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寒不肯晴,天涯芳草绿成行。 多音字“行”意音相错,个见 0
(1)自然流畅,读来舒服。 (2)唯七律那首感觉过于通俗了一点,缺乏创意。 0
谢谢前辈肯定
春来无绪愁如织。帘卷东风闻杜宇。这儿要用韵的,织改为缕就好啦 0
嗯,谢谢您给的建议,马上在手稿上修改
相思 子夜风揉雨,苍山万树伤。 相思何以寄,雁去月朦胧。 “一夜”改“子夜”,拉开时间差,为“月朦胧”留空间。 “揉”、“苍”、“伤”将情感溶入,引读者展开联想。 “唯有”改“雁去”,接“寄”顺势而下,三四句更紧凑,更饱满,更自然,更凸显当下之寂寞。 1
老师改的很好,直接让整首诗脱胎换骨,佩服佩服
可以试试写写学习生活中的事看看,是时候迈开步子了。 0
您说的有道理
一夜风吹雨,千山万树红。 相思无处寄,唯有月朦胧。 现在认真全面解析一下这首诗。 刚开始,很怕诗友接受不了直言不讳的评论,所以只好说的比较婉转一些。先肯定她好的一面。 1,平仄,韵脚都符合五绝的格律。 2,诗的章法有问题。 1),第一句,一夜风吹雨,起; 2),第二句,千山万树红。承。但是,承接不上,因为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逻辑关系。换言之,这一夜的风雨,与后面的“千山万树红”,有何干系? 3),第三句,相思无处寄,转。 4),第四句,唯有月朦胧,合。但是,无法合得起来。也就是说,后两句与前两句,没有因果、逻辑、情感关系。即两张皮的“隔”裂。 3,试问,“相思”与一夜风吹雨,千山万树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逻辑关系?好像没有呀。 4,我一时也拿不准,所以读给几个朋友听。他们说:无病呻吟。 最后,诗友愿听真话,真想提高诗艺就留着。不愿听真话,就删掉这段话。抱歉!让你不愉快了! 0
前辈分析还是很到位很认真的,之前也有很多老师提出无病呻吟这一点,我一定会努力改进的,希望您以后还能多多指导
能有如此之心胸,实属罕见!后生可畏,的确不假!不远的将来,你一定是个杰出的人才。遥握问好先生!
木易秋回复: 先生一词还是不敢当,但后生可畏这一词在下就“死皮赖脸”地收下了
提点建议哈:不宜贪多,一首一首地练,多去琢磨字、词、句。由易及难,不急写律诗,其实绝句也是易成不易工。 0
好的,谢谢老师指点
鹧鸪天·相思 小阁香风动绣帷,绿窗人瘦似支离。 红蚕久缚成丰望,弱絮难沾更少滋。 无一语,只双垂,心情索莫倩谁知。 落花流水天涯路,肠断春光最后时。 @道量 0
请老师看看这首
回应15度:不敢当老师。诗友更亲切。成丰望,如何理解?遥握问好诗友!
木易秋回复: 就是成熟的蚕马上可以缫丝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五绝不错。鹧鸪天,“已阑冰。”做作。菩萨蛮,“莺乱间。”什么话?两首清平乐,差强人意。余无言可说!个见!爱之深,言之切,清谅解为荷! 0
谢谢老师,虽然严厉但也指出了问题。
后生可畏。 0
谢谢前辈夸奖
中间两联‘为 民众,报 国宗。传 后世,铸 丰峰’节奏一样音律差些啊!最好改一联的节奏。 1
那老师能不能给晚辈举个例子,实在是无从下手啊
这首七律,应该是新韵吧? 在新韵里“国”读平声,此处应仄才对呀。这首诗颇有老干体的影子,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国宗是一个专有名词,并非字面“国家的先宗”的简称之意思。比几首词的艺术性差的太远了。说判若两人豪不夸张也。为王树昌老师所说,做个注释吧: 抗日英雄百战功,一身正气贯长空。 忠心赤胆为民众,热血丹忱告列宗。 革命精神不能忘,人生道路必须冲。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忘初衷永向东。
‘披荆 斩棘 人民 赞,创史 建勋 华夏 雄。革命 精神 传 后世,人生 道路 铸 丰峰。’节奏就不一样。
木易秋回复: 谢谢老师指点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