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碎玉201808 男  64岁
  • 注册日期:2018-08-14
  • 最近登录:2024-04-19
  • 粉丝人数:25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路拾碎之三

碎玉201808 发布于2021-10-08 09:27   点击:615   评论:2  

    解读"唐诗之路",解读唐诗涉剡之诗篇,必先要解读诗中的"剡"字。据全唐诗中不完全统计,描写剡中风光丶人事丶典故等诗句汗牛充栋,所涉唐朝各年代的诗人达400余位,光诗中直接涉有"剡"字之诗,就多达168篇。而  诗中又大多是用"剡县"、"剡溪"剡江、"剡中"等形态出现。另有用"溟海"来指代剡中的,更多的涉及发生在剡县或与剡县相关的山水.典故.趣闻和雅事:如朱买臣马前泼水.覆水难收.访戴、乘兴而来、雪夜偏舟、兴尽而返、王谢、王许、沃洲遁买山、刘晨阮肇遇仙等等多种涉剡的诗句多得无法一一统计。剡中之地确实给唐代诗人提供了大量创作的素材和题材。无论名人逸闻、典故、雅事,还是水山风光或清放或绮丽,还有象剡藤纸、剡茗等著名和丰富物产,无不可以入诗。,
一、解读唐诗之中的"剡"字
    剡,在<<说文解字>>中就能查到。该字典成书于汉朝,许慎编纂。说明"剡"字在当时也并不冷僻。剡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义很简单:从火从刀,锐利义。读音是"焰"。后来的字典大多保持本义为"锐利",但又多了引申义为削。然而不知何时开始,又多了地名一说,即剡溪,但读音己改注为"善"音。
     这里似乎说明唐代"剡溪"比剡县更有名气。确实,古之剡县,以剡溪而扬名。甚至,还有因有剡溪才有剡县之名的说法,但愚以为否。关于剡溪之名的来由,大概有三种说去。说法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蛮荒之地刀耕火种,故命其溪为剡溪。说法二,东汉时流行神仙说。一老人见两人手执火把在溪中寻找金刀,后两人突然不见,老人以为遇上神仙。根据两人执火寻刀得一"剡"字,逐叫剡溪。说法三,汉代多有偈语说。两火一刀可以逃,谓之剡溪是可以逃避灾祸的地方。愚以为,说法一,刀耕火种来形容、命名溪是不妥的。刀耕火种是当时主要的生产方式,不独在剡。何况,刀耕火种在溪水中是不合情理的。说法二和说法三,都先后出现在汉代,而剡县早在秦时就有秦始皇掘剡坑之说。更不要说汉初即有剡县,有剡在先,何来因剡溪才有剡县呢?
    根据传说禹时没有文字记载,大禹治水,功毕于了溪。了溪即今之剡溪也。大约禹时,因治水功成,把完成大业之溪称为"了溪"。"了"字的本义即完成、成功。今嵊仍有一段剡溪叫了溪仙岩至三界间。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又把了溪改称为禹溪今仍有禹溪的地名。
    上古的地理奇书<<山海经>>,在其中的东山经东次四经中就有一座名为"剡山"的大山,皇始皇掘剡坑以泄王气的传说也一直流传,而今"剡坑"犹存。因有剡山,或才有剡县,因剡山而得剡溪之名才更合情合理。
    剡字的锐利之义,形容溪不妥。但容形山之险峻如斧斫刀削般尖锐,则十分形象。至于读音为"焰"是按造字的方法去说。"炎"是声旁,"刀"是形旁。然而本地方言土语却发音为"燃".或"善"音,后来因剡字多用于地名,故读音也根据方言发音为"善"了。当然,诗人们是赏玩山水的,诗中的"剡"亦多以剡溪丶剡山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二、解读唐诗之中的"剡县"、"剡中"和"剡溪"
