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4-03
  • 最近登录:2024-01-19
  • 粉丝人数:1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词写作中的“引句成诗”漫谈(修改稿)

芙蓉书阁|邓旺林 发布于2022-06-06 11:09   点击:338   评论:2  
诗词写作中的“引句成诗”漫谈(修改稿)
芙蓉书阁|邓旺林
 “引句成诗”和本人所说的“一句多用”或“一联多用”(详见拙作《古诗中的“一句多用”与“一联多用”》)【注1】不同。“一句多用”或“一联多用”中的诗句均属自己的原创,是对自己原创诗句、诗联的再利用。而“引句成诗”则是利用他人的原创,可谓诗词写作中的“资源共享”。
本文所说的“引句成诗”,指的是将他人(不一定是同一个人)的诗句原原本本的直接引入自己的诗中。它不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不包括集句诗。集句诗是整首诗的诗句均来自他人的诗中。关于集句诗,已有多人专文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二是不包括对他人诗歌的“重组出新”。此所谓“重组出新”指的是将别人一首诗的句序加以调整从而表达与原诗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唐代诗人李涉有《登山》诗:“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写出了登山遇僧,大有所得的欢快之情。宋末元初词人莫仑也是登山遇僧,却大为扫兴。他将李涉的这首诗一字不改,只是将首句与末句的位置对调过来,变为“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从而表达了自己的郁闷和不满(详见拙作《莫仑改诗表不满》【注2】。三是不包括将他人的诗句加以改造生成新的诗句,用于自己的诗中(如唐代李白有“白发三千丈”句,北宋苏轼将其改为“多情白发三千丈”用在七律《宿州次韵刘泾》之中)。这种做法有人称之为“化用”或“剥体”。【注3】
 一、“引句成诗”不乏先例
1、很多著名诗家、科举达人都不忌讳“引句成诗”的做法
例如唐代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七》: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此诗中的“一向黄河飞”,早在南北朝时人王环的《代西封侯美人诗》中就已出现了:
于今辞宴语,方念泣离违。无因从朔雁,一向黄河飞。
南梁·沈约《登玄畅楼诗》的“信美非吾土”句,苏轼兄弟和黄庭坚都曾引用过:
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苏轼\五古《雷州八首》其二)【注4】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苏辙\五言排律《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注5】
遥知登楼兴,信美非吾土。(黄庭坚\五古《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四)
汉代至魏晋时《古诗十九首》【注6】流传甚广,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可能没有多少人未曾读过。而其许多诗句也曾被唐宋以来的许多诗人、学者所引用。例如:
(1)“相去万余里”(《古诗十九首》其一,《古诗十九首》其十八)
相去万余里,遥传此夜心。(唐·王昌龄\五古《江上闻笛》)
相去万余里,黄鹄飞犹难。(明·杨慎\五古《寄严维中》)【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六年1511状元】
南北游宦途,相去万余里。(明·霍与瑕\五古《赠沈尹北征(癸丑冬)》其八)【霍与瑕: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终广西佥事】
(2)“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其一)
常恨结驩浅,各在天一涯。(唐·杜甫\五古《送高三十五书记》。“高三十五书记”即高适)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唐·白居易\五古《泛春池》)
各在天一涯,芳尊偶相同。(南宋·王十朋\五古《赠梁同年(介)》【王十朋: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状元】
(3)“道路阻且长”(《古诗十九首》其一):
子去尚千里,道路阻且长。(北宋·苏舜钦\五古《邂逅刘公尤于平望之西联舟夜语走笔叙意》【苏舜钦:字子美。仁宗景祐二年(一作元年)进士,在北宋诗坛与著名诗人梅尧臣并称“苏梅”】
朋友素所畏,道路阻且长。(北宋·刘敞\五古《初到淮西读书申申堂寄友》)【刘敞:字原父。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曾任翰林侍读学士、集贤院学士等,曾奉使契丹】
