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的寓意是: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风亮节。“岁寒三友”是我国文化界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对仗又称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两两相对、句法相似、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律诗以颔联、颈联对仗为正例,七律以颔联,颈联两联对仗居多。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颔联、颈联、尾联三联对仗,以及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对仗,称为变例,也有书上叫做别格、变体的。
赏画题诗:《岁寒三友图》
全对仗七律/平水韵/四支
岁寒三友传天下,君子一心赋古诗。
挺拔青松斜俊立,刚强翠竹御寒姿。
红梅傲骨冰心洁,峭石相依美景奇。
共绘山河多少幅,同歌祖国万千词。
七律三首《岁寒三友》一
(一)咏松
悬崖峭壁乐为家,四季常青映碧华。
沐雨栉风生硕果,凌霜傲雪伴梅花。
欣观雷电千条闪,悦赏山川万缕霞。
铁骨铮铮苍宇藐,邀翁树下饮香茶。
(二)咏竹
疏影婆娑舞蹈家,虚怀劲节气芬华。
冲天壮志飞扬叶,育笋柔情绽放花。
风雪九州翠鸾凤,竹溪六逸碧云霞。
松梅为友刀霜藐,骚客尤亲尔与茶。
(三)咏梅
庭院田间处处家,顶风冒雪绽芳华。
暗香阵阵温馨意,傲骨铮铮旖旎花。
百里觅踪鞋踏破,一朝相见脸飞霞。
成泥无悔将春报,款款盛情潜入茶。
七律三首《岁寒三友》二
松【七律】
气息深冬透出春,高岩陡峭傲嶙峋。
抚平山脉添些景,挺直腰杆做个人。
雪里初心终不改,霜天大爱断无嗔。
辉光映得千苔绿,概日凌云万象新。
竹【七律】
挺拔深冬瘦削身,依然饱满足精神。
凌风抖擞文光绚,傲雪嶙峋气色新。
为有虚心容万物,故招劲节慕千邻。
欣荣雨后霜根笋,破土无声最见春。
梅【七律】
六出飞花渐压身,岂因累积暗伤神?
销融玉絮甘如碳,演释冰心愿作磷。
腊月凛风犹叵耐,十分傲骨自无瞋。
悄于枝杪香浮动,粉蝶陶然识得春。
七律《岁寒三友》三
《松》
孤寂山巅对碧空,悬崖独立傲苍穹。
挺拔翠叶三千尺,铁干虬枝五百重。
露浸雾遮经苦雨,霜寒雷砺对凄风。
嵯峨绝顶凌云海,一揽乾坤万仞松。
《竹》
后屋参天翠竹高,新枝瘦树弄风箫。
傲霜何处春常再,含露连年纸砚寥。
许杖柔阳飞片雾,一萝林海倩烟飘。
云间见客莺啼恰,晨晓朝晖醒日邀。
《梅》
倩影娉娉香满园,迎风摇曳最销魂。
浮云薄雾拥花醉,落日余晖照蕊温。
不畏严寒姿绽放,却忧酷暑艳难存。
红梅独秀群芳让,雅韵华章墨客尊。
七绝·《岁寒三友》新韵 四
咏松
志在荒山野岭中,管它冬夏自从容。
红尘有爱欣然去,画栋雕梁万世雄。
咏竹
野地生根立世尘,寒来暑往总清纯。
任其剖化千般用,不变初心品味真。
咏梅
玉立婷婷舞雪霜,虬枝红朵胜春芳。
古今墨客倾情颂,瘦影冰心送暗香。
岁寒三友对联:
第一副对联:
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
下联:桃李杏春风一家。
赏析: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梅、竹、松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松石丑而文,是三益友的意思。梅、竹、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
“岁寒三友”的说法出自宋·林景熙《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
第二副对联:
上联:寻宋商邱题咏遗文,入胜出幽,十里梅香归吐纳;
下联:访清高宗游观陈迹,抚今怀旧,四围山色感兴亡。
赏析:上联中写及清代商丘人宋某任江苏巡抚时在邓尉山题“香雪海”的典故,下联中提及清代乾隆帝在邓尉山赏梅时所书墨迹的御碑。联语巧用典故,平添游人赏梅品联的兴致。
第三副对联:
上联:若问梅消息;
下联:须待鹤归来。
赏析:孤山为西湖著名的赏梅胜景,宋代诗人林和靖曾在此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的传说。
孤山的梅花有数百株,盛放之时,花烟氤氲,繁花似雪,与西湖山水交相辉映,风光旖旎,引人入胜。联语即景成联,自然贴切,好让人们在此赏梅品联时,陶醉于“梅妻鹤子”的优美传说之中。
第四副对联:
上联:宛然海上三山,藐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花;
下联: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声听梅花。
赏析:“安期”即“安期生”。上联典出《史记·孝武本纪》:“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下联化用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是汉乐府名曲。
第五副对联: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
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表面上像贬梅褒雪,其实隐含梅比雪香的理趣。据《雪涛谐史》载,上联为老师嫌学生只送三分银子学费太少,下联喻学生吝啬,一分也不再加。这样曲解诚然幽默,却不免俗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