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雪岭 男  86岁
  • 注册日期:2020-09-23
  • 最近登录:2024-04-10
  • 粉丝人数:4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网络诗词乱象之一瞥

雪岭 发布于2021-07-04 17:00   点击:1321   评论:14  

网络诗词乱象之一瞥

/雪岭

 

 

当代社会,由于互联网的诞生和迅猛发展,把“网络诗词”推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国传统诗词的复兴提供了契机。网络以强大的信息量和方便快捷的传播速度,把我们带入一个繁荣而浮燥的网络时代。所谓“网络诗词”,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创作、并主要以网络为传播渠道的诗词。网络诗词一诞生就呈现出生机蓬勃与乱象丛生并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网络对旧体诗词的复兴与发展起着很大推动作用,为诗词的多样化、自由化、大众化创建了有利的条件,诗词写作门槛的降低,吸引了大量的诗词爱好者。另一方面,这些诗词爱好者大多缺乏传统文化修养,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文学专业的基础训练,这就造成了网络诗词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网络诗词在其迅猛发展过程中,日渐凸显出许多问题。看似喧嚣的诗坛,实则潜伏着繁而不荣、兴而不旺的隐忧。

由于网络写作的低门槛化,写作的即兴性和快捷化,为许多毫无文学性的伪诗提供了展示平台。时下一些自媒体诗词公众号,大量平庸粗糙的伪劣之作招摇于市,严重扰乱了诗词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标准。各种以诗词的名义糟蹋诗词的“作品”大行其道,乱象丛生。许多言不及义、缺乏时代性与写作者的平民性,缺乏生活自然气韵,与时代思潮不甚匹配的作品充斥于诗坛。尤其是许多自媒体平台,热衷于以各种热闹喧嚣、吸人眼球的话题“抢道行车”。为追求点击率,竭力炒作造势,营造人气,不管作品质量只图数量,以此争抢眼球,赢得关注。每天打开电脑或手机,就会看到很多“诗人”在荧屏上或豪言壮语、呼天抢地;或超唐迈宋,欺苏压李;或倚红偎翠,悲金悼玉;或吟风弄月,酌酒品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结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许多废话套话的聊天帖;求人投票的拉票帖;不痛不痒的点赞帖;哗众取宠的垃圾帖霸占着屏面。偶尔出现一两首有诗意、有品位的作品,反而很快就被挤沉下去。于是,真正有志于诗词的写作者往往退避三舍。学无长幼,达者为先 。写诗诚然没有什么写作者的身份限制,但也不是码字成堆就是诗人,诗词并非只要合乎平仄格律就行。清代诗论家吴乔说:“诗必先意、次局、次语。”(《围炉诗话》)也就是说,诗人在构思过程中,先要在心中酝酿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根据想要表现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作品要表达的主旨。如作画必始于构图,心中先有丘壑,始能形诸笔墨。写作诗词按说理应根据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从中提炼诗情,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宜的形式,或“绝”、或“律”、或“词”,“曲”,然后谋篇布局。可是网上的一些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本末倒置,不管什么内容,总是先确定形式,什么“五绝”、“七律”或“沁园春”、“西江月”等等,然后再按照相关的格律形式去拼凑、堆砌内容。一些对诗词创作还不太熟悉的作者,拿着平水韵表,东拼西凑码一堆四言八句,生怕读者看不懂押的什么韵,还加括弧标明什么“上平一东”下平八庚”……。这样拼装的文字,蹩脚拗口、无意无味,算什么诗啊?

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诗者,志之所之也”。创作诗词需要真情实感与沉潜安静的写作心态。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黄宗羲说:“诗之为道,从性情而出。性情之中,海涵地负,古人不能尽其变化,学者无从窥其隅辙。”(《寒村诗稿序》)黄宗羲认为诗出于性情,性情具有海涵地负、变化不穷的灵质,徒事模拟假借,则声称得风雅正宗。实为愚妄。他还指出:“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以此论文,今人之诗,非不出于性情也,而无性情之可出也。”用当代的话说,没有生活体验,没有切身感受,坐在沙发上寻章摘句,又有何“性情”可言呢?唐人许浑说“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应有感而作,而不是生拼硬凑,堆砌词藻,无病呻吟。倘无真情实感,何必急于凑泊成诗呢。其实,写诗贵在精不在多,古往今来的诗人不计其数,写出的诗篇也是不计其数,但真正脍炙人口、流传不辍的又有多少呢?真正的诗人要做的事情是沉下心来,写好每一句诗,写好诗才是硬道理。杜甫《戏为六绝句》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是诗圣的创作经验之谈!所谓“别裁伪体”就是要区别和裁去没有真情实感的说教、摒弃虚浮的伪诗;所谓“亲风雅”, 就是要发扬《诗经》风雅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不作无病呻吟之文,要多方面学习各家的长处,才算真正找到了学诗的老师。

