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王登平) 发布于2022-09-23 01:09
点击:221
评论:1
隔空举杯的年夜饭
腊肉、香肠,麻辣鲫鱼,炝炒莴笋,外加一大钵番茄蛋汤,同样品名的两桌菜肴,正呼呼的冒腾着热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看上去虽然不算丰盛,却也不失特色。
这是老张和儿子小张一家除夕之夜的团年饭。说是团年,但两张桌子却并没有挨在一起。一桌是摆在铜梁乡村小院的堂屋里,一桌则是设在西安城市住宅的餐厅中。两张桌子的前后事先分别架好了平板电脑,并开启了视频模式。老张和老伴已经端坐在了上方,两侧和下席空着,儿子和儿媳则分坐两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女坐在下方,上席空着。这既符合传统酒席的排坐次序,又能方便现场视频聊天,一切都好像早已经过了安排和布置似的,显得是那样的有条不紊。
“爸、妈,过年好!儿子率儿媳、孙女给二老提前拜年了。”对着视频的镜头,小张首先站了起来,向二老发出了节日的问候。与此同时,儿媳和孙女也随之起身,先后对着镜头,恭恭敬敬的说道:
“爸、妈过年好!”
“爷爷、奶奶过年好!”
此时,在视频里看到儿子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老俩口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虽说今年的年夜饭和以往相比有些特别,但彼此都觉得一家老少就像围坐在同一桌上,气氛很是融洽,自然都非常高兴。
“都好,都好,大家都好,特别是我们的小乖乖,过年好!”老两口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应了儿子一家的问候。
例行的开场白之后, 儿子仍然站着,接下来端起了桌上的酒杯,进入了正题。“爸、妈,今晚是除夕,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已有三年都没有回去看望你们二老,说起来实在有些不孝,还望你们多多谅解。在此,我首先代表我们小家三口敬你们二老一杯,祝老爸、老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说罢,小张就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快坐下,快坐下,你们都坐下。”待儿子放下酒杯,全都坐好之后,老俩口也一齐饮干了杯中酒水。接着,儿子又给自己和妻子的杯里斟上了满满的白酒,给女儿倒了一杯饮料,正要再次发话。
“别只顾喝酒,快吃点菜,看看给你们寄去的香肠、腊肉味道如何?”说话间,两台桌子上面的五个人一齐动起了筷子。
“好吃。真的很好吃!”
“感觉今年的腊味有种橙皮的清香。”
“妈,我觉得今年的腊肉、香肠不光是味道好,颜色也很特别,金黄金黄的,不像以前在家时看到看的都是黑乎乎的样子。”
儿子和孙女咀嚼着送进嘴里的美味,一边点头,一边赞美。儿媳却夹起一块腊肉,边看边发出了疑问。儿媳的这一问话,立刻打开了婆婆的话匣子。
“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吧”,婆婆故意卖了弄一下关子,接着说道“以前你们看到的腊味啊,都是挂在柴灶的上面,经过长时间灶烟熏出来的,颜色当然发黑,吃的时候清洗起来也比较麻烦,现在很少烧柴火煮饭了,今年我们村里不但安装了自来水,还接通了天然气,大半的费用都是政府补贴的,想想如今的农村真是太好了,今年的腊肉、香肠是在外面用柏树丫枝、黄菊花杆和柑橘皮熏制的呢,当然颜色好看”。一口气说完这番话,婆婆的脸上显出无不得意的神色。
“那真是太好,前段时间,我们还担心农村的条件太差,买点东西,上个医院之类都不方便,合计着准备过年后抽出时间接你们来西安长住。”儿媳借机说出了他们小俩口希望二老能到西安养老的打算。
“方便,现在什么都方便了,我们农村现在不仅安了自来水、天然气,三米来宽的便民水泥路还修到每家每户的院坝旁边,赶个场、上趟街,不管是天晴落雨,鞋子底下泥巴都不得粘一点了,还有啊,镇里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也经常的组织乡村医生三天两头的到村民家里为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什么的,真是服务到家了。”
听着老妈如数家珍的说起乡村如今的情况,儿子的脸上自然也是喜形于色,并不无感慨的自言自语道:“以前拼命的要离开乡村,如今却又想离开城市了。”
见公公在一边晾着,儿媳指了一下酒杯赶忙向女儿示意。机灵的小孙女不等妈妈说话,立刻又站起身来,端起桌上的饮料,抢先说道:“爷爷、奶奶,过年好,我敬你们一杯,祝爷爷、奶奶虎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孙女真乖,爷爷也你祝新年快乐,学习进步”。看着乖巧懂事又有礼貌的小孙女,老张一口干掉了满满的一小杯白酒,还正对视频高高的抬起右手,做了一个晾杯的动着,这一似乎有些装腔作势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全家人的欢笑,这笑声荡漾在农家小院的堂屋里,也荡漾在城市住宅的餐厅中。
