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21-12-28
  • 最近登录:2023-12-14
  • 粉丝人数: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半条被子》之前的曾玉

飞虹桥 发布于2022-06-29 22:45   点击:952   评论:0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曾玉, 1912年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苏龙村一个贫困的教师家庭。4岁丧母,7岁亡父。由姑母抚养至12岁,就当了童养媳。好在丈夫李石久,是一位知书达礼、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

一、湘南烽火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转战到湖南省南部,在宜章县发动湘南暴动。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2月4日傍晚,朱、陈率主力开进郴州。
第一师所到之处,都和中共地方党组织密切配合,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和恢复群众组织,组建革命武装。继宜章农军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三师之后,又先后建立郴州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师,耒阳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和永兴、资兴两个独立团。
由郴县农军改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师,邓允庭任师长,夏明震、蔡协民先后任党代表。曾玉同丈夫李石久,还有丈夫的妹妹李石英一道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她和李石英被分配到农七师三团女子连,负责看守仓库、桥梁,帮战士缝补衣服。丈夫李石久在师部当文书。不久,李石英与三团团长蒙九龄相爱了,由兄嫂李石久、曾玉作主,两人喜结连理。常言道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为协助蒙九龄工作,李石久调来三团,曾玉则调师部当通讯员。为了及时准确的将师部的指示传达到各团,曾玉不辞劳苦,每天步行百余里。
在郴州“反白事件”中,曾玉在听到消息后,立即把师部文件迅速转移,然后掩护党代表蔡协民脱离险境。
经过此次事件,充分体现了曾玉临危不乱的处事风格,师部决定曾玉给陈毅、蔡协民当交通员;
4月上旬,朱德率第一师主力和部分农军由耒阳经安仁、茶陵向酃县进发。陈毅率第一师一部及湘南特委、郴县县委、县苏维埃及农军共4000人向资兴方向转移。
陈毅率部到达资兴一带时,队伍已剧增到近8000人。4月7日,敌李觉部第十三军1个团由永兴方向扑来。陈毅指挥郴州工农革命军第七师第三团迎击。农军七师三团英勇抗敌,仅城郊老虎山一仗即牺牲200多人,团长蒙九龄指挥部队用大刀梭标为主的劣势武器在城郊给敌以阻击杀伤后退入城内,展开巷战,为整个队伍从资兴一带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李石久壮烈牺牲,团长蒙九龄和妹妹李石英夫妇也壮烈捐躯,曾玉同时失去三位亲人。
敌人在付出惨重代价才占领资兴城,三团其余人员撤出战斗追赶大部队时,敌军跟踪追击。幸有从井冈山下来联系的袁文才、何长工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与之相遇,敌军见工农革命军势力强大,才又缩回资兴城内。
在资兴以东的彭公庙,这支历尽艰难的队伍几天来第一次得到休整。陈毅会见了留法老同学何长工,对毛泽东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方略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此行去井冈山的选择。

二、初上井冈
1928年4月中下旬,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两个团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两个团以及湘南农军的大部,在砻市一带会合了。毛泽东与朱德的两支部队至此乃正式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这时井冈山的武装部队人数激增。井冈山原有的一团1000多人和二团(袁文才、王佐部各300人编成),湘南来的朱、陈部2000多人,而湘南来的农军达8000人。一致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中的共产党组织为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委员会(简称四军军委),毛泽东为书记。
朱德十师辖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毛泽东十一师辖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陈毅十三师,下辖第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全军兵力约万人,枪3000余支。
会师后,井冈山地区及部队客观存在的矛盾也逐渐加剧。山区产粮不足,1万余人的军队“吃饭太难”。井冈山农民与外来的人存在土、客籍矛盾。8000湘南农民来此,亦有浓厚乡土观念。湘南农军觉得井冈山太差。
井冈山农民说朱、毛的军队好,湘南农军纪律不好。袁文才、王佐部队也不愿意留湘南农军。拿山改编时,把湘南农军大部编在三十团、三十三团两个团中。这两个团的人强烈要求回湘南。只有以宜章农军为主组成的二十九团,因党的组织较健全,打了胜仗,当时还算稳定。特委、军委与湘南各县委协商,认为井冈山吃粮确有困难,决定三十团和三十三团(5000多人)回湘南。一方面是想恢复湘南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井冈山吃饭困难。
五千红军回郴州之前,陈毅安排蔡协民找曾玉谈话,问她愿回湘南还是留在井冈山当红军,曾玉坚定地说:“我是党的女儿,走遍天涯海角也要跟着党走。”于是,曾玉继续留在井冈山工作。
在井冈山根据地,曾玉为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通讯员。战斗频繁,她常单枪匹马,闯关过卡,完成通讯联络任务。一次,第二十八团在永新遭敌两个团包围,曾玉机智地冲出包围圈,飞马向总部报告。总部及时派兵支援,内外夹击,全歼敌人,缴获大批武器**。在庆功会上,团党代表何长工赞扬曾玉是位"灵活机智、勇敢顽强的好战士"。

