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12-05
  • 最近登录:2022-06-11
  • 粉丝人数:11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唐宋诗词知多少

浪迹山川 发布于2021-09-30 06:06   点击:1097   评论:2  

古来诗赋多少?问鬼才知道。

史书翻尽,今人访遍,不能分晓。

沧桑社稷,常新风月,几回悲笑。

惜诗唐词宋,篇章散失,怅情难了。

   我填的这首《感庭秋》词之曲调,为唐代教坊曲之一,据唐人杜光庭《录异记》,应来自道教法曲。唐代以来,以此曲填词而歌之者,不知凡几,可惜大多不传,唯宋人晏殊一词而为世所知。知微见著,古代诗词的流失是不可估量的。

闻一多先生认为,从历史而论,唐诗宋词应称为“诗唐词宋” ,因为唐宋两代是诗词氛围包围的朝代,朝野之间作诗填词者甚多。白居易《与元九书》云:“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白居易又有诗云:“《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可见诗歌词乐是当时人们生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社会动乱,朝代更替,或诗歌无人收集整理,或结集后没有刊印而流失,或作者地位卑贱而未能引起时人重视,或水平一般而诗名未彰,或后世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等等原因,能传之后世者,少之又少。

以欧阳修一个人的见闻为例,就足以窥斑见豹了。欧公主持修撰《唐书》时,得以进内库翻阅资料,见多本诗集,全是一些未听说过的作者所作,皆诗句不俗。诗集能入内库者,也必定不是无名之辈,然以欧公学问之博,居然不知其名。这些人的诗作一进大内,竟是“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与世人不复相见了。其在《六一诗话》中说:“国朝浮图以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今不复传矣。余少时闻人多称。其一曰惠崇,余八人者忘其名字也。余亦略记其诗,有云:‘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又云:‘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其佳句多类此。其集已亡,今人多不知有所谓九僧者矣,是可叹也!”僧人之诗尚不能依托宗教和信徒而传之,更不要说一些无功名的寒士了。

梅尧臣是宋初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被刘克庄称为宋代诗歌的“开山祖师” ,其议论入诗,对宋代诗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欧公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欧阳修“尝嗜圣俞诗” ,这不仅仅是酷爱梅尧臣的诗,更是梅尧臣的诗歌知己了,然在整理梅尧臣遗稿时,对如此重要且水平极高的诗人,竟也遗弃了三分之一的诗作。

二十多年前,包括叶嘉莹在内的几位台湾学者编了本《民国词选》,连被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中诬其有十余位面首的“练师娘” 周练霞都有词作入选,而大名鼎鼎的著名词学家汪东却一首都没选上。汪东为章太炎入室弟子,任过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梦秋词》,被誉为当代李清照的程千帆夫人沈祖棻即出其门下。《民国词选》中沈祖棻、吕碧城、丁宁、陈小翠等一批女词人皆有作品入选,而台湾学者们竟无法从汪东遗存的近一千四百首词中选出一首,其中原因既耐人寻味,又令人嗟叹惋惜。

汪东遵常州词派之宗旨,“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其韵律字音多从周邦彦,兼及柳永,技术层面炉火纯青。今人孔凡章(曾任中央文史馆诗词组组长、围棋国手聂卫平前妻孔祥明之父)的弟子皖人刘梦芙在其《近百年名家旧体诗词及其流变研究》一书中,也无对汪东的专门论述,仅在综合性论述中提了一下汪东的名字而已。两岸学人对这样一位词作数量之丰富,技术之娴熟,理论之完备,地位之重要,门生之众多的著名词学家竟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孰视无睹的态度,这是值得当今学写旧体诗词的人们深思的。

从文学的角度去探究唐宋两代究竟创作了多少诗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现有的存量足够我们欣赏和研究了。但是,以现有存量来作为唐宋两代诗词创作总量的依据,并以此为依据来显摆自己的学问,这不仅是缺乏文学常识的体现,更是毫无历史知识的体现了。试问一下,唐代289年,《全唐诗》49403首诗,如果唐代每年只有近171首诗产生,这还是诗的唐代吗?

我们可以从唐宋两代参加进士考试的人数,来大概估算一下当时诗词创作的最保守的数量。恐怕无人敢说在唐宋两代科举要考诗歌的情况下,能去考进士的人不会写诗填词吧。

根据清人徐松《登科记考》,终唐之世289年,贡举进士为266次,及第进士为6442人,按每年应举数:“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计算,有唐一代约计有50万人次参加了进士考试,平均每年及第在2324人之间。这与《通典》卷十五所载“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基本相符。

据浙江大学宋学中心龚延明、祖慧两先生领衔编撰的《宋代登科总录》共十四冊 ,两宋共举行过118榜科举试,各种科目登第者共约有11万人(包括特奏名),有姓名和事迹可查者41040人。宋代重文,参加科考的人比唐代多,进士录取率也比唐代高,据保守估算,两宋319年间最起码有150万以上人次参加了各种科考。

唐宋两代600多年间有200多万人次参加科考,除去考而不中再参加考试的20万人次,起码也有180万人以上。以每人每年创作十首诗,写作年限平均30年计,一生也有300首诗作。以此计算,唐宋两代的诗词数量无疑是惊人的,即使减去百分之八十,也起码有一亿首以上。这还是对具有考进士资格的人统计的,其余的更不知多少了!

显而易见,在诗山词海的唐宋两代,诗词的数量是惊人的,现存的唐宋诗词,是明清两代在编纂《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时允许留存的,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和审美意识的,大部分诗作被销毀掉了!如果这些诗作未被销毁掉,以陈寅恪先生的以诗证史之法,不知要解开多少历史谜团呢!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8)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