道路阻且长,悲哉违抚孤。(北宋·张耒\五古《寓陈杂诗十首》其十)【张耒: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进士。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宋末元初·文天祥\五古《上冢吟》)【文天祥:理宗宝祐四年状元,曾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道路阻且长,送子百里行。(明·李东阳\五古《送李士常》其一)【天顺八年第四名进士(二甲第一名),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主持文坛数十年,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4)“弃捐勿复道”(《古诗十九首》其一)
弃捐勿复道,日暮眠吾帷。(张耒\五古《秋感二首》其一)【作者简介见前】
弃捐勿复道,沉忧令人老。(明·童轩\五古《秋闺咏别》)【童轩:景泰二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5)“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其一):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唐·岑参\五古《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会当酬知心,努力加餐饭。(北宋末·周紫芝\五古《古风二首别李守(若虚)》 其二) 【周紫芝:绍兴十二年进士。曾任枢密院编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
愿保千金躯,努力加餐饭。(南宋·王炎\五古《通守赵侯改倅会稽以诗饯行》)【王炎,宋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曾任潭州教授】
努力加餐饭,世缘久崎岖。(南宋·杨冠卿\五古《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九)【杨冠卿:尝举进士。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
安危在盛名,努力加餐饭。(明·于慎行\五古《门有万里客》)【于慎行:隆庆二年二甲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6)“盈盈楼上女”(《古诗十九首》其二):
盈盈楼上女,齐唱楚江秋。(杨慎\五绝《即事一绝》次联)【作者简介见前】
盈盈楼上女,新妆丽且修。(于慎行\五古《古意十二首》其三)【作者简介见前】
(7)“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其五的首联):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唐·李商隐\五律《桂林》)
西北有高楼,梁栋云常起。(北宋·吴师孟\五古《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雪峰楼》)【吴师孟: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官至左朝议大夫】
西北有高楼,缥缈齐紫清。(晁补之\五古《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一 西北有高楼》)【晁补之: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曾任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苏门四学士”(见前)之一】
西北有高楼,偃蹇轶千门。(南宋·洪适\五古《拟古十三首其五 西北有高楼》)【洪适:高宗绍兴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曾任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官至同中书门平章事兼枢密使】
“西北有高楼”亦见于宋词《水调歌头  其四  和海盐尉范行之》(朱敦儒)、《诉衷情令其一 中秋不见月》(张孝祥)等。
清河在门外,上与浮云齐。(李商隐\五古《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苍翠接重壤,上与浮云齐。(宋末元初·林景熙\五古《锦屏山》)【宋度宗咸淳七年太学上舍释褐【注7】,曾任泉州教官】
蓬莱数峰小,上与浮云齐。(元·张天英\古风《玉山佳处》)【《御选元诗姓名爵里》记其“字楠渠,温州人。徵为国子教授”】
高阁倚危巅,上与浮云齐。(明·程启充\古风《具瞻亭歌》【程启充:正德三年进士。授三原知县,入为御史。与杨慎(明正德六年状元)为素交,杨慎“亟称其诗。”】
(8)“明月皎夜光”(《古诗十九首》其七首句):
明月皎夜光,瑟瑟扇商籁。(洪适\五古《拟古十三首》其七)【作者简介见前】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明·李攀龙\五古《古诗后十九首(并引)》其十五)【李攀龙: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陕西提学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后七子”【注8】魁首之一】
(9)“冉冉孤生竹”(《古诗十九首》其八的首句):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白居易\五言古律《齐物二首》其二)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晁补之\五古《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四)【作者简介见前】