三、战场救护
1930年2月,红军总部成立前线战场救护队,曾玉成为救护队队长。为了迅速抢救战场受伤指战员,曾玉采取梯队作业,轻伤坐马,重伤人抬,危伤人背,对80多个队员作了具体分工,尽最大的可能抢救受伤指战员。在那艰苦的战斗年月,她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奔驰在各个战场。同年8月,曾玉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围剿时,红军只剩下3万作战部队,且疲惫不堪。第三次反围剿是对红一方面军医疗团队的巨大考验,曾玉领导的战场救护队需要在陡峭的山路上抬着中暑的、罹患足疾、疟疾和痢疾的病人紧急送往救护所。政治宣传队也被组织起来,为救护队鼓劲,当地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帮助抬送重伤员和病号。由于政工部门强调精神力量,一些轻伤员又被动员回到前线,相应的医护部门在前线也设置了处理轻伤的医疗点。
由于前两次反围剿提供了经验,红军的医护人员此时已经可以做到迅速地从前线往后方医院转移伤员。红军医护人员根据战场救护类选法,优先让担架队将重伤员抬到前线救护所做简单处理,随后转移到后方医院。这一救护系统的存在,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医护人员还借助于群众路线,将当地老百姓变成了志愿担架手和家庭护理员。此时红一方面军的医疗系统已经成功地将医学治疗和政治动员结合了起来,将西医和中医结合起来。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习西医的医生从事战场救治,他们也负责根据地的公共卫生工作,而中医在帮病人看病。这就让中西医各发挥自己之所长。
第三次反“围剿”的最后一天,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曾玉飞身而起,奋不顾身将他背下战场,简单包扎后,再由救护队队员用担架送至战地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黄公略不幸牺牲,时年33岁。
毛泽东亲自主持黄公略追悼大会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12月份,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名官兵加入红军,为红军补充了大量医护人员。军队的后方医院、工农医院、公共医院、贫民诊所、公共卫生诊所、红色药房、制药厂纷纷建立起来。中央苏区的医疗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曾玉主动离开了战场救护队,选择红三师,从一个连长干起,真刀实枪的与敌人战斗。那为什么是红三师而不是其他的部队?
选择的原因是第三师师长彭遨太帅了。
彭遨乳名井昌(景昌),又名彭鳌,学名同祖,1903年出生于岳阳县步仙乡五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1月,彭遨在朱德、陈毅等人领导下,辗转来到湘南的彭遨参加了著名的湘南暴动。2月4日,他第一个把红旗插上了郴州城头。当时在郴州城下的曾玉,简直是看呆了。
也不完全是帅的原因,更多的信任。黄克诚说过:彭遨英勇善战,为人爽快,战士们极为信任他。
曾玉跟着彭遨,一步一步,从战场救护队队长转型为红军连长,一年后成长为朱德称赞的“智勇双全的女团长”。