当今诗坛还有一大乱象:有些作者,似乎找不到写作话题,成天热衷于写“节”。不管有无感受,从元旦、春节到大寒、除夕,逢节必颂,遇庆则讴。五一到了写“劳动节”,六一到了写“儿童节”,七一到了“建党节,八一到了写“建军节”、十一到了写“国庆节”。一路写下来,乐此不疲,这种诗的内容往往千人一腔,千篇一声,就连字词语句都差不多。毫无新意,却塞满荧屏,令人目不暇接。许多诗词刊物、诗词公众号动不动就出专集“庆祝”、“欢呼”、“祝贺”、“纪念”什么什么,以此“集体出镜”。这类作品往往废话套话,除了作者名字不同外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这些作品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应景之作,基本上没有诗词的意境意韵,过目即忘,其实就是文字垃圾。鲜难见到一两首关注现实,关注生命、关注时弊、关注民瘼的诗词作品。

网络诗坛在降低写作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作品的质量。许多诗词论坛、自媒体上充斥着"系莲舟"、"弄玉笛"、"轻罗小扇"、“宝马雕鞍”之类无病呻吟的文字。很多“作品”念起来佶屈聱牙,不忍卒读。语言粗劣、粗俗、粗陋、粗糙,毫无诗词的音韵格律之美。而作者自我感觉良好,读者却无可奈何,批评不得。倘若指其谬误,便跟你大谈创新、发展、打破格律之类的豪言壮语。其实许多人只是“玩文字”而已。一些写作者本身根基浅薄,学问不精,写诗却出手快捷,极少修改,匆忙写就,急与示人,还自以为是。自媒体上许多诗词作品为了凑字、凑韵、凑声调、凑平仄、凑句,甚至凑篇,堆砌着古奥、晦涩的用语;随心所欲搭配组词;自造生僻字词;以及各种谐音、错别字、代用语,不仅玷污了汉语的纯洁性,也使精炼雅致的诗性语言蒙冤受屈。有些字词生僻难认、费解,让人看懂都很困难,更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自媒体上不少标明 “律”、“绝”的作品,不但其格律不合乎格律诗的起码要求,其意韵、词句,连一般顺口溜都不如,读起来比读唐诗宋词还难懂!李杜、元白、苏辛等人的诗词,距今上千年了,可读来依然通俗晓畅、朗朗上口呢!

时下诗风不正,还与诗词批评的缺失有关联。当今诗坛上所谓评诗,大都限于对平仄指指点点,至于诗情意蕴,则毫无心得己见。许多论诗者心知其非,却廉价点赞,尤其是对官员诗人的“作品”谬赞满纸,媚词连篇。放眼当今诗坛,妄言创新的诗人太多,继承传统的诗人太少;写诗者多而论诗者少,遑论对诗词理论的探讨了。我以为,缺乏理论准备的诗人是走不远的。诗词批评是促进诗词创作繁荣和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和途径。古罗马文艺评论家贺拉斯在《诗学》中曾用“刀子”比喻文学创作,用“磨刀石”比喻文学批评。他认为没有“刀子”就不需要“磨刀石”,而有“刀子”就必须要有“磨刀石”。“磨刀石虽然切不动什么,但却"能使钢刀锋利”。自古诗无达诂,见仁见智,各有所异。诗坛不是政坛,探讨而非争吵。通过点评,诗友间彼此互动,藉以交流与探讨诗艺,即使意见相左,并不妨碍诗友间的交流与切磋。这对于作者、读者和编者,皆是相得益彰,亦必将有助于促进诗词创作的发展。

2021年7月4日 温江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8) 查看   收藏(6)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