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10-14
  • 最近登录:2024-04-23
  • 粉丝人数:14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学习诗经国风的文摘

秋雨滴滴 发布于2022-05-05 19:37   点击:537   评论:1  
我用了大概十四个月的时间,学习翻赋了诗经的国风,难度系数之大,超过我的想像!看诗经国风,跟看外语差不多,没有相关注解,根本无法看懂其中的意义!
写国风中,我认识了很多植物,鸟类,祖先祭祀中的各种礼仪,和祭祀用的各种器皿!也了解祖先们的异性相爱中表达爱的各种淳朴有趣方式;深入了解华夏农耕文化风俗的林林总总,内心非常的震撼触动!
说夏商周奴隶社会。
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跟奴隶社会平繁的劳役、兵役分不开,让很多家庭主妇从事着超负荷的稼穑农事;也让更多的孝子因为常年的劳役兵役而远离父母妻儿,无法照顾年迈父母,更无法为妻子分担繁重的农耕田作痛苦不堪!
都说“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我还有点朦胧模糊!
今天看到百度的文章,说夏商周根本不是奴隶社会!我实在有晕头转向之感
网络转载如下:
中国人都有印象,上学时,对于人类历史,课本上讲的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了现在。在中国古代,“夏、商、周”朝是奴隶社会。奴隶的处境极其悲惨:“奴隶被剥夺一切权利,在暴力下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过着奢侈豪华的寄生生活;奴隶只能获得极少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
可是有多少中国人想过这纯粹是欺骗!“夏、商、周”朝根本就不是奴隶社会。
夏朝
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禹,就是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的主角。他当年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人们治理黄河水患,长达十三年,历尽艰辛,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与尧、舜齐名、被后人历代尊崇的贤圣帝王。
商朝
商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商汤,商汤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成语“网开一面”讲的就是商汤的仁慈惠及鸟禽的事儿。不仅如此,商汤还是后世人们效仿的君子典范。《大学》中记载:商汤有一个洗沐用的盘子,上面刻着这样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人的身体,每天都会染上灰尘,所以每天都要洗,与此类似,人的精神,也必须每天都濯洗一番,体现出君子的自省精神和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所以中国古人有着修身的传统,君子每天都要修身、反省自己所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
开创周朝的周文王,奉行“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且以身作则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史记周本纪》上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虞国、芮国和周国都是商朝的诸侯国。一次,虞、芮两国的人,有了争执不能断决,就来到周国,想请(西伯)周文王作裁决,因为周文王从来都秉持慈善做事,入周国境后,看到了周国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民众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这两个人还没有见到西伯,都感到了惭愧,于是互相商议道:“我们所争执的,正是周国人引以为羞耻的事,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取羞辱。”于是各自返回,互相谦让着离开了。其他诸侯听到这件事,就说:“西伯该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吧!”
这些都出自于史籍的记载。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记述历史是非常重视的。从中华民族创造文字之初,记述历史就成了历代最重要的工作。造字的仓颉就是轩辕黄帝的史官。
春秋乱世,齐国的伯、仲、叔、季四位太史中有三个被杀了头,只为了写下一句真话:“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竹简写字十分不易,司马迁硬是在受了宫刑后,借着昏暗的油灯在竹简上写了五十多万字的《史记》。自汉代以降,“隔代修史”的传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着连续而准确的信史的国家。
史籍上对“夏、商、周”朝的农业生产情况也有诸多记载,例如“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将方圆九百亩土地,划分为九块,每块一百亩,犹如“井”字型,四周八块田为人们自己的私田,中心的一块田是人们共同耕种的公田,大伙干活时先合力把公田里的农活干完了才能干私田里的活。农民也不用另交什么税,收成时,将公田里的谷物上交就行了(可以参见网上搜索“井田制”)。说明当时的社会并不是奴隶出苦力为奴隶主耕种土地的情况。
所以,人类历史上根本没有奴隶社会,所谓“夏、商、周”朝是奴隶社会的说法,追根溯源会发现,是郭沫若等人在三、四十年代,为了迎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后加上去的。
至于中国人被灌输“教育”的,奴隶社会的佐证:古罗马时期的奴隶起义即“斯巴达克起义”,其实在人类历史上只是个例,不是当时人类社会的整体情况。而且当时的罗马帝国也只把征服来的别国的人当作奴隶,而本国的所有民众都是自由民。所以古罗马也不算奴隶社会。这就好比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出现过荒淫暴虐的商纣王,却不能用它概况形容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上的所有帝王一样。
至于“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也是可以歪曲国外历史,欺骗中国人的说辞。现在专业学者们已证实,中世纪大量的国王(或皇帝)加冕誓词和《大宪章》一类的法律文件基本原则是:“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所以中世纪也不是黑暗的。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笃信基督教,道德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回头来再看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轩辕黄帝向神仙广成子问道,孔子向老子问道,再到佛法东传,儒释道为中国人奠定了重德行善的文化内涵,规范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使敬天、敬神、修德、爱民等道德观念深植人心。所以中国古代的社会是尊道重德、民风淳朴的社会,而不是什么剥削压迫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文摘:
《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民间诗歌。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国风》的经典名篇有:《周南·关雎》、《周南·桃夭》、《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陈风·月出》。
1、《周南·关雎》是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周南·桃夭》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3、《邶风·静女》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4、《郑风·野有蔓草》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欣喜之情难以抑制。
5、《陈风·月出》描写月光下的一个美丽女子。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起句以月起兴,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慅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
二“国风”是诗经精华         
         国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在艺术特点上,体现在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色。通过抒发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
         “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格。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代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
         “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8)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