四、智勇双全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其部署是: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分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
1933年1月,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江西“剿共”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1月8日凌晨,红一、三军团在金溪县城北门外誓师,朱德、彭德怀作战前动员,随后分数路纵队出发,拂晓前赶在国民党军前面抵达崇麓、黄坊、城上一线。
1月8日9时30分,红军右翼队红一军团在枫山铺附近与孙连仲27师、吴奇伟90师各一旅共6个团兵力遭遇。敌抢先占领公路北侧制高点——崇岭,并派8架飞机和大炮助战,向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红军几次进攻未能奏效,部队伤亡较大。
关键时刻,周恩来亲临阵地,号召红军战士誓死奋战。彭德怀来到10团2连阵地动员,亲自组织冲锋。林彪、聂荣臻也赶到前沿阵地直接指挥战斗。曾玉此时任红三方面军五军三师二团团长,她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英勇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敌军渐渐不支,号称“铁军”的吴奇伟90师终于放弃阵地向浒湾方向溃退。
下午13时,坐镇浒湾的吴奇伟为挽回败局,由浒湾增兵两个团,在长岗埠、枣树一带会合溃退的残兵,据守大仙岭有利地形,构筑工事进行阻截。
红一、三军团决定乘胜在大仙岭一带采取围歼战术。8日下午15时总攻开始,激战一小时,敌军27、90师全线溃退。红3师协同红22军向彭家渡穷追猛打。
正当敌军向抚州城西逃之际,敌军3架飞机和2辆装甲车由抚州方向窜来,装甲车后边正是姜仲华带领的别动队。红军指战员上午已见识了敌人飞机的厉害,怕暴露目标而纷纷卧倒在地,眼看敌人就要跑掉时,曾玉对朱德建议,只要我们和敌人混在一起,敌人的飞机就起不到作用。朱德一听有理,立即起身,身先士卒,一边跑,一边挥手招呼大家快追,红军在朱德的号召下,紧紧咬住敌人,使敌机无计可施。红3师、红22军沿抚河东岸向国民党残兵猛烈追击,至1月9日凌晨一直追到抚州城对岸千金陂方才收兵。此时蒋介石正在今抚州一中指挥国民党军作战。据蒋介石的秘书邓文仪事后回忆,国民党军指挥部突然听到枪声,经侦察才得知,红军有一支很大的部队到了抚州城附近,而此时抚州城只部署了少量的警卫部队,蒋介石已经考虑派水上飞机来接他。但当时红军并未侦知蒋介石在抚州,追敌千金陂,目的不是偷袭蒋介石指挥所,只是为了吸引敌人回援。
战争结束后,朱德对红三方面军五军三师师长彭鳌说:“你们二团的曾玉,拒敌时有勇,追敌时有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女团长。”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此后不久的一天,师长彭鳌亲自带领部下去前沿阵地观察敌情,结果被敌人发现。彭鳌的额头被敌人的机枪子弹击穿,当即血流如注,还没来得及送入后方医院就不幸牺牲。
彭鳌牺牲后,由刚出院的原红1师师长洪超接任红3师师长。
1933年6月,按照上级命令,为充实部队建制,在大湖坪整编。这次整编,取消军的番号,由军团直辖师,师以下部队逐级缩编,军缩编为师,师缩编为团……,按“三三制”原则,每师编3个团,每团编3个营,每营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
整编以后,红一方面军仍由朱德兼任司令员,周恩来兼任政委。辖第一、三、五军团和独立第1团。
第一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辖第1至第3三个师。第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滕代远任政委,辖第4至第6三个师。第五军团,董振堂任军团长,朱瑞任政委,辖第13师、第15师、第34师三个师。
整编中,受郴州老乡曾日三政委和吴仲廉夫妇的邀请,曾玉任红34师第100团第一营营长。
不久,在曾日三、吴仲廉夫妇的撮合下,曾玉和红34师师长周子昆结婚。

