烦恼,就要当下证悟般若实相。般若波罗蜜多大事因缘得成,是为般若真空观和中观正见,都已具足大信周圆的境界,才是能掌控自己念头,不令有失,不轻易起心动念,保持清净心,定力亦足够,才能翻身得解放也。
     
        三、有心即乖道
        有心者,认为万象森罗都是可以把捉的,可以得到的,于人间名闻利养生起贪欲心,欲壑难填,背离心道,是为迷人。迷人欲自救,要有大善知识给予提点,参悟“迷惑者是谁?” “念佛这是谁?” 以求出离愚痴心,契入无为法身道体,领会了佛法是不二之法,才能活出真实人生。
     
        四、无念即无心
        无念为宗,这是禅宗的根本宗旨。禅行者和修道人,从无念无心上下手,就是:“直截根源佛所印”矣!
        大家放心,无念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何以故?因为“无念”本身还是一个念,即无念心是也。只不过是万念俱熄,归于一念而已。念佛大道一心不乱,也是归于一念,禅净一如,殊途同归,归于无念之念,就是一念。于一念处,参禅悟道,很容易就:“一念不生全体现”,那就明心见性了。
        万法归空,空归何处?这也是无念人的最后一关,突围而出,就是“无心是道”的当下承当。这也就是万念归空,空归何处?道理一样。到得这里,汝若能“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 则 “天下为公”,“涵盖乾坤”,活出如来佛命,当仁不让矣!
        截断众流是空,涵盖乾坤是有,空有不二,即空不空如来藏是也。一心三藏,证入《入楞伽经》所谓:“三界上下法,我说即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可得。”
        宇宙人生万象纷然,都是幻化不实的,唯心为真也。
        阿赖耶识缘起性空,其实如来藏里涅槃道种,细微难显,都是因为:“五阴浮云空来去,三毒水泡虚出没”,自我蒙蔽了也。不是遇到达摩大师的《无心论》和《绝观论》,万劫千生都能彻见自性清净圆明体,黑暗何时能够灭尽呢?
        修在善恶念频道的人,正如黄檗大师所说那样,是:“ 著相作善,永与觉违。”
        有个往外攀缘,著相而为,心中不净,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名善人,亦不名菩萨。无心而善,是为至善。
        窥基大师比喻世人都是缺足之凳,即无脚凳是也。给善行,加上一个无心,或者无念,就是有脚凳子了。世人以为“无念”会同瓦石草木一样,那是很难达到的境界,尽管放心。电脑机壳子有了,没装软件,你能说软件都变成硬件了吗?没有道理,都是给无明之心寻找借口而已。二元对立意识心作怪,觉性盛宴摆在面前也不吃一口,生生把自己饿死者,真如《阿含经》所说,成为:“饿死狗”了也。
     
        五、无心即真道
        请看一下《六祖坛经》的开示:“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这一段经典开示,震铄古今,振聋发聩。禅行者和修道人,若能明悟在心,直接奉持,即为入道重要关津,至尊至贵矣!可喜可贺矣!何以故?
         再看《六祖坛经》关于无念为宗的境界是怎样评断的吧: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以此类推,则知,无心是道,也就绝对真理了也。
        若汝不明此分探玄至理,则为:“观浅根浮,信解不及”,那就是不对机,不当机,需要别寻大善知识,给予格外提持才行了。
        若真实有缘人,虽不明无心无念之道法,也可以继续跟随达摩禅探玄团队,坚持顿教之路,取无字真经于当下,福至心灵,总会有个刹那永恒之间,花开见禅的。
        吾一添油加醋,试作一首颂偈,供养大家:
        念同无念两须弥,凡圣二边心更一。
        老古锥何今日用?太平年代茶不思!”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