待老张放下酒杯之后,他一边用手擦拭着嘴角,一边特地的对孙女说道:“小乖乖,等下次放了暑假,爷爷去接你来你爸爸的老家玩耍好不好?现在我们这里可好了,每到假期,都有很多城里的小朋友来乡下玩耍,他们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养鸡、一起捡蛋,还一起下地栽菜苗、摘瓜果,到了开学时,都不想回去,好耍得很。”老张只顾和孙女说话,老伴喊他吃菜都充耳不闻,他也来了兴致,还要大大的向孙女展示一番,不等孙女表态,继续说道:“你爸爸的老家现在已是今非昔比了,知道不?比你们城市的公园还要漂亮,有山有水,山坡上四季都长满了瓜果,村道边随时都开满了鲜花,关键是旮旯角角都有了无线网络,家里还接通了什么“歪怀”,爷爷说不来英文,就是那个在家里用手机上网不要钱的东西,你回来还可以在田间地头向你的同学、老师直播我们乡村的美景呢”。
听爷爷说出“歪怀”二字时,小孙女先是一愣,接着笑的前仰后合,受此感染,全家人也都一起再次笑了起来,他们笑得是多么的开心,笑得是多么的幸福。
“爷爷,什么“歪怀”哟,您说的那个那叫“wifi。”小孙女笑过之后,给爷爷纠正道。老张也不管那么多,像为家乡做广告一样只顾跟孙女介绍起农村的各种新鲜事物,什么村里有了会客厅呀,什么到处都是农家乐呀,什么每到节日假日都有很多很多的城里人,开起车子到乡下摘瓜果、采蔬菜什么的,还有卧龙湖成了什么网红地,腊梅园成了什么打卡处之类。听得孙女已经拈起的香肠又放回了碗里,两只小眼睛发出了惊奇的目光。
一边吃菜喝酒,一边拉着家常,老张和儿子不停的推杯把盏,特别是说起老家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说者是情不自禁,听者更是欢欣鼓舞。很快就到了看春晚的时间了,酒足饭饱之后,桌子上的每样菜品都剩余了少许,那是按照风俗有意而为的,留着第二天,也就是第二年接着再吃,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年年有余”吧。
接下来,老张和儿子又将平板电脑移到了客厅开始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对着电视荧屏,一家老小在指指点点和啧啧赞叹之中,主持人开始倒数起“十、九、八、七、六、五、四、三……”来了。这时,老张赶忙喊了一声“小乖乖,我们去院坝放礼花了哟,快看哈。”于是他边说边抱起平板电脑就出了大门。
院坝临近乡村公路,路边有新装的太阳能路灯,路灯发出的光辉将老张家的小院和房屋照得清晰可见。这是一座独立的农家小院,三间一楼一底的“小洋房”青砖黛瓦,很是漂亮,楼房大门两侧贴着一副大红春联:千金难买新气象,四季停留好时光。院坝的周围栽种着各种花草,几株三角梅还开着艳丽的花朵,整座小院显得温馨而又详和。
此刻,老张的老伴早已拿着打火机等在了烟花旁边,随着老张喊道“点火”,一串串火球腾空而起,在夜空中噼里啪啦炸响开来,紧跟着散裂成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烟花,一时间,整个乡村开始沸腾了起来,四周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老张则抱起笔记本电脑不停的上下移动,视频里,小孙女看得目瞪口呆,并不停的叫道“太好看了,太漂亮了......”
其实,无论是这顿年夜饭,还是燃放烟花,都是老妈和儿子经过了事先的商量和安排。
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小张就开始有些心神不定,因为连续两个春节都没和父母团聚了,一边是朝思暮想回乡看望父母的迫切心情,一边是政府提倡就地过年的广泛宣传。回去,有些担心会给乡亲们带去忧虑,不回,又怕父母伤心怄气。正当小张为此纠结不已的时候,他接到到了老妈打来的电话。老妈告诉儿子:因为疫情的原因,过年就不要想着回老家了,儿媳、孙女爱吃的腊肉、香肠已经给他们准备就绪,就等快递员上门来取货了。电话中老妈建议过年的晚上就做同样的饭菜,通过视频聊天一家人隔空相聚就行。还吩咐儿子说: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逢年过节什么的,千万不要铺张浪费,能吃多少就做多少,不要大鱼大肉的堆满一桌,吃一半倒一半,国家不是在提倡“光盘想”行动吗?我们也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嘛。老妈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儿子的欣然赞同,所以才有了前面两桌菜品相同的四菜一汤。
辛丑年除夕的夜晚,老张和儿子一家就这样隔着千山万水一起吃了一台欢天喜地的年夜饭,一起举杯相庆,一起观看了春晚,一起燃放了烟花。虽然他们没有坐在一张桌上,但与相互陪伴又有何区别?是啊,虽然家人春节相聚,是自古以来的约定俗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今日之乡村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外出工作、安家的子女们,对老家的父母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目前新冠病毒变异,疫情还时有发生,如此过年的方式既遣乡愁,又解相思,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