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东华退士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21-11-15
  • 最近登录:2024-04-24
  • 粉丝人数: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唐诗释辨之​四十五、我说颌联写得好

东华退士 发布于2022-05-17 07:19   点击:460   评论:0  
四十五 、我说颌联写得好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批评此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说:诗人写景状物,往往喜欢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牵强失真的地方。本诗颌联,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讲,洞庭地,湖四周均为楚地,那能说是与吴分界之处。乾坤日夜浮,倘用来咏海,那还相当,若咏洞庭未免不称。后人虽加以曲解,究于事理未当。不过是两句向来被人称颂着,那是欣赏诗人琢句的宏阔和“坼、浮”二字的奇警。
喻先生此评未必确当。诗就是诗,是艺术,不是地理教科书,在不违背事实基楚上作夸大或联想是常用艺术的手法。那么事实基楚是什么呢?其一,历史上的楚国疆域曾经南到洞庭湖以南。其二、吴国又曾经一度攻破楚国,两国疆域曾互相勾连。诗人在岳阳楼上俯视烟波浩眇的"八百里洞庭",只见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看不到陆地。诗人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洞庭湖是那么的巨大,是那么的气势磅礴,它硬是把曾经勾连在一起的吴楚撕裂了开来,于是“吴楚东南坼”句就脱口而出。此时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诗,其首联“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与杜诗如出一辙,想想,李白站在金陵高不盈百米的楼上能看到江浙古吴越两国的分界吗,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想象中看到的,他也是运用了其娴熟的夸张和联想的手法,艺术上或称之谓虚写。同理,王之涣在鹳鹊楼上也是看不见黄河入海流的景象的。象颌联这种极度夸张的句式在杜诗中不是绝无仅有的,“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饮中八仙歌》)“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等我们都不陌生。作为夸张老手的李白,在其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直酒》)等夸张句更是一串串,这些在现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事,读起来想必不会有人说其为牵强失真吧。再说“乾坤日夜浮”句 。 唐宋时期,洞庭湖远比现在大,随着荆江堤防不断修筑,江面束狭、泄洪不畅,洪水位开始抬升,江水顶托倒灌机率增大,每当大洪水通过荆江段常形成决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长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现明显扩涨之势,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积扩大。形容湖水波澜壮阔的"八百里洞庭"一词便开始在诗文典籍中出现。 诗人登楼虽在高处,毕竟目力有限,上只见天空日月星辰,下只见湖水汪洋浩淼,不仅无边无际,还在起伏蕩动 ,此时诗人的感觉是什么?整个天地日月仿佛都倒映在湖中浮蕩,乾坤日夜浮五字正恰如其分地表述了此情此景。

《唐诗别裁》盛赞此联说:三、四雄跨今古……孟襄阳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空写,却移他处不得,本领更大。一个空字道出了此联艺术夸张之妙。

结论是,同意喻先生“诗人琢句的宏阔和“坼、浮”二字的奇警”的评语,但不同意否定整个颌联的艺术真实性和强大感染力。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