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依 发布于2023-01-23 08:18
点击:95
评论:0
悠扬笛声穿屏来
——读笛声悠扬赠诗二首
笛声悠扬,最初一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有一种很清新很诗意的感觉。仿佛,一曲婉转动听的笛声正从远处幽幽传来。而我真正感受到这笛声的穿透力,还是在读了诗人的赠诗之后。
《七绝·题赠才女翩翩风影》是诗人于2011年10月赠予我的一首诗。这首诗产生的背景并不复杂,却很温馨。
七绝·题赠才女翩翩风影
笛声悠扬
一朵玫瑰博苑开,芬芳四溢露情怀。
屏中邂逅翩翩影,犹似清风迎面来。
我当时尚未在新浪开博,但有一篇散文《“诗国红颜”,芬芳四溢的玫瑰园》发表在杨国胜老师的博客里。诗人读后非常欣赏,认为我这篇文章写得“客观、公正、有思想”,便把文章转帖到自己博客。有感于诗人的赏识,我及时到诗人的博客跟了贴。没想到我的诗文和行为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一首赠诗便这样产生了。
“一朵玫瑰博苑开,芬芳四溢露情怀”,诗的前二句芬芳扑鼻,信手拈来却富含深蕴。表面上,用“芬芳四溢”来形容开放的玫瑰再自然不过。实际上,这二句既扣了《“诗国红颜”,芬芳四溢的玫瑰园》之意,又赞美了才女如玫瑰一样芬芳的美好情怀。“屏中邂逅翩翩影,犹似清风迎面来”,诗的后二句很清新,既写明了与才女的相遇情景,又把这种相遇给自己带来的欣喜表现得恰如其分。清风何其美?清风胜春风!诗人作诗的时间是10月,天气依然炎热,清凉的清风显然比温暖的春风更怡人。更重要的是,清风含有高洁之意,可以解读为诗人与才女的缘遇是一种明月清风的缘遇。“犹似清风迎面来”,当我读到这最后一句,分明感到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七绝·敬赠风影之令尊大人》是诗人于2012年1月为我父亲题的诗。这首诗产生的背景更简单,却更感人。
七绝·敬赠风影之令尊大人
笛声悠扬
紫荆满院散芬芳,笑对黄昏气自扬。
新岁来临情不老,斋中泼墨案留香。
龙年来临时,我发表了父亲的一篇旧作《生肖对联》。这既表示对父亲的欣赏和敬爱,也为大家过年助兴。诗人看后又有感而发,第二首赠诗便随之产生。
“紫荆满院散芬芳,笑对黄昏气自扬”,诗的前二句就气度不凡。既写景,又以景喻人。用在万物萧条的季节中独领风骚的紫荆花来衬托一个笑对黄昏的老人真是颇具匠心。一个“笑”字便把老人那种淡定从容、坚忍不拔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新岁来临情不老,斋中泼墨案留香”,后二句转向淡雅,说明了此诗的源泉——让诗人感动的“斋中泼墨”。结尾的“留香”二字则让人仿佛闻到了一股清香……
诗是要品的,细品才能知其味。品诗,不仅要品诗意和诗韵,还要品诗人的情怀。我感动,因为第一首诗美而不艳、清爽怡人;我感动,因为第二首诗写出了我心中的父亲!除了感动,我还钦佩,因为笛声悠扬不是专业诗人,而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个能把生活细节随时捕捉成诗的人,应该是一个时常保持着诗性思维的人。而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家,又是如何保持着诗性思维的啊?都说无奸不商,多少商人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择手段甚至谋财害命,他却能在物欲横流的一片污浊中坚守着一颗高洁的诗心。“诗歌不但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更能影响人们的心灵,去追求诗意的生活!”这就是他的情怀!
在与诗人远隔千里的荧屏前,当我细细品读着他的赠诗时,我听到了:一曲悠扬的笛声正穿屏而来……
写于2012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