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5-09-12
  • 最近登录:2024-04-17
  • 粉丝人数:1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作诗谋篇布局的技巧

B32流星 发布于2022-10-25 22:19   点击:721   评论:0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功夫在诗外。”其实,写诗填词很考究一个人的谋篇布局能力,也就是这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所谓“谋篇布局”,就是章法,也就是篇章结构的方法。在诗词写作中,章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写作诗词的实践中,逐步建立章法的概念和意识,逐步领会和掌握章法也就是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技巧,是我们每个初学者提高作诗水准的重要一环。

     中华传统诗词,由于篇幅短小,如果杂乱无章则一目了然,因此尤须注重章法结构。所以,谋篇布局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或先进行,或后进行,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诗词的谋篇布局技巧很多,起承转合是最基本、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其他诸如起承对仗法、景议结合法、因果法等有时和起承转合交叉使用。一般情况下,绝句是以“句”、律诗是以“联”、词和散曲是以“双句”为常用单位,我们在下面的介绍中也是如此。

一、起承转合法
     诗词写作中谋篇布局的技巧,实际上最基本的就是起、承、转、合,也就是要“平起、顺承、跳转、妙合”。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其实,起承转合法是词创作谋篇布局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构思技法,初学者在好好把握这种简单而实用的基本方法之后,再和其他技法并用,最终脱离规则,自由翱翔于诗词大海之中而不越矩,才能写出好诗,填出好词来。

1. 起
      所谓起,就是起始、开头,也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从而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宋人严羽称:“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可见“起”的重要性。

      “起”在绝句中应当笔势突兀,力求振起全篇。因为绝句字数少,所以要注重塑造“凤头”,以求先声夺人。正如《四溟诗话》中说的“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起”在律诗中,不必像在绝句中那样惊涛骇浪,用“起”的平淡来衬托后面(转结联)的精神高远,波峰汹涌,能起到对比的作用。

     “起”在词中,也不用突兀惊人,因为词的空间相对充足,为词意的精彩做好足够的铺景造境是必要的,这样能表现出词的起伏感,形成了词的音乐性,具有旋律美。

      当然诗词的起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式的突兀、高远;也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式的平和、舒展。起句表现手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悬念起、比兴起等。

(1)明起
      所谓“明起”,是开篇就将题面说出,不加任何掩饰,也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其语气表现为款款道来,从容不迫,有如顺水推舟,鱼贯而入。
     
     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起句直入主题,毫无婉转之句,无一字写虚景,却给人洞彻人心的力量。作者直接写出胜败兵家常事,是男儿就应该忍辱负重。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初学诗者,简单明了。

(2)暗起
所谓暗起,就是起句或起联不见题字,先提出其他事情或者意见,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
例如元好问《点绛唇》: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这首诗不说自己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起句并没有点题,却含题意,作者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给人想象空间大,艺术性比较强。

(3)陪起
陪起是指先借他物、眼前之物之景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例如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虽题为“寒食”,起句却不说“寒食”,却写“春城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由写眼前的景色引出“寒食”来,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属于典型的“陪起”方法。

(4)反起
反起是指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
例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的诗题为《闺怨》,
起笔却写道“闺中**不知愁”,紧接着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形象跃然纸上。闺中**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一个“悔”字将本诗的真实题意表现出来。
(5)疑问起
疑问起是使诗词开头就设下一引人入胜的悬念。
例如曾允元的《点绛唇·闺情》: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这首诗用疑问或者设问作为起,一方面能引起悬念,一方面还能让诗词显得跌宕起伏,避免单调和平铺直叙。这首词,起句“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一个疑问句,将读者带入作者设定的情景之中。
(6)比兴起
这是常用的艺术表达手法,这种比兴手法能使开篇更为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想象。
例如韩愈的《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个我们前面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关于“起”的具体方法,还有触景起、生情起、由事起、议论起,等等,这需要初学者多读作品,研习名家的诗词,从而把握方法。

