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与文史 > 详情
舒晴 女  0岁
  • 注册日期:2016-03-19
  • 最近登录:2023-03-26
  • 粉丝人数:8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赏析《腊八见院中菊花》

舒晴 发布于2023-03-18 20:50   点击:66   评论:0  

    早期诗评留存

    赏析《腊八见院中菊花》
    诗作者:吴成立 ; 赏析:舒 晴

    腊节时逢初小寒,窗前叶冷菊花残。
    抱枝甘愿同年老,何奈胡风雪雨干。

    注解:腊八时刻正逢人间小寒,窗前叶子凋零菊花残。抱枝情愿和其一起老去,就算胡风雪雨又何干?枝:指菊,这里应指作者自己本人和如菊的品性或心中所思之人。

    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腊八节时,见到院中菊花所感之作,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
    一,二句“腊节时逢初小寒,窗前叶冷菊花残。‘’直接交代了时间地点景物。这本是简单的白描手法,一目了然,可作者用了“寒韵”,就不同了,抓住了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众所周知,在中国,过了腊八就是年,而年代表着人添岁,万物更新。此时恰又正逢小寒,在这样的季节,窗前叶冷花残,诗人看了怎么可能无动于衷,自然会引起无限感慨。一个“寒”、一个“残”足以体现了诗人面对时令变换的无奈和欲罢不能。
    面对这种境况,会怎么样呢?作者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笔锋一转,直接下了二句‘’抱枝甘愿同年老,何奈胡风雪雨干。”令人为之一振,又不免心抽。“抱枝甘愿同年老”七个字可谓字字珠玑,沧海桑田,世态炎凉各种滋味无不包罗。
    大家都知道,“梅兰竹菊”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一直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古今数不胜数。而作者正是抱着这样品性的枝,并心甘情愿和其一起老去。这里‘’同年老‘’,是一语双关,一是指这一年要过去了,二是相守一辈子。
    接着第四句“何奈胡风雪雨干。”这句是为前句心甘情愿奠定,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如菊的高远意境,告诉读者,如果能这样,就算有再大的胡风雪雨又何干!使全诗升华。
    全诗,作者以无我的境界,大写了人生所追所求,给读者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向往。巧妙的用“寒,残,干”三字既用韵也做诗眼,贯穿全诗,是一篇难见的精神佳作。

    推到首页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0) 查看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