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不
不 bù
不的本义为否,其小篆及楷书字形皆像大衍(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片,全为负数区,故为否定。
不为单义辞∶–不
引证∶
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方久切。
(摘于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解〕
“鸟飞上翔不下来”,鸟飞上天,岂能不飞下来的?故惟假鸟能“飞上翔不下来”。此鸟非真鸟,而为画鸟,形如字母M。
早在《尚书》,‹不›即训为否。如“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摘于《尚书.舜典》)。为何作为否的‹不›,却与鸟相关呢?
原来,我国最早采用正负数,而欧洲直至近代都有数学家反对正负数。盖因正负数本不为 3+(–3)=0 而设,而是用于大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将统计数据绘于坐标系表格,曲线的波峰与波谷就成了M形,即鸟形。
“鸟飞上翔不下来”,何谓翔?“直刺不动曰翔”(摘于《淮南子注》),鸟飞上大衍坐标系就不动了。
所谓“象形”,即天与鸟都是假的,取其图象而已。取天的象形为天维数轴,取鸟的象形为万物曲线。
【古文例证】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摘于《尚书.大禹谟》)
罔∶网也。
克∶肩任物也。
依∶倚也。
帝舜欲禅位于禹,禹谦让曰∶我德以统计网格肩任,民皆不(负数区而)倚。而舜呢,与其杀了负数区(不)的罪人,宁失了负数区(不)的经线。
由“宁失不经”,可知‹不›与经纬表格相关,亦与罔(表格网)相联。
□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唐.武则天 )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
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
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析〕
帝王上卜,运行阴阳,没有神功不可测的。故此句的“神功不测”为古语,谓神功负测,即由数理性否定而测(排除法)。
此诗为一代女皇武则天所作,若是一般唐诗,皆为“春眠不觉晓”之不。然而细品此句,似言屋上为阳区,屋下为阴区,诗人在阴区,故不知阳区已晓,鸟啼故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