2. 承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承”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在律诗中是第二联,颔联;在词中则比较宽松。“承”是要颔联或第二句与首联或首句紧密衔接,点醒题意全在此句此联,故有醒题之说。“承”既可以对起句、起联起补充阐发、扩展延伸的作用,还可以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作用。“承”的铺垫与蓄势使得后面的“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1)“承”的方式
①总接:是指对起句或起联的承接,是从总的意义上承接。
例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和颔联都是写景,将国破家亡的沉重描写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
②分承:和总接相反,就是分别对起句或起联进行承接。
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无边落木”承接的是“风急天高”,而“不尽长江”承接的是“渚清沙白”,一为仰视,一为俯视,将秋意推向深广,意境更加阔大,使后面抒发的老病之情有了更加有力的依托。
③明顺:明白直了地顺承起句或起联。
例如李绅《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起句说了春天播种下种子,承句就顺着说秋天收获万颗种子。这种直接明了地承接起句,就是明顺。
④暗接:就是指对于起句或起联,不明说。
例如苏轼《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诗起联以自嘲的口吻开头,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说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这里有双关的意思,也指因言论惹祸。“事业转荒唐”指“乌台诗案”事,也是指因“口”吃亏,却并没明说,而是用“转荒唐”来暗接,这个“承”也是很流畅的。
(2)“承”的途径
一般来讲,起句或起联点出个意象,或是景,或是情,承句或承联就是铺展这个意象,把这个意象铺得充分一些。起句或起联可以内容多样,自然承接也不会千篇一律。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景路:起句或起联写景,承句或承联自然也是写景。
例如李商隐的《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的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就是承接首联“花乱飞”之景,而为补足,关合题旨,一脉相承。
②理路:起句或起联说理论事,承句或承联继续。
例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目是“怨”,但起句却不写怨,却写了个“不知愁”,就是前面讲“起法”时说的“反起之法”。这里,我们注意一下第二句,用凝妆上楼的姿态,接着描写那个“不知愁”的表现:凝妆上翠楼。至于真不愁还是假不愁,就交给下面处理。承的任务就是接和续。
③情路:起句或起联以情感开头,承句或承联继续。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首联写独在异乡的异客,本就孤苦无依,给人凄凉的感觉;颔联紧接着写佳节倍思亲,更增加这种凄凉之感。
说到这里,大家对“承”的概念明确了吧?现在我们接着说“转”。

3.转
“转”是指诗词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转换。简单说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要制造些波澜。“转”宜跌宕转深,以振人魂魄。转句在全篇中最为关键。
“转”不仅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作者的情感和诗作的主旨。成功的“转”宜给人以陡然一惊之感,且愈转愈深,不仅有振人视听之效,而且能引人品味作品的诗意。转的基础是前面的铺垫。没有前面两句或两联充足的描写做铺垫,也很难转出精彩来。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
律诗讲究的是工典之美,其中二联是要求对仗的。从形式上看这两联有统一协调性,但如果你真的把两联写成一个模子,那就失败了。因为,颔联和颈联需要有个变化,在对仗的形式上,在句式的组织上,在意的表达上,都要有个落差,要有变化。所以,在律诗中,诗意的转是相对平稳的,有框架下的转,转得比较斯文。
绝句,尤其是七绝,转就要格外强调“突兀”的特点了。七绝的特点与律不同,它不需要那么慢条斯理、含蓄工典。因为绝句字少,所以要想把诗意充分表达好,就要鲜明。在转处,更要使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惊,这样才能达到适合它体裁的应有的艺术效果。
在词中,转就是上下阕的变换,或者由实到虚,或者由虚到实,等等。由于词的字数多,转不需要那么激烈,也不用局限于诗的固定格式,只要情之所到,即可顺情而转、顺意而转。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传统的“转”法,供大家参考。这些转法,更多地适用于诗中,读者一定要了解。
(1)递进转法
递进转法就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虚到实,可分为进一层转法和退一步转法。前者就是指在转处进行递进式的描写时,是与前面起和承的联系连贯的,属于比较工稳的转法。后者指从题目的本意退一步来叙述,主要是从时空变化上落笔,用时差位差来表现,或者提出一种假设来转,目的还是形成一定的变化。
例如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首诗的主题是月夜,第一句直写月色,第二句是从正面承接第一句继续写夜深人静,而第李志宏:
三句再从“月夜”进一层落笔,转到春天之气候,“偏知”二字将诗中主体的那种得意描绘得栩栩如生。这类的转法,称为“进一层转法”。
又如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及“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这类的“转”我们称为“退一步转法”。
(2)反转法
反转法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或者反之,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转。
例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前两句写贾生的才气无人能及,按照常理,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重用才对。第三句“可怜”二字以及“虚”字将皇帝对贾生的“好”暴露在读者面前,对上文进行反面描写。不问治国安民之策,却热衷于鬼神之道,在这样的“领导”之下,贾谊纵有满腹经纶,纵有治国雄才,也是无法施展的!
(3)扩转法
扩转法就是从转句起,扩大描写的范围。
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首联描写老朋友热情相邀,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周边的美好景色。颈联则由写景话锋转为设宴,把酒闲聊,范围境界扩展开来,由景到人,逐渐触及主题。
4.合
所谓合,又称“断句”或“落句”。姜夔在其《白石诗话》中说:“结尾当有力,如截奔马。”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说:“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合”的作用在于呼应开头,完善结构;总结前文,收束全篇;揭示中心,升华主旨。
结句在绝诗是第四句,在律诗则为第四联。“合”当绕回宕开,以求寓意未尽。它既可浑圆章法,也往往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神光所聚的“诗眼”所在。
对于律诗而言,因为经常起得较平稳,所以结得也往往淡然。余味淡雅,意境悠长。律诗结基本是扣合全篇而做一整合得出的结论,或由此展开的联想。但于绝句而言,往往是配合转句而来的。或做一问一答,或做自由发散,不一而足。
从技术、技巧的层面讲,结尾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1)以“理”结
即用议论作结。议论往往流于说教,不易打动人。这就要求前面的铺垫、蓄势要好。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该诗前两句写景,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进取与探索精神。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2)以“情”结
即以抒情感慨作结。一般是由景及情、触景生情,或是一种情感的深化。
例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该诗前半部写景,后半部论事。首句设问扣题,第二句紧承首句自作回答,颔联继续描述周围景象,承接首联。颈联一转写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叙事,此章法为转。尾联首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尾句“长使英雄泪满襟”,收束全篇,余味悠长。