五、扩编红军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自任总司令,决定首先以50万兵力,分几路“围剿”中央根据地的红军。此时,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主力有8万多人,地方红军和赤卫队等群众武装也较前有发展。毛泽东此时已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临时中央直接领导这次反“围剿”斗争,领导权为“左”倾领导者掌握。临时中央的领导人博古对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十分依赖和支持,他们实际上是这次反“围剿”的最高军事指挥者。面对敌强我弱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的不利形势,临时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发展到顶点。他们在军事上否定毛泽东等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提出“全线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两个拳头打人”等错误军事方针,用阵地战代替游击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结果造成1934年4月广昌失守,红军遭受重大伤亡。之后,根据地日益缩小,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国民党军队调整部署,加紧对根据地中心地区“围剿”,红军虽然顽强抵抗,但节节失利,陷入困境。到9月下旬,中央根据地仅存瑞金、会昌、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的狭小地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只能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
1934年6月初,一天傍晚,星星眨眼,夏风微吹,给赣南带来几分凉意。被革职的毛主席身着便装,骑一匹小红马,带着5名随行人员,沿着崎岖的山路从赣南会昌的文武坝,冒暑辗转来到红二十二师驻地——站塘李官山视察。师长周子昆、政委黄开湘、参谋长孙毅在师部门口迎接。
此前的1934年4月,筠门岭战役打响,筠门岭有中央苏区南大门之称。筠门岭保卫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南线的著名战斗,英勇的红22师抵挡了国民党粤军三个师的疯狂进攻,迟滞了国民党粤军向北推进的进程,保卫了红都的安全,此次战役史称“筠门岭保卫战”。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周子昆由红三十四师师长调任红二十二师的师长。一同来的,还有他的妻子曾玉。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不是军队的领导人了,周子昆、曾玉热情的接待了毛泽东,此举有一定的风险,当然也证明了周子昆、曾玉与毛泽东不一般的关系。周子昆告诉毛主席,筠门岭保卫战,红22师损失过半。主席说,他们要打阵地战,就是崽卖牙(牙:湘潭话,爸爸的意思)田不心痛。
毛主席在红二十二师,与周子昆、曾玉夫妇一起呆了十天。一起吃饭的时候,看见曾玉不舒适的样子,说,看来,我们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了。周子昆抢着回答说,是的,曾玉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扩红,红22师最近又招收了很多红军,特别是许多女红军,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曾玉在一旁羞红了脸,两位大男人则相视哈哈一笑。

六、出发长征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话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长征两万五“中的两万五千里,只是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路,而其他方面军,有的走了一万多里,最长的走了3万7千里。
这支走了3万7千里长征的队伍就是中央红军的铁血后卫,被总理赞为战略骑兵,第一支准备长征,唯一走遍全国十一个省,唯一曾先后编入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唯一三爬雪山、三过草地的部队——红九军团!
1933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前,红军第三师和第十四师在福建建宁附近地区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11月7日,红九军团在福建将乐县举行了成立大会,军团长是红三师师长罗炳辉兼任,政治委员也是红三师政委蔡树藩兼任。
在广昌战役后,红九军团执行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的命令,而后留在福建长汀。
在1934年10月开始长征时,红九军团于9月30日率先从福建长汀钟屋村出发,成为“迈出红军长征第一步”的队伍。
10月5日,当第九军团到达福建汀州时,军委发给九军团大批物资已运到这里,供给部发给每个人粗纹布薄棉衣、夹被、鞋子等物。6日入夜后,全军继续西开。7日入夜后,红九军团继续西移,从古城至瑞金20多公里,于当晚8时许到达红都瑞金。
8日,白天在瑞金歇息,黄昏从瑞金夜行军,于次日拂晓抵武阳。当天白天,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从中央开会回来,军委已决定将粤赣军区主力红二十二师及于都补充第一团均拨给红九军团建制,这时,全军共有11538人。但是,红二十二师仍驻守在会昌的站塘、中村一带,没有到武阳与红九军团集结。10日晨,红九军团南移会昌朱子坝、狮子坝一线。11日,折向会昌西北面的珠兰埠,在此休整6天。
15日,红一、三军团开始出动,从九军团西北经过,先后渡过于都河。当日,九军团的工兵连也前往濂江架桥。
红22师经过半年多的扩红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曾玉的鼓动下,人气很旺,甚至超编。当日,红二十二师卫生部编余有多的女看护20余人及一个休养连,也来到军团卫生部,后方部队的担架队、挑药箱子和运**的辎重部队多达五六百人,都是要随军行动的。
10月16日下午4时许,全军从珠兰埠(红二十二师从安远河之长沙圩附近渡河)同时出发,是夜,从工兵连架起的浮桥上大步迈过濂江,向西疾进,从此,离开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随中央红军一起长征的红军女干部,中央只选择了三十位,最终出发了二十九位。但随红军大部队出发的女红军,还是有很多。曾玉是所有长征女红军中一个最特殊的情况,按级别,他可以进入随中央一起走的红军女干部名单,但是她又因为身体的原因(有身孕)不能进入名单。其他无数长征的女红军,基本都是在部队卫生系统工作,由于在沿途留下照顾伤员等原因,几乎全部留在江西,没有到达终点,甚至连到达湖南的女红军都没有。只有曾玉作为战场指挥者,最终到达了终点陕北。
除了经中央批准的红军女干部,以及曾玉等无数在战场中执行任务的女红军,还有没有未经批准的红军女干部,跟着部队长征的呢?答案是有的。陈碧英(1908年-1983年7月),广东梅县人,董必武同志的第二位妻子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与董必武结婚。长征前夕因体检不合格,未被允许出发。她跟着董必武随部队走了几天,因有肺病,不得不回到瑞金搞地下工作,后来与组织失散。

