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诗 > 作品
  • 注册日期:2015-07-11
  • 最近登录:2024-04-20
  • 粉丝人数:56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早年读书笔记《美学》(29)

沧浪白石(周先谋) 发布于2021-04-08 09:28   点击:724   评论:1  
美学笔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
         审美教育不单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
        以美育人,寓育于美。这就是说,美育不像智育或德育那样,需要采取有约束力的强制性措施,也不同于 多数宣传教育那样运用论理的、说服的方式,而是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的情感和共鸣,是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思想境界。
         良好的审美活动必然引导人们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增加兴趣爱好,导致情绪饱满,思想活跃,文笔流畅。
        美,可分为优美,壮美,谐美。美感当然可分为优美感,壮美感,谐美感。
          优美,是一种和谐的美,平易的美。
          壮美,则是一种抗争的美,艰难的美。
           优美不破坏统一的平衡,是一种活泼的美  。
         优美的质地是柔的~~动作的轻盈,体态的婀娜,杨柳岸晓风残月。
        壮美的质地是钢的~~雷鸣电闪,大风大浪,火山崩裂,惊涛裂岸。
         诙谐感~~诙谐美,滑稽美,喜剧美,和滑稽幽默机智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滑稽而不放肆,幽默而不油滑,机智而不狡黠。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美,是通过视觉听觉这两个窗口进入人们的心灵的。美是生动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思维。
         审美欣赏则需要有形象的感受,活跃的想象,情感的体验和理智的引导~~才能真正走进美的境界,从中获得感管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 
        自然,伟大的老师!
         形式美分因素美和整体美,看到垂直竖线产生挺拔感,水平线产生平称感,曲线产生流动感,红色产生温暖热烈,蓝色产生清凉沉静,橙色产生温和活跃……
         “诗画本一体”(苏轼),“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你如果把绘画叫做“哑巴诗”,画家也就可以把诗人的艺术叫做“瞎子画”(达芬奇)。
          雕塑是立体的诗,“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歌德)。
        语言艺术以“间接的形象性”的描写,诉诸人的想象,这一特殊的审美特点,要求文学家在创作时留下一些有读者来填补的“空白状态”,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大的审美作用。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开艺术论)。
         书法艺术~~纸上的音乐。
         人对美的主观反应,即美感。
         美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观是人们对于美和丑的总看法。
         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美表现为整一,丑表现为杂多。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艺术作品反映丑的现象并不等于艺术丑。
         以丑为美,刘煕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李渔说“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
          李可染,“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身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性情温顺,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肉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素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郭沫若称之“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霭”。
        充分发挥美育中介的审美功能,通过课文中蕴含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德育尚实践,美育重感染,德育靠说理,美育在动情,德育靠规范,美有自由。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的地位。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因文悟道,披文入情。冶情重于说教,感染重于灌输。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作文训练应是大体有序和具体无序的辩证统一。
        只有规律是长盛不衰的。成熟中潜伏着衰老,定型即面临僵死。
        美育有助于人格结构的完善,人格的心理结构不外三种: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相应造就理性的人,伦理(或道德)的人,审美的人,美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组成部分。
         美玉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美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而审美能力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发展。
        美育有助德智体全面发展,美育可以激发人的道德情感,深化人的道德意识,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可以增强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审美感受,不断提高人体健美水平。
        美育的作用是德育不可替代的。1,德育,是一种刚性教育,美育是一种柔性教育;德育是主导,美育是辅助,主张“德育审美化”。2,将审美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和首要方法,寓德育于美育。3,美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在于: 审美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情,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体制,前者靠感染,后者靠舒服,前者靠熏陶后者靠讲道理,前者靠潜移默化,后者靠灌输,前者靠形象的诱发,后者靠逻辑的力量。因此,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想象就是在脑海中对记忆积累的材料进行改造加工,组合出新的形象,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称为想象,审美想象大体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审美活动以审美感知为基础,但如果感知中没有理解、情感,那么感知也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的信号反应。如果想象中没有情感的介入,那么想象就没有动力,不能展开。如果情感中没有理解,情感就会像空中断线的风筝没有方向,成为一种偶然情感的发泄,如果理解中没有情感思想,就脱离了审美对象的形式,使审美中的直观性变成了科学活动中的逻辑推理。尽管审美活动中这四种心理因素是渗透,交融,相互推动的,然而就整个审美活动来看,仍能看出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感知是美感活动的基础,理解为审美活动指明方向,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动力,想象是审美活动扩大了范围,这四种心理因素的结合协调就构成了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标准,就是鉴别审美对象的美丑和衡量其审美价值的尺度和原则。
        真是美的基础,真的东西不一定美,但美的东西必定具备真的品格。
        太像不是艺术,从科学的求真的角度来表现对象,就会丧失其艺术价值而成为非艺术。
         空间,形体,线条,色彩,质感。光影是建筑艺术的基本语汇,而组织这些语汇的语法就是艺术规律。  
        感受美的能力:形象感受,情景感受,情理感受。
         观察是美感的起点,想象则是审美的翅膀。
        感受美是基础,鉴别美是提高,创造美是目的。
        “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过近或过远,都不能形成审美态度。
        用具体确凿的语言道破,审美体验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与其勉为其难的用一切具体确凿的语言来表达体验到的“无言之美”,不如避实就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想象去捕捉事物之间的恰似点,以含蓄形象的语言来表达那种言之不尽的审美意蕴,留下更多的审美空间,让读者发挥各自的想象能力,去补充丰富完善它。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