(3)以“景”结
即以景物描写作结,把诗人的情感、情绪及议论观点,融入景物之中。这种结的方式比较多用,结得好就别有韵致。
例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他诸如李白的“惟见长江天际流”,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等,都是以景作结。
二、其他方法
1.承对式
承对式主要表现在绝句的前两句用起承法,后两句用对仗法;或前两句用对仗法,后两句用起承法;或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分别使用上述布局法。
例如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这首诗第一句采用明起法,将友人离别的那种依依不舍直言表露,第二句承接第一句,继续描写那种离愁别恨。第三句和第四句采用对仗法,虽然写景,却不离主题。砧杵声、寒雨景,无不激起作者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律诗第一联写景,属于工对,将送别之地的烟波浩渺、气势雄伟描写出来,而一“望”字,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微露伤别之意。第二联继续说第一联的离别之意,但用“同是宦游人”来稍微缓解;第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尾联紧接第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
2.并列式
这种布局法一般适用于绝句,即绝句的四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特点是多用对仗,但应用不好则易散乱无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陶渊明的《四时咏》: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咏秀孤松。
本诗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并列描绘,给人顺时而进、秩序井然的感觉。又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第一句和第二句对仗,第三句和第四句对仗,四句话分别描写了四种不同的景致。虽然景致不同,但是它们都受初春这个主题所牵引。黄鹂相向而鸣、白鹭上青天、西岭的雪、门前的船,静中有动,画出一幅上下、大小、远近对比的绝妙美图。
3.对比式
把情况迥异的两种景,或性质相反的两件事,或反差甚大的两样情,放在同一首诗词中作对比描述,就是对比式。
例如,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第二句是写人,“人面”“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第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这与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
4.因果式
因果式即上下句或前后联为因果关系,或前为因后为果,或前为果后为因。用这种布局法创作出的诗词,犹如省略设问句的问答式结构。
例如李涉《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客,又得浮生半日闲。
此诗首句起,次句忽转,转代承;第三句“因过竹院逢僧客”又转,最终“果”收。此类写法适于对仗流水形式。
5.倒叙式
把后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是为突出先发生的事情有意安排的,就是“倒叙式”。
例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若依次序而论,应该是黄莺先惊了妾梦,让妾不能到辽西和爱人相会,然后才打黄莺的。这首诗采用层层倒叙的手法,章法与众不同。通篇词意连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句句设疑,层层剥笋,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极尽曲折之妙。
6.寓情于景式
一首格律诗词的前两句或前两联,或写景,或叙事;第三句或第三联多写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第四句或第四联不继续抒情,而是寓情于景,以景作结,这样的布局叫“寓情于景式”。这种布局的好处是,既能补充前面写景或叙事之不足,又能将难言之情藏于景中,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诗人将不尽之情以不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
以上方法,除少数只适用于绝句外,大部分也适用于律诗和词,由于篇幅所限,举例基本未涉及词。从举例中可以看出,一首诗词既可使用一种布局技法,也可同时使用两种乃至三种布局技法。另外,这些方法只是格律诗词创作中常见、常用的主要布局技法,并不能包罗无遗;再说,诗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在创作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6)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