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山区脚夫

山区脚夫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云楼三钓的照片全部为本人用手机拍摄的。主张知识产权。其余的图片多来自网上,感谢原作者。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七律·庐山游(二十四)龙门沟 [七律]   作者:山区脚夫    简体 繁体

通体回文格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例:
七律·题金山寺回文格体 宋·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回文格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又例:
七律·两相思 宋·李禺
《思妻诗 》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简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里的前四句,用在今天的庐山龙门沟也是颇为应景。唐代海会寺的遗址早就成了幽径和古丘,曾经的龙门沟也早已被花草掩埋。
唐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庐山龙门沟大雄峰下,“海会寺”三个大字被镌刻在了一块三角形的大石上。一百多年以后,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旁的草堂建成,他亲笔写下的“花径”二字现在还在如琴湖边,因此,“海会寺”是庐山发现的最早的唐朝石刻。“海会寺”石刻三角形石头的背面有一首清人刻的诗——“盘旋石上绿接天,枝枝垂荫半边山,我来独坐清心火,名利两忙总不然。”诗人独自来到这里,满眼已经是“绿接天”。
龙门沟在归元寺的下方,松竹包裹,一条小溪穿行而过。从归元寺的大樟树下进到山涧,穿过竹林沿着小溪往上,这里有第一个石刻——“古跡龍門第一関。”蓝天白云下鼓儿石依旧孤独。
从“龍門第一関”攀爬,到达第二处石刻——定朗石。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定朗和尚刻下这首诗,“屹立寺边玉,任雲笼雨洗。法固浮灭散,忽見金刚体。”
夕阳西下时,归元寺被染成一片金黄,大樟树上方的一束云彩如巨剑般插上九霄。炊烟袅袅升起,鸟儿渐渐归林。

(二十四)龙门沟

 

身湮绿岭竹枝斜,海会欣茅胜剪霞。

春信行空望泻瀑,雨窗扑雾恋看花。

沦阴沟沟鳞波影,定朗云云莺吐华。

新旧凡僧浮远近,神龙歇处是山家。

 

家山是处歇龙神,近远浮僧凡旧新。

华吐莺云云朗定,影波鳞沟沟阴沦。

花看恋雾扑窗雨,瀑泻望空行信春。

霞剪胜茅欣会海,斜枝竹岭绿湮身。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9-11-14 01:32 ,被阅读过 374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56) 查看   收藏(2)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9)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