     1. 剡县,古代一个行政区域。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县,但唐以前,比今天的嵊州市大,因为还包含了今天的新昌县。据有资料可查,汉景帝前公元前156--141年就有剡县。汉王莽篡政时公元9--22年一度改剡县为"尽忠"县。东汉光武帝时公元25--57年即恢复为剡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剡县为嵊州市,并设立剡城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嵊州市和剡城县,复为剡县。五代十国时的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吴越国钱谬分割剡县东南十三乡,另设新昌县。同时剡县改为"赡县"。北宋初时公元960--975年又恢复"赡县"为剡县。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剡字带有兵刀之象而改剡县为嵊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公元1959年,嵊县、新昌合并为嵊县。1959年,划嵊县上东区一部份地域归入奉化县。1961年又把嵊县恢复为嵊县、新昌原二县,小块区域略有调正。1995年撒销嵊县建市,为今天的嵊州市。
    在剡县北都,以三界为县治,含上虞南部,于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曾设立始宁县。东晋初公元317--335年始宁县作为谢安家族的封地。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始宁县,始宁地域又分到划入原上虞和剡县。这里不涉及唐代及唐诗之路的研究。
    2.剡中,即古剡县中的地域。
    3.剡溪,即从古剡县城关附近,新昌江古称东溪,源出天台山、澄潭江也称乌溪江、长乐江古称西溪、长江、源出东阳界上的西白山汇聚起,到山雩浦潭为终点的一段河流山雩浦潭以下称曹娥江又称剡川至入海。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剡溪的上源出自婺州武义,流经东阳、剡县见<<剡录>>。就是说,长乐江才是正宗的剡溪上游。新昌江、澄潭江和黄泽江只是剡溪的支流。
    现今的唐诗之路研究者,把唐诗中的东溪即新昌江说成剡溪是不应该的。唐诗中,剡溪与东溪是有严格区分的。就象剡溪与西溪长乐江也不同。只有剡溪、剡江、逵溪、剡川、剡汀、戴溪、戴湾等混用。我们可以通过读唐诗加以甄别。
三、剡山
    依通常的说法,剡山是以溪为山名。本人在前文中否定了这种说法。据剡溪很早就有自己的大名"了溪、禹溪",而剡山是与秦始皇掘剡坑有关,或以剡山叫剡坑,或以剡坑叫剡山。但是,以字义论,应该先有剡山。:
    今天的剡山,以城关附近西北面的丘岭称剡山。剡山最高峰叫星子峰,建有星子峰亭。剡山又有许多别称,如城隍庙在剡山麓,叫城隍山。有个传说,一个猎人射中了一只母鹿,鹿负痛生下小鹿后死去,猎人从此不再射鹿。于是这座剡山又叫鹿胎山,简称鹿山。还有,因戴安道父子兄弟相继居住于剡山一带,逐叫戴望山现今尚有戴望村。
    但是,唐诗中的"剡山",大多是泛指在剡县境内的山。如把石城寺也称"剡山石城寺"即今新昌大佛寺。这里的意思同"剡中之山"或"剡县的山"。
四丶溟海
    以" 溟海"借代剡县,在唐诗中亦时有发生。如李白诗中有"东涉溟海"就是到剡中来。据<<海内十洲记>>,所渭"溟海"即"圆海",也就是"海"其实是大湖的周边高山密林,有溪通大海。而唐时,剡中盆地尚是湖泊众多而相联。如今天的"艇湖"相传为王献之雪夜访戴的泊舟地,黄泽.湖头.爱湖头,丽湖等等地名仍带有湖泽之名。而海里的大潮可直达嵊州城关。唐诗中甚至有"微日生沧海,残涛傍石城"之吟唱。石城即今新昌大佛寺
    综观唐诗,或明示.或暗喻,或泛称.或特指剡中山水丶人物丶典故丶趣事的句子比比皆是,这就要求唐诗之路的研究者们去甄别。
    既然唐诗之路现身在古剡县,就要求今天的嵊州丶新昌两地联手去挖掘这一璀灿的文化遗产。任何阄割丶歪曲事实的"研究"或一厢情愿的想当然都是立不止脚的!
    唐诗之路由新昌学者提出,也在新昌生根开花。这是古剡县的遗产,而作为古剡县的主要传承者嵊州,汗颜乎?嵊州与新昌,在古剡县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今天,嵊州不但在经济上落后于新昌,更在文化研讨上远远落后于新昌!
    嵊州的文化人,你怎么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9)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