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骆子 男  
  • 注册日期:2019-02-25
  • 最近登录:2024-04-01
  • 粉丝人数:1634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三年习诗的一点心得

骆子 发布于2022-01-19 09:06   点击:942   评论:3  

习诗三年来的一点心得。
两个月没写诗,总想以一首诗总结三年来的心得。诗内功夫,憋出了前二联。与人辩,思考诗外功夫,憋出了后二联。
为了凑全数字,又花了两天。“唯无二”替代“唯一”,初看有聱牙之症,久读,发现挺有趣。由他去吧,我偏要凑全这个数字诗。

为诗有感

一缕灵思两缕搓,三分锻打四分磨。

十全功力千秋少,百代风骚万载多。

五谷盘中偏龌龊,九州芸里遍吟哦。

七情六欲唯无二,八戒铭心奈尔何。

一缕灵感思绪分成两缕搓成,用三分的技巧锻打,花四分的功夫把锻打的痕迹磨去。

把这十全功夫练到登峰造极的人千秋很少,称之绝代风骚的人要一万年才能多起来。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作者偏偏是让人不齿之人,可诗却在九州众生之中广为吟唱。

可见要克制七情六欲没有第二个办法,只有把人生信条铭刻于心方能不为外力左右。

2022年元月15


后记:

何为诗:灵思表达的产物,遵循格律规则写成就是近体诗。

何为灵思:灵感、灵性或灵魂。简而言之是情感或性情。各人各解。诗是情感的产物,用冰冷的概念下个定义,叫“文”。

诗的本源是灵思,写诗的原动力也是灵思。有了情感想抒发,并以文表达之,叫“为情造文”。没情感强动笔,叫憋诗。也就是“为文造情”,是不可取的。(《文心雕龙·情采》:"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汉赋为了文采而矫情,其文学地位前让诗经楚辞压着,后让魏晋风骨唐诗宋词给盖着,就不奇怪了。

诗是情感表达的产物,就决定了写诗的方法:以感性思考、形象表达为主。这方法贯穿写诗的全过程,不悟透这点,稍不留意,就用错表达方式,最后写成了“文”,也就是“文章体”。

如何区别诗和文:诗是表达情感的产物,文是阐述道理的产物。带价值取向:诗是表达真实情感的产物,文是阐述正确道理的产物。诗以喜怒、爱憎、悲欢为凭,文以真假、对错、是非为据。主观情感是朦胧难以琢磨的,思考方法是形象思维,表达是以比兴、联想、会意等难以琢磨的方式为主,想象力是其生命。客观事物是明确的,思考方法是逻辑思维,表达是以概念、推理、判断等能形成明确结论的方式为主,严谨是其生命力。

读诗品诗、学诗写诗,得先悟透本源。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南辕北辙的努力往往是负功夫。

如果抛弃诗的本源(内容)只谈形式,只要符合近体诗格律的表达就算(我只写近体诗,以下没特定语境,指近体诗)。文章体、老干体、浅白体、口水诗等等,本质上都是这种诗。对于个人,无可厚非。有人只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却非想写诗,把文章提纲按平仄格律压缩成方块,以为是诗,这权利谁也剥夺不了。也没必要剥夺。诗门常开,有容乃大。

诗的大众化,只要形式上具备诗的属性就叫诗。不同层次的人读诗、写诗,总能从不同层次获得收获。直接引用我以前的文字:娃娃编个儿歌,押韵总比不押韵好;愤青打个油,文雅点总比粗鄙的好;莽汉记个事,顺溜点总比不顺溜好;耄耋提笔,涂个鸦,能防老年痴呆,也是功德一件;哪怕衙役写个宣传标语,朗朗上口总无害处。读诗品诗、学诗写诗,总是有益无害的,没什么门槛。

两缕搓。就是近体诗的两元化的形式。字分平仄,平仄相间成句,两句对仗成联,两联相黏成绝,重复一次成律,再铺开成长律,如此而已。与《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表述颇神似。这些是格律的基本常识,不详述。

这两缕搓也可以理解成诗是由“灵”与“思”两缕搓成。等等,刚才不说灵思是一个概念吗,怎分家成了“灵”和“思”了。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有种修辞叫互文,但我觉得繁锁了点,两两互文有点费字,二对一互文,那个“一”就是两用,即一个字或词同时照应上下文,但字义或词义不相同的手法。我把这手法叫“两用”。灵思对应一缕时是一个词,对应两缕时就是单字为词成俩了。

