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卧龙老乐 男  60岁
  • 注册日期:2019-05-30
  • 最近登录:2023-02-14
  • 粉丝人数:2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律诗的开合结构

卧龙老乐 发布于2021-10-12 11:55   点击:957   评论:0  
作者:陈宗辉 摘自2020《中华诗词》第8期

提到开合结构,大家首先会想起散文中那摇曳多姿的结构艺术,如众所周知的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在微篇短制的律诗中也能运用这种结构法吗?答案是肯定的,历代诗词大家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唐代初年,律诗还没有完全成熟。到了盛唐,律诗的数量才渐渐增加,艺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杜甫在当时的诗人中不但创作律诗的数量最多,达到772首(其中五律621首,七律151首),在他现存共1450多首诗中占一半以上,而且在艺术上也做了更为大胆而可贵的探索,其中结构创新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譬如,他的五律《雨》:“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山寒青兕叫,江晩白鸥饥。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这首诗第一句写楚雨,第二句没有顺着雨写下去,而是转写京华消息,直到第七句才写因第二句的消息来迟而导致的“繁忧”结果,末句才描述雨终日如丝的状态。这跟普通诗人常用的顺承写法很不同。正如清代学者洪仲所说:“杜诗接句,有写景不测者,‘秋风落日斜’是也。有用意不测者,‘京华消息迟’是也。意景虽殊而法则一,故曰:杜诗惯法,二必开,七必阖。”这首诗开篇写到楚雨滋苔和消息来迟,中间经过青兕因山野寒湿而啼,白鸥因暮江清冷而饥;再经神女、鲛人的情状描写,把对楚雨的凄清感受推向感情高峰。这时回应到楚雨之中京华消息迟迟不到的篇首上来,诗人终日如丝不断的烦忧感受也就更加强烈了。因此,开合结构的运用,即“开”的时候把读者的思绪带到更加广泛的情境中去,感知更多的具体意象之后,思想情感和开头的意趣相合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杜甫对律诗篇章结构的苦心经营,有力地增强了诗作的情感力量,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仅以这种开合结构来说,不少诗人都受到他的启发和引领。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一生受排挤而郁郁不得志,而他的律诗创作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的《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开篇两句实写登楼远望,颔联没有接着写所看到的具体景物,而是遥想到贾谊和王粲两个历史人物来隐喻个人身世,这就是结构上的“开”。颈联继续发思古之幽情,从而透露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志趣,自己有坚定的建功立业之志,更有恬淡的归隐江湖之趣。读者顺着诗人的思路遥念史上壮志未酬的人物,当看到结尾“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两句,即是中间两联意思的继续和深化,更是篇末点题,形象揭示了开篇提出的登高望远而产生的无限感慨,这便是结构上的“合”。从表面看,后面六句都是怀古,但最后两句既是表白自己的高远志趣,也是对排挤他的政治小人的深刻讽刺。

他的另一名篇《锦瑟》也是如此。“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开头即写锦瑟五十弦,弦弦触感伤。接着,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感时伤世,也不写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是宕开一笔,骋思千古。无为的庄周梦里化蝶,有为的望帝啼血化鸟,鲛人泣泪,蓝田日暖,直至最后两句写到,此情可追忆,当时已惘然,与开头的无端之思形成结构上的拢合。这样就使得嵌在诗中的文学典故和作者的身世感触相融在一起,大大增加诗的韵味。

除了这种大开大合的结构以外,唐代律诗还有一句此一句彼相交替的交合结构法。杜甫的七律《宾至》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幽栖地僻经过少(宾),老病人扶再拜难(主)。

岂有文章惊海内(主)?漫劳车马驻江干(宾)。

竟日淹留佳客坐(宾),百年粗粝腐儒餐(主)。

不嫌野外无供给(主),乘兴还来看药栏(宾)。

朱翰在《杜诗详注》中说:“一主一宾,对仗成篇,而错综照应,极结构之法。”这种结构法突出表现了“意中虽极欲款留,而势必难款留”(金圣叹《选批杜诗》)的苦心,王夫之十分看重这种结构的重要性,说此诗“全以结构养其精神”。

这首《宾至》全首运用交合结构成章,也有的诗部分使用交合结构法,使得诗篇更富于变化。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这首五律前半首也是这样,首句树,二句山,三句山,四句树,交错开合,山势雄伟高峻,大树参天,夜雨之后,树梢仿佛有重重叠叠的泉水,写得天然工巧又流畅自如。

杜甫在五律《悲秋》中也运用这种结构法:“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很明显,前半首一句写景,二、三句叙事,四句写情景,如果按照平常的笔法,应该把“凉风动万里”和“秋来为客情”两句相连反映悲秋之景,“家远传书日”和“群盗尚纵横”两句相连表思家之情。后四句集中写作客,一气之下,宣泄如流。台湾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黄永武教授分析此诗说:“杜甫却在前面四句采用以事截景,以景截事的手法,不让它平铺直叙。”杜甫的五律《禹庙》也是如此。开头写禹庙,接着不写庙里景物,而遥写庙的空山背景。

这种结构法杜甫运用得得心应手,精彩纷呈。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罗隐等人,都十分看重杜诗,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学习取法。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过:“大约诗章法,全在句句断、笔笔断、而真意贯注,一气曲折顿悟,乃无直率、死句、合掌之病。”黄永武引王阮亭的观点认为,苏东坡、王安石多学杜甫这种结构法,方东树还举证黄庭坚也学杜甫这种结构法的论述:“凡絮接、平接、衍叙、太明白、太倾尽者,忌之。”譬如:“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大意是说,半生交往的情谊有如流水般地过去了,有几人能够建立功名,获得在凌烟阁上画像的机会?年年岁岁,风风雨雨,放眼江南江北两茫茫,只有白浪滔天。我打算卸印辞职寻求人生的真谛,想必你这位挚友不会嫌弃吧。我们都各自思念着自己的兄弟,欲归无期,岁月无情转眼已白发苍颜。开头平起,次句突问,三四句跳荡写景,不言情而情深无垠,五六句扣紧两人关系议论,七八句再转写各自思念兄长,欲归无期。这种句句断笔笔断的笔法,学杜甫而不完全像杜甫,别开生面,直到尾联写到各自有恨,但这恨又是相同的,这就把突起语断融合起来,不但避免了诗的字面上的平直无趣,而且全诗结构新奇绵密,也更加耐人寻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开合结构法不管是全诗还是半首都跟近承远接的手法不同。近承远接虽然也有克服平直叙述的缺点,但主要还是句和句的局部关系,而开合笔法的运用更多的起到布局构架全诗的作用。近承远接如:“君当作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又如:“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峽中王少府贬长沙》)前者无需多言,后者是原诗的中间两联,都是以贬官的地点指代被贬的人,外两句指李少府,中两句指王少府。而开合结构法,除了避免章法的平板直叙外,对深化全诗的思想内容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行文内外对照,衬托诗篇精神,开合富于变化,拓展读者思路,有利于读者的欣赏再创造。因此,我们当代诗词创作也应该认真借鉴这种方法,为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而努力。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