冉冉孤生竹,成阴幽谷中。(洪适\五古《拟古十三首》其八)【作者简介见前】
(10)“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其十):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李白\五古《陈情赠友人》)
相去复几许,道里近三千。(白居易\五古《寄江南兄弟》)
(11)“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其十):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唐·孟浩然\五古《耶溪泛舟》)【前句“相看”一作“看看”,“似”一作“未”)
2、便是帝王也不忌讳“引句成诗”的做法
例如,北宋徽宗赵佶有一组两首的五绝《汧州作》,两首均引用唐杜甫五律《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为首句:
其一:国破山河在,人非殿宇空。中兴何日是,搔首赋车攻。
其二:国破山河在,宫庭荆棘春。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
又如,乾隆帝也有两首诗是“引句成诗”:
(1)“一览众山小,左挹云容活。”(五古《题四面云山亭子三首》其一)。“一览众山小”引自杜甫五古《望岳》。
(2)“努力加餐饭,慰予跂望情。”五古《寄大学士徐本卿》【注9】)“努力加餐饭”乃《古诗十九首》其一之末句。
3、有的诗人不止一次引用他人同一诗句
例如,明代诗坛“后七子”中的李攀龙和宗臣都各有两首诗引用了《古诗十九首》的诗句。
(1)李攀龙引用的是《古诗十九首》其七中的“昔我同门友”
昔我同门友,策马驱高车。(五古《古诗后十九首并引》其八)
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五古《古诗后十九首并引》其十五)
(2)宗臣引用的是《古诗十九首》其一中的“相去万余里”。
相去万余里,怆恻动心臆。(五古《寄李顺德于鳞二首》其二
道路阻且修,相去万余里。(五古《闻钱惟重使楚寄赠》
4、有的诗作属于引用的诗句不止一句
例如,南宋陆游的古风《上巳临川道中》用了杜甫的“二月六夜春水生(《春水生二绝》其一)和“三月三日天气新”(《杂曲歌辞·丽人行》)
元代“鄱阳五先生”之一的吴存【注10】,其五古《拟古》(其一)用了汉代乐府诗《长歌行》【注11】中的“青青园中葵”和《古诗十九首》(其一)的“道路阻且长”。
状元杨慎见前的《浣溪沙·高峣雨中喜简西峃至》:
短短轩窗小小斋。行吟坐啸独悠哉。爱闲能有几人来。
佳客新从云里至,好花多向雨中开。隔篱呼取尽余杯。
此首词上阙末句引自唐代杜牧七绝《安贤寺》的末联“莫道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注12】,下阙末句则引自唐代杜甫七律《客至》的末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位状元有一首五绝《即事一绝》其引入部分甚至占了全诗的百分之五十:
蘋末清风起,凉生近水楼。盈盈楼上女,齐唱楚江秋。
其中“蘋末清风起”是隋炀帝杨广《望江南》其八(详见附录一)中的诗句,“盈盈楼上女”则是《古诗十九首》其二中的诗句。
综上所述,足见前人并不以“引句成诗”为忌。我们前面举的例子中,有不少属于酬赠之作,这说明接受或者说认可“引句成诗”这一做法在当时确有一定的普遍性。
引句成诗,体现了诗人对前人、他人诗歌创作的认可与接受,这是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那种主张词必自造(如反对成语入诗)、句必己出者,未免有失狭隘肤浅。
晚唐人李肇《国史补》中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英华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祐诗也。”后人多有为王维作辩解者,亦有责王维“窃攘”者。【注13】这里不想去探究王维是不是真的引用了《英华集》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和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即便是引用了又有何妨?李白等众多诗坛“大咖”不都不止一次的“引句成诗”吗?
值得一提的是,指责王维“窃攘”者,居然是欧阳修。欧阳修在其《文忠集》卷129中说:“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终非已有,又何必区区于窃攘哉!”【注14】不知欧阳修怎么会这样来批评王维。如果说王维“引句成诗”是“剽攘”,那么,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龄、岑参、李商隐、李东阳、李攀龙等等诗界领军人物和宋徽宗、乾隆帝不都难逃“剽攘”之责了吗?难道欧阳修忘记了自己也曾“剽攘”前人的诗句吗?欧阳修有一首《减字木兰花》: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此词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中唐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细似轻丝渺似波”引自唐末诗人吴融的七绝《情》【注15】,“枫叶荻花秋索索”引自白居易的《琵琶行》,“须著人间比梦间”则从韩愈七绝《游城南十六首》其十六(见附录二)中引来。会不会是欧阳修后来认识到自己指责王维“剽攘”极不妥当,特作此词来证明自己已经彻底觉悟了呢?
