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宁静致远快乐

宁静致远快乐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个性签名...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2
挽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 [挽联]   作者:宁静致远快乐    简体 繁体

附:成联创作初期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转载) 与诗友们分享!

挽余光中先生

冬夕文星坠,

        乡愁海峡牵。  李红彬

12.14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英文译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

附:成联创作初期要注意这几个问题转载

2016-09-24  從頭再來9...  摘自 对联中国  阅 3 

 

一、对仗


对联的本质特点就是对仗。不管是一句联还是多句联,都要求上下联逐字对仗。

 

当然,“逐字对仗”这是最严格的要求。放宽的话,可以按照词语来对仗。比如春风对细雨,斜阳对落雁等,虽然第一个字春对细,斜对落,都不是很工,但因为这个词语的中心是落在第二个字上的,都是偏正短语,所以第二个字对仗工整而第一个字稍微不工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一些特别的字词,一定要把对仗处理得很工整,这样才能为全联出彩。比如数字、颜色字、方位字等。这些字在联中是比较亮眼的,如果不能够上下联对仗工整的话,往往会给人一种全联不够严谨的感官。而如果这些字能够对仗工整,则给全联增色。举个例子:

 

龟(怀抱昆仑)

四海亦何遥,若坚忍堪能量以;

万年则太古,非泰然不足处之。

 

此联上下联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来写龟。起首的四海对万年,就是这个用意。如果把四海改成沧海,再一读,就觉得失色不少。

 

半亭(塞上飞鸿)

半亭收翠霭;

一径出红尘。

 

此联的联眼就在翠和红的对应上,给人以视觉冲击。如果把红尘改成凡尘,就少了好多味道。

 

另外,要懂得自对这一特殊的对仗格式。这种格式在诗句里就有,在对联里则发扬光大。从句内自对扩展到句间自对。也就是说上联或者下联相同的位置上,可以不对仗,而是采用上下联局部自身对仗的形式来解决一些表达的问题。明白此点以后,就不会看到一些自对的联以后,而问为什么这联上下不对仗了。

 

关于自对,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里不具体展开。举几个例子看看:

 

想法(一散人)

各有行藏,嵇康七不堪,杨秉三不惑;

非关吐属,情性若如此,恣横又如何?

 

此联后两句就属于自对,二三分句各自对仗,而上下联则不对仗。

 

陶然亭(金锐)

由岳麓枫林爱晚,至琅琊泉酿贪欢,原无论江北江南,雅趣陶然同白傅;

饮酒篇适意青山,漱玉集销魂佳节,正可谓唐前唐后,幽怀各自托黄花。

 

此联前两句也是自对。


二、平仄


对联的平仄要求也是一个基本要求。最基本的是:上下联相对的位置除了要对仗以外,平仄也要相反。最不济,上下联每句尾字对应的位置要平仄相反。

 

上联或者下联句内的平仄,一般我们要求按照句读节奏来看,落在句读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间就可以了,不落在节奏点上的字则不作具体严格要求。

 

那么上下联落在节奏点上的同位置的字,做到平仄相对,其余字也不做严格要求。

 

举个例子:

 

山市晴岚(儒夫子)

湘水//回澜,遥望/涛接/岚烟,云峰/独立/江天/外;

客舟//系缆?近听/钟传/梵呗,山寺/半藏/苍莽/间。

 

节奏点上的字就是每一个节奏的落点字,比如水 此 澜 望接等。这节奏点上的字,在句内,要求平仄相间就好了,上下联的话就要求同位置平仄相反。比如水对舟,此对何等。那么不在节奏点上的字平仄可以放宽,比如云对山,就没有平仄相对,独对半也没有。

 

联里面有领字的话,领字的平仄要单独摘出来看,并且领字的平仄不做严格要求。联中有自对的话,自对的形式,如果过于复杂的,其平仄要求也可以放宽。举个例子:

 

长沙橘子洲(太李白)

问大地洲亦何来,江气幻鲲鹏,朝欲游八百里洞庭,暮欲飞七二峰衡岳;

立寒秋人犹不去,野心催虎豹,君既想彼一时豪杰,我便做第一等文章。

 

此联第一个字问和立,属于领字,它的平仄不作严格要求。而结尾两句是自对,这个自对比较长,比较复杂,那么局部对仗也可以放松一些。


三、句式


初写成联的时候,一定要用比较常见的句式。我们以三分句联为例,三分句的联,一般比较常用的句式是MN7句式,也就是以七言句结尾。而总体的分句结构可能是447547557657757等等。7字句结尾会给整联一种平衡感和有力感。如果你用456字等句子结尾,往往会让人感觉头重脚轻,读起来感觉少点什么。

当然,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以自对句结尾,比如44自对、55自对等。以这种结构的自对结尾,也会让全联显得比较稳当,读起来觉得余味悠长。

举几个例子:

 

长沙吹香亭(太李白)

暮色起微风,歇憩为佳,得月人犹留酒气;