思即思考。该用什么思维方式,不再赘述。或说:无逻辑不成条理。诚然是也,但即便用逻辑思考,也得用符合形象思维的方式进行逻辑思考。具体点:形象思维本身也是一个事物,其内在规律也是有逻辑的,但情感内在的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是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区别,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时,必须以符合情感世界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话大绕了,自己都读得似懂非懂的。可见,逻辑思维没趣吧。写诗之人,尽量少用逻辑思维。不得已,也尽量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用惯了,写诗一顺手,就整成枯燥干瘪、了无情趣的文章体。

即便写诗论或其他文学论著,也如此。《文心雕龙》是理论著作,可全书写得文采飞扬,比文学作品还文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比质实的“带着充沛情感去观察客观世界”表达方式,不但好理解,还能体会语言的魅力。寓学于乐,自然能吸引人。别把诗论写得不像在论诗,一本正经的,好没诗趣。

学诗,其实有第一句就可以动笔了。我初习诗,看了两个月诗词理论,没整出一首真正意义的诗。最后把理论书全一抛,操起平仄表和韵表,得,很快写出了诗:有情感,合格律。

诗论没用吗?肯定有用,但学诗时用处不大。有如娃娃学说话,没见过有人拿语法书教的。但如果想当学者,或语文老师,还非得学。

对于诗论,我的观点是,先学会写诗,后再学诗论。我时而“反诗论”,时而又“谈诗论”,其原因就在此。我反诗论的第二种情况:有的诗论,看了反而写不好诗。引用我以前的文字:我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写诗和写更好的诗,有违此道,什么理论都给我靠边站。这就是实践论: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由实践检验。不先学会写诗,扯什么诗论;读了诗论反不会写诗,要诗论何用。

 “三分锻打”,指手法或技巧。我初稿用的就是“技法”,觉得质实,才改为锻打。如果非要说是哪三分:一曰谋篇布局;二曰遣字行文;三曰文采修辞。这是诗内功夫,项项苦练,总有收获。

四分磨,哪四分我答不出,只知道比三分多。磨:磨去锻打的痕迹。如果三分锻打是尽运匠心,四分磨就是不露匠痕。有人轻视技法,引用李仙人的:“天然去雕饰”为据。我原话反驳,“天然去雕饰”:朝着天然的方向去雕饰。我在野外就没看见比公园漂亮的荷花,只是你没看见园丁的汗水罢。技法娴熟是高手,不露匠痕就是顶尖高手。

把一二三四炼成十全功力的很少,能成为绝代风骚的也不多。是故,诗无止境。引用我以前文字:无道处,自有道,有极处,却无极。白话:你以为没有办法时,其实是有办法的,只是笔力未到火侯;你以为达到了极限,其实只是达到了你所能看到的极限,诗道本无极限。勇者登高峰,登得越高越觉得自己渺小;矮子傍土包,傍得越紧越觉得自己高大。足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了。

后两联,诗外功夫的一点闲话。诗外功夫太复杂,有些诗论者就好拿此做文章。谈诗内功夫不行,就扯诗外功夫。我不明白的是:如果没诗内功夫这张皮,诗外功夫装在哪。诗外功夫是什么?学识:有学者读了很多书,懂很多道理,可就不会写诗。境界:先秦诸子没听说有诗人的。品德:雷锋品德够高,可真不是诗人。诗外功夫就是在诗外,不披诗内功夫这张皮,就不是诗。

但诗外功夫无用乎?错!如果诗内功夫决定了诗的属性(写的是不是诗),那么诗外功决定了诗的高度(或品质)。

诗内的功夫可教:一元化(灵思)本源,二元化形式,三用技法,四去斧痕。如此而已。但诗外功夫,全在自我修行。即: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见有人诗外功夫事无巨细的教,感到好笑:自我克隆。克隆出来的学生能有个性吗?没有个性的文学作品,有生命力吗?

写下“谁知盘中餐”的人,偏是个漠视民间疾苦的酷吏。如果“人诗合一”论管用,要么废了这诗,要么夺其诗,不署其名。可这诗仍署着李绅名字,九州之内众口传唱至今。境界可以造假的,诗外其他功夫也可以造假。是故,学诗写诗设品德或境界限制毫无必要,因为无用。只要笔力精到,龌龊之人写出来的作品,水平和境界有时高得你不得不服。

如果不是写史书论人,就诗论诗吧。诗内功夫诗内解决。诗外功夫解决不了诗内功夫的问题,反之,诗内功夫也解决不了诗外功夫。

人诗合一论真无用吗?有用。“人诗合一”其本质就是“知行合一”, 是诗者自我修行的信条和自我追求的品德。何谓德,引用韩愈的文字: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原道》)。白话: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我最后一句就是借这个理说事:做人只有信条铭记于心,外界环境才奈何不得。
        2022年元月18日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3) 查看   收藏(5)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