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成气候,前途不可限量。
-
前三句写景要注意层次,或远近;或前后;或高低;或移步换景;或时间与空间等等,建议不要为写而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比如第一句是云什么星什么然后月什么,是远景。第二句写柳写榭台是近景,这样就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变化,层次与结构上就比较分明,不只是写诗,写文也一样。然后第三句才‘晚风徐送水纹开’,这样就比较自然。接着‘一曲离歌凉夜色’勾住上面的景,第五句再推开,第六句作结,就是一首比较合格的浣溪沙了,不是涴溪沙哟!最后一句的‘小香楷’小楷就小楷,小香楷就有点奇怪了。填浣溪沙要注意:起句应稍着浓墨,次句顺笔而承接过度,第三句轻轻一收。而下片为发力之处,前勾后推,结句留余味。就好比写书法,起笔或逆锋或顿笔,比“按笔”、 “蹲锋”稍重。一点看法,供诗友参考!
-
前四字孤零零的,好委曲![em_13]然后接下来从“渐”领起到“成画”句都不错!
下片,从“检点”句到结尾很漂亮!但“曾见几回朱碧”与“望中千里成画”可再多读几次。过片是上下两情绪的衔接,也可以多读几次看。用《念奴娇》题中秋的,都是心有灵犀,曲尘此次题正是![em_60] -
“月移花影重帘静”多好的意境,下句“门闭春风”也很好,但“几日闲”一问,整个氛围感觉被破坏了。另外就是下片的“绕乡关”来得忽然,“好梦因何又问天”基调似变了。整体感觉有句无篇,其它的还不错,以上观念纯属个人感觉,恐有出入,问好!
-
有人言“下片纯属瞎凑”,殊不知“灯火人家初夏夜,想起少年时节。芳草天涯,绿杨陌上,相唤莺声切。”才属凑篇矣!又评:自太白、子瞻常有穹思,后人多效之。终不得其味,君下片到也翻出新意。又言:虽无往来之交,然同属六月生人,当也道声生日快乐!
-
什么时候步的[em_13]
壬寅年清明前夕寄沪中诗友
其一
闻道诸君历疫艰,乖逢休戚系相关。
心情惟向楼中望,明日春风上海湾。
其二
春绿江南花更红,诸君时处日阴中。
桃源寂寂城门闭,户外莺啼柳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