秋光经淡雨,弦歌不绝,无花我自借书香。

 

此联就是547句式,以七字句结尾,读起来感觉很稳。如果把结句改成6字的话,再读读试试。暮色起微风,歇憩为佳,得月人留酒气;秋光经淡雨,弦歌不绝,无花我借书香。是不是就觉得急促了。当然,如果改成8字句结尾,则显得啰嗦了。暮色起微风,歇憩为佳,得月人犹留些酒气;秋光经淡雨,弦歌不绝,无花我自借份书香。

 

太白楼(怀抱昆仑)

楼犹在白云,待其谁被发载舟,将诗换酒;

人昔随明月,留此地沧江横廓,夜雨听潮。

 

此联也是三分句,结尾是用的自对结尾,待其谁、留此地是领字,领起后面的自对。这样的句式安排,也会使整联余味悠长而不至于读起来急促。

 

总的来说,联的句式,比较好用的就那些。写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一些难处理的句式,比如超过7个字以上的单句,或者以很少字数的句子结尾等。比较散的句子可以用作开头,但不宜结尾,开头的话,娓娓道来引入是可以的,但结尾的话就显得不够利索。

 

生挽昆仑(金锐)

燕赵其风绝矣,裂石竟喑呜,谁复作慷慨悲歌思猛士;

江湖之水潸然,吊君同魍魉,我徒生凄怆浊泪泣高秋。

 

像这种这么多字结尾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语言能力去驾驭气脉的话,很容易使人读起来不够爽利。


四、立意


对于初学成联的人来说,立意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给的建议是,立意要跟上自己的表达,也就是说,你的表达能处理好怎样的立意,就去如何下笔。千万不要眼高手低,想的很复杂,但是处理起来力不从心。

立意一定要顺,不能太复杂。表达一定要清晰,不能够纠结。有好多人就是想得太多而写起来以后感觉非常混乱。

立意一开始不要求太过于出新,能够把一些不那么太出奇的立意表达完整,表达顺畅,这就是初学的成功了。

同时,立意要符合所写题目的类型,名胜联、人物联、贺挽联等等,立意都不尽相同,要懂得各自的立意如何侧重。

立意需要是一个整体,而不能够上下联割裂开来。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

 

中秋感怀(真情趣)

客地霜流,想当年太白依床,东坡把酒;

寰瀛月洗,喜今夜一天晧旰,万户团圆。

 

此联选取的意象很丰富,客地,霜,月,等,而且还运用了李白和东坡的诗中的意象。平仄格律都没问题。可以说表达手段比较娴熟。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立意的统一上。我们说,对联的意象选取和立意一定要协调一致,从而为表达立意。而此联,起句选取了霜流这个意象,一般来说,这个意象是表达一种略带伤感的感情比较合理。看到起句,读者一般会想到后续会表达思乡等情怀,而作者接的是李白和东坡的两首诗的意思,尚可,但就是略显简单和浮泛了点。问题出在上下联的过度和衔接上,上联是略带伤感的氛围,而下联第一句直接就转成了明朗的喜悦之情,转折太快,从而使上下联之间有脱节的感觉。如果说想要通过上下联古今对比的话,那么这种对比有点太过于直接,从而使整体的立意不够清晰。在上下的承转以及立意的统一上,还需要下点功夫。

 

中秋问月(浮生微澜)

寒水一江,蛩声万户,料今夜昭昭,难弥天涯千古恨;

去来无愠,圆缺有时,问此生踽踽,已尝人世几多愁?

 

作者的题目是中秋问月。上联从景物描写入手,描写了中秋这天所处的环境,这个景物自然是作者有心选取的,目的是营造一种孤寂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作者继续发挥,即使今夜月亮你这么圆,却难以弥补世上那些离恨了。看似写月,其实还是写世人。下联继续写月,来来去去、圆圆缺缺,这么周而复始地踽踽独行,月亮你应该也尝到了跟人间一样的那么多愁吧?这一问,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看似问月,实则还是通过对月亮的关怀写世人离愁之苦。所谓离人眼里尽是秋是也。满含离别愁苦的人看月亮也尽是愁苦之意。整联委婉曲折,写尽离别之愁苦。


五、语言


对联的语言风格有哪些,我也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我只想说,对联的语言一定要做到这两点:第一就是要顺。也就是说要把话说明白。要表达到位。自己写完联多读几遍,看看顺不顺。第二就是要风格统一。不管你是用古文还是白话文入联,人、风格一定要统一,不能半文半白,不伦不类。

对联的语言跟诗的语言不完全一样,诗的语言相对没那么灵活。所以多看《对联话》,去体会“联语”的特点。


六、方法


自己探索写联,方法就是要多看多写。这一点毋庸置疑。天天停留在问问题的层面而不动手,肯定是不行的。而天天只知道闷着头写,不去看别人怎么写肯定也不行。看和写相辅相成。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7-12-15 13:35 ,被阅读过 1126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17) 查看   收藏(5)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20)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