七、苦难历程
据《艰难的历程----红九军团在长征中》(彭寿生著)记载:
(红二十二师)是从会昌出发的。归红九军团指挥。我们师是红九军团的后卫。九军团为了保卫军委机关,首先是在广东南雄的界之(界址)打了一仗。第二仗是在大余的黄龙、青龙圩,第三仗是在湖南汝城县文明圩、延寿街,都伤亡了不少人。
黄龙一仗后,我们师战斗力就很弱了,因为伤员多,没有群众抬担架,我们自己抬,结果是两个团抬一个团。到了崇义之后,遇到当地的游击队,我们就把一千多名伤员留下来了。
第一仗,界址之战,这是红军长征在广东发生的第一场战斗。十月二十六日,雨天,二十二师在红军的最南面,整整走了一天,晚上七点,才经过界址走到乌迳圩。27日拂晓,到达乌迳镇新田墟前沿阵地。粤军王奇部的两个营在新田墟有炮楼,进行阻击。红22师发起攻击,伤亡很大,最终敌人跑了。
第二仗,黄龙之战,10月29日,粤军两个团的兵力由县城向驻扎在西华山掩护左路军过境的红二十二师六十四团进攻。粤军组织整连整营的兵力冲锋,但在红六十四团密集的火力下,弃尸遍野,无法上前一步。最后粤军将两个团的兵力全部投入,一股脑儿地并排往山上冲。眼看近在咫尺,红六十四团二营的大刀连突然跃出战壕,高喊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杀得敌人胆战心惊。同时,作为预备队的三营也冲到了前沿。粤军抵挡不住,只得败退回城。这一仗从上午9时一直打到晚上9时,歼灭敌人300多名。
二十七号打完广东的界址攻坚战,连夜奔赴江西大余,修筑工事,二十九号进行防守战。三天两场大战。22师在广东南雄界址和江西大余黄龙两次战役后,三个团是两个团抬一个团,基本上是没有战斗力了。
关于伤员很多的情况,在九军团后面的五军团描述的更真实。11月5日,中央红军已突破国民党在汝城的第二道封锁线,最前面的部队已穿过汝城延寿,准备进军文明沙洲的时候,后卫红五军团还在江西,他们除了阻击任务,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抬担架。红五军团十三师,当天由关田经铜坑、左溪到文英圩,只走了五十里。为什么一天只走了五十里?因为一出关田,就被后方部队担架病号所阻,一直挨了三个多钟头才走通,并由十三师派战士抬担架十五副。
在崇义,曾玉代表22师移交给地方一千多名伤员后,暂时退出了战斗序列,她追上了掉队的吴仲廉,然后与周越华一起,相伴走进沙洲村,借宿在徐解秀家,再然后就发生了《半条被子》的故事。

下期介绍
红22师在移交了一千多名伤员后,再加上前期牺牲的、开小差的,余部人员已不足出发时的一半,后又经过湖南汝城延寿一役,部队几乎失去战斗力。11月中旬,就是在离开汝城文明后不久,红22师的番号取消,人员并入红九军团第三师。朱德总司令还记得曾玉这位智勇双全的女团长,临危任命她回到老部队红五军团34师一团任职,再担重担。曾玉也不负重托;丈夫周子昆则在与红九军团一起血战湘江后,因红五军团未能守住江桥,江桥被广西军占领,九军团只能是全体涉水渡江,刚一上岸,周子昆就差一点被李德枪毙于湘江岸边,关键时刻,是毛泽东出手救了他。这是后话,出汝城文明以后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聊。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