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帖子
- 触目惊心:著名国字号论坛2/3以上首版、版主连文从字顺都做不到21/122
- 考验时人是否有真性情之可出的一块小小试金石36/199
- 简评一个论诗帖0/158
- 对一首红作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几点粗浅建议25/170
- 孤平实乃律诗大忌,切莫轻易原谅自己21/247
诛某某:
呵呵,我14楼问你是不是虚构的,你16楼说“是这样的”,两帖还都在呀,兄弟。
哦,对了,诗词理论版有个同名主帖,金某某质疑最为强烈,你不妨去回应一下。
诛某某回应史某某:
呵呵,这可是个严重的误区哦。父子之间生活场景那么多,干嘛要虚构呢?尤其是盛夏季节以火炉煨茶,让人感到别扭嘛!如此一来,感染力可就大打折扣了哈~
三星诗友史某某:
我对飘红的作品 没有质疑。当时对 “陌路”一词稍有不解 过后使然。
作品显然是写 “耕读之家”社会现实 也是我门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 极具代表性。作者抓住主要的一点 耕与读之间差易异 用白描的手法 够勒出一道父与子的代沟 作者巧妙只用小火炉来完成这样的构思 也是本作品的亮点 。虽父子之情 形同陌路。然又父子之情相牵 盛夏 火炉 寒意油然而生 苍然泪下
诛某某回应司空某某:
司空子牧 发表于 2022-6-22 19:13
分析有一定道理。
哦,那就好,多谢鼓励!
哪怕只有一丁点儿道理,也算有些交流价值不是?
诛某某:
呵呵,那就太过刻意了哈。生活场景其实很多,尤其是父子之间,干嘛还要虚构呢?这一下子就大打折扣了。另外,季节也不对呀!看你那首后边的小注,显然是刚写的,盛夏季节以火煨茶,读者难以接受哦。
作者也很坦诚,盛夏以火煨茶果然是虚构的:
“是这样的,与其说是设置的这个场景,不如说是特意选择了这个场景 。这个场景却是真实的。它只是很多这种情况(父子之间很少交流)的其中一个最常有的场景。”
诛某某显然很大度,回应了这样一帖:
你我各自表达了看法即可,不争论。
只想确认一件事,兄台这段是刻意设置亦即虚构的?
“所以这句设置了个小场景,小火轻煮,茶烟氤氲,这样的场景下,应该是饮茶人聊天闲话,轻松畅快的时候,然而却是一场尬坐。”
作者很快就回应了,不过谈的基本上不是什么创作体会,而是驳论:
起句兄说的在理。”时光何忍暗消磨“,句意见怜惜,包含着对父亲深深的爱。兄认为”何忍疑似不如何事“,学生觉得不妥,整诗容易产生歧义,遇见钻牛角尖的读者会认为,是不是父子关系不好,断绝了父子关系啊?
承句“头顶渐稀身渐驼”,身渐驼,为什么不是背渐驼,老态龙钟之时,人身体蜷缩,形体变形,行动迟缓,驼地不仅仅是背啊~ 句子是不漂亮,表达应该没有大问题。
转句“小火茶炉同我坐”“同我坐”不如“陪我坐”这点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表达。“陪我坐”是有主动性的,但实际生活中,往往是两个人无意坐到了一起。所以这句设置了个小场景,小火轻煮,茶烟氤氲,这样的场景下,应该是饮茶人聊天闲话,轻松畅快的时候,然而却是一场尬坐。不光是喝茶时候,平日的生活中,父亲总是很少和我交流了~”道是炉前陪我坐“感觉太刻意,并没有准确地表达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诚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自己写得就一定好,只是把自己写时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和师兄们交流。每个人的习作风格不同,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是很正常的事。很感谢诛心者诗兄对学生的点评和指导
诛某某回应金某某:
对此,作者已有解释。看这意思,好像是虚构的:
“这句设置了个小场景,小火轻煮,茶烟氤氲,这样的场景下,应该是饮茶人聊天闲话,轻松畅快的时候,然而却是一场尬坐。”
诛某某回应林某某:
一般而言,的确可以这样认为,下语有点儿重了。不过,作者后边又有解释,倒也未尝不可吧?
作者屏间回复史某某:
“看什么电视早已不重要了,他总是漫无目的的坐着、看着,近乎于老年痴呆的生活状况。多看看身边的老人,就啥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