当然,也有可能是欧阳修也认为诗(此指狭义的诗,即不包括词曲者。下同)词有别,词可以引用他人的诗句而诗则不行。据金人刘祈【注16】《归潜志》卷八所记,其父刘从益【注17】说过:“诗不宜用前人语。若夫乐章,则剪裁古人语亦无害,但要能使用尔。”此处“乐章”为词的别称。从前人诗歌写作的实践看来,诗与词一样都是可以引用前人、他人的诗句的。本文之所以着重列举狭义的诗为例,也是想说明这一点。那种认为诗不宜用前人语而词则无妨者,实是对词怀有偏见,是受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词体观念”的影响(可参阅《试论宋词多引化晚唐诗的原因》一文)【注18】目前尚未找到欧阳修诗中“引句成诗”的例子,未敢断言欧阳修是否有“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观念。
二、原创者与引用者的辨认
当几个诗人的诗(此指广义的诗,包括词曲等在内。下同)中出现相同的诗句时,有一个谁为原创者,谁为引用者的问题。这是个极复杂的问题。这里我们不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看到两个诗人的诗作中出现相同的诗句时,便将后出生的诗人或晚出之诗的作者均视为“引句成诗”者。
从诗人的生卒时间上来说,如果诗人B出生于诗人A逝世之后,或者B有可能写作诗歌时,A已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A是该诗句的原创者,是B引用了A的诗句。例如,在唐代,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和唐彦谦的五律《自咏》都有“白发三千丈”这一句。因李白是盛唐时人,而唐彦谦生活于晚唐。显然唐彦谦不能享有这句诗的原创权。假如在李白之前无人写过这句诗的话,那么其原创权自应归李白所有了。
又如,两位宋人的七绝中,苏轼的《山村五绝》其二和王之道的《鸣山驿夜雨》都有“有生何处不安生”句。因为王之道(1093—1169)比苏轼(1037—1101)晚出生50多年,在苏轼逝世时他才虚龄九岁。另外,在“搜韵网”上标明苏轼此诗写于1073年2月,由此可知王之道是在苏轼写作此诗的二十年后才出生。因此,此句诗的原创者自然不可能是王之道。
但如果两位作者是同时代人,生活的年代又相差不远,则很难断定引用诗句者为谁。例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句诗,一见于李白的七绝《苏台览古》(见附录三),一见于卫万的歌行体诗《吴宫怨》(见附录四)。唯一不同的是在卫万的《吴宫怨》中“只”写作“祗”,但“祗”在该处同“只”。李白(701—762)出生于唐武则天大足元年(也是“长安元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卫万生平不详。其诗曾收入唐代李康成的《玉台后集》。《玉台后集》共十卷,收南朝梁末至唐玄宗天宝(742—756)年间吟咏妇女及其生活的诗作。李康成生活在盛唐至大历(766—779)年间。【注19】由此看来,卫万可能与李白是同时人,且有可能稍早于李白。目前尚无法判断这两句诗的原创者是谁。明代李攀龙(见前)《唐诗训解》中提到李白此诗“结句与卫万《吴宫怨》同”,则似是说李白引用了卫万之作。
如果有A、B、C三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诗人,他们的诗中都有相同的某一诗句,且已知A早于B,B早于C,我们大致可以将该诗句的原创权归之于A,也可以断定B是从A的诗中引用了该诗句,但并不能说C也一定是从A那里引用了该诗句,因为完全有可能C所用的这一诗句是从B那里引录而来的。尤其是当B的名气远大于A的名气时。
古人好像并不重视知识产权,引用他人的诗句入诗,往往不加注明(王安石有些集句诗就没有标注“集”字。往往让人以为所有诗句都由其原创),而原创作者即使还健在而且知道也不会跳出来指责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原创权。
此外,两个诗人的诗作中所出现的相同的诗句是否存在“引用”,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不能完全排除A和B都是该诗句的原创作者的这种可能性。
例如,明代陈琏1369—1454的七言古风《阳台》和明代唐寅1470—1524的《桃花庵歌》都有“花开花落年复年”这一句(详见附录五)。这一句也有可能是唐寅自己所写,只是恰好与陈琏写的相雷同而已。
另外,也有可能如前人所指出的“大都诵古人诗句多,积久或不记,则往往认为己有。”(见朝鲜版《唐宋分门名贤诗话》【注20】第一卷)也就是说,后人诗中用到前人的诗句时,并未察觉自己是在引用他人的诗作,还以为是自己的原创。不过,像《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上面所举引用者应该不会“认为己有”吧。
【注】
1.载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12/11/1146003_872591993.shtml
又:http://www.zhsc.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35&extra=
2.载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30/18/1146003_979704299.shtml
也有人称这种做法为“化用”或“剥体”。参见注3
3.关于“化用”,可参看《作文中的化用与引用有什么区别》,网址:http://ciyu.cihai123.com/c/1151429.html
关于“剥体”,详见“百度百科”之《剥体诗》。网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9%A5%E4%BD%93%E8%AF%97/8685884?fr=aladdin
4.此诗作者或记为秦观。
5.苏轼诗为五言排律《宿馀杭法喜寺,寺后绿野堂,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6.《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创作时间大致在两汉到魏晋间。《玉台新咏》(一部“汉朝至梁朝的诗歌总集”。一说“收东周至梁诗歌共690篇”。多认为是南朝学者徐陵所编)将《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其二(《青青河畔草》)、其五(《西北有高楼》)、其六(《涉江采芙蓉》)、其九(《庭中有奇树》)、其十(《迢迢牵牛星》)、其十二(《东城高且长》)、其十九(《明月何皎皎》)均列入枚乘《杂诗》(共九首)之中。
萧统(501-531),南朝 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萧统因病早逝,谥号昭明,史称“昭明太子”。
7.宋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级。初入太学为外舍生,经按例考核,合格者升为内舍生,再考核合格者升为上舍生。宋代科举出身,太学上舍考试优、中等即可命官,均称“释褐”。 释褐:谓脱去布衣,换着官服。即初仕之意。亦作“解褐”。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赐新及第进士与诸科举人绿袍、靴、笏。此后,中第者未命官而先解褐,成为**。神宗行三舍法后,太学上舍生积分与舍试皆优等,可释褐,赐袍、笏,择两优释褐,分数最高者称释褐状元。
8.“后七子”指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是活跃于明朝嘉靖、隆庆间的一个诗文流派,以李、王为首。他们与活跃于弘治、正德间的“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而以李、何为首)的文学主张大体一致,均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李攀龙曾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宗臣是嘉靖二十九年庚戌进士,曾任福建提学副使。
9.此非原题。原题太长。原题为:“赐大学士徐本卿归里将一载矣。比闻语言、动履,渐即轻便。想血气和调,平复非久。贲然有日,跂予望之。炎夏火流,林居差胜。明湖鹫岭间,扶舁萧散,卿亦宜有以自乐。惟是几暇从容,清吟消夏,兴复不浅;而曩时赓和之侣,卿乃远在江湖。怀不能已,聊寄以诗
10.“鄱阳五先生”:吴存、黎廷瑞、徐瑞、叶兰、刘昺,均为宋末学者。吴存(1257~1339),字仲退,号月湾。曾任饶州路学正、宁国儒学教授,曾主江西乡试。
11.《古今事文类聚》记作颜延年诗。《古今事文类聚》又称《事文类聚》,是南宋祝穆、元富大用、祝渊等所编类书。
12.全诗为“谢家池上安贤寺,面面松窗对水开。莫道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搜韵网中记“见民国十三年刊徐乃昌纂《南陵县志》卷四二”。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曾任丞相的吕夷简曾仿照此诗写了一首七绝《天花寺》:贺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轩窗向水开。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
13、14.详见姜克滨《王维取嘉句考论》。刊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P55—63。作者单位:枣庄学院文学院。该文网址: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26/8136110076001121.shtm
https://www.doc88.com/p-10287109742344.html?r=1
15.全诗为“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此诗《万首唐人绝句》中未收。搜韵网中“细似”误作“细以”。
16.刘祁(1203-1250),字京叔。金末太学生。金亡后,筑“归潜堂”乡居。入元后曾入元后,一试即中,当过山西东路考试官。著有《《归潜志》十四卷。该书对于元代纂修《金史》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又著有《神川遁士集》,已佚失。
17.刘从益(1179—1222),字云卿,一作虞卿。金国进士,曾在“翰林学士院”任“应奉翰林文字”(从七品官员)。
18.作者不详。网址:https://www.docin.com/p-2495954696.html
19.详见李静《唐李康成〈玉台后集〉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址:https://www.doc88.com/p-2975059646292.html
20.宋代人编,编者不详。网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601/16/1146003_1034124346.shtml
2022.06.08
【附录一】
杨广《望江南》其八:
湖上水,流绕禁园中。映日暖摇清翠动,落花香暖众纹红。蘋末起清风。
閒纵目,鱼跃小莲东。泛泛轻摇兰棹稳,沈沈寒影上仙宫。远意更重重。
【附录二】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其十六《遣(一作远)兴》: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附录三】
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附录四】
卫万《吴宫怨》: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台下”一作“台上”)
【附录五】
花开花落年复年,杜鹃啼老台前树。(陈琏\七古《阳台》)【陈琏:明广东东莞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举人,曾任南京国子祭酒,官至南京礼部侍郎】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寅\七古《桃花庵歌》)【唐寅: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等。弘治十一年(1498)本省举人第一。会试时,受科场舞弊案牵涉,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

【特别说明】
本文原来把 “将他人的诗句加以改造生成新的诗句,用于自己的诗中(如唐代李白有“白发三千丈”句,北宋苏轼将其改为“多情白发三千丈”用在七律《宿州次韵刘泾》之中)” 这种做法也作为“引句成诗”的一种类型。经反复考虑,认为还是将其排除在外为好。故本文所谓“引句成诗”,只是指“将他人的诗句原原本本的直接引入自己的诗中”这一做法。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0)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