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雪岭 男  86岁
  • 注册日期:2020-09-23
  • 最近登录:2024-04-23
  • 粉丝人数:4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词立意琐谈

雪岭 发布于2021-06-11 10:10   点击:1244   评论:1  

诗词立意琐谈

/雪岭

 

 

 

 

诗以意为主,这是诗词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意”,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术语,指诗的主旨、主题,或者意念。诗之立意,又称命意,也就是确立主题,确立中心思想或中心内容清代吴乔说:“诗必先意、次局、次语。”(《围炉诗话》)就是说作诗之法,首在立意,其次是章法布局,再次才是词语。诗人在构思过程中,先要在心中酝酿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根据想要表现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作品要表达的主旨,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或主张。如作画必始于构图,心中先有丘壑,始能形诸笔墨。清代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姜斋诗话》)。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词的主题思想是否正确;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词的思想性与感染力。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皆因立意高远,饱含激情和正气的感叹,能引发读者共鸣,所以成为传诵千古的绝唱。诗词创作首要考虑的不是语言、节奏、韵律,而是必须先确定立意,因此古代诗家有“意在笔先”之说。诗词创作的全过程是意中生境,境中寓意,境在意中,意融境中。作品的主题离不开作品的题材,意与境是密不可分的,立意贯穿于诗词创作的全过程。

 

诗词如何立意

在诗词作品中,诗人的情志、情感、情思之类必须凝结成诗中之意。那么,这种凝聚于一首诗词中的具体而独特的“意”是如何“立”起来的呢? 刘勰称为 “神与物游”( 《文心雕龙》)、司空图谓之 “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意思是,诗人构思时,客观境界常浮现于想象中,主观情思、审美感受与景物描绘相交融,脑海中常常是主观之情志(意)与客观之物的映象(象)并存。一首诗词立意的必要条件,要有“情有所托”的寄托物,“意”才能生成。这个“情有所托”的寄托物就是诗的意境。诗人心中之情不能凭空凝聚为意,意不能凭空生成,而是“意从境生”,诗人心中之情只有与境交融契合才能凝聚为“意”。这里所说的“境”,王国维称之为“境界”。境界就是诗词的意境。可见一首诗词的意境既是诗人心中之情的寄托物,也是诗词中之“意”本身的存在形式;既是情志所托的载体,又是心物交融、神与物游的结晶体。由此可知,诗之立意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物交融、对象化实现而凝聚为意境。一首诗词立意的过程就是意境产生、形成和确立的过程 。

 

诗词立意的要求

综合前人论述,诗词立意主要有五大要点:

1、立意高远, 不可浅俗平庸

千古文章意为高。诗词的立意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要有境界,不能浅白低俗。清代著名文学家叶燮,把诗人的胸襟抱负视为诗词创作的基础,尤其强调作者的思想修养对诗词立意的重要性。他说:“我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由是言之,有是胸襟以为基,而后可以为诗文。”(《原诗·内篇》)叶燮所谓的“胸襟”,即作者的观点、思想、见识。这段话的意思是:诗词创作的根基,在于诗人的观点、思想、见识。唯此,诗人的性情、智慧、聪明、才辨才能得以表现出来,随时都能触动、产生旺盛的诗情……有这样的胸襟作为根基,然后就可以创作诗文。叶燮认为, 诗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取决于思想志向的高低和对事物认识的深浅。志向远大、对社会、事物具有深刻的认识,诗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才能在诗中得到创造性的反映。宋代严羽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沧浪诗话·诗辨》)谓学写诗的人要以见识为主:入门要正,效法的榜样要高。南宋词人姜夔亦说:“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白石道人诗说》)只是让字句工整,是雕虫小技。所以,唐代贾岛尽管有“推敲”的之誉,但终究没有成为顶尖诗人。

怎样避忌平庸味俗呢?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解释说:学诗要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他具体解释说:俗体者,如欲赶时兴,众人一腔,千篇一律,谀词靡靡,毫无意味之应酬诸诗;俗意者,如善颂善祷,阿谀奉承,随波逐流,毫无超逸之志之类;俗句者,如沿袭剽窃,生吞活剥,似是而非,腐气满纸者是也;俗字者,如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俗韵者,如选择韵字过于率易,或过于奇险,均俗者是也。

 

2、一诗一意,不可意旨杂乱

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要在有限的文字中表现无限丰富的情感,应以一诗一意为宜。尤其是律绝切忌意杂,一诗多意必意杂,意杂必主旨不明,读者不知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旨意?绝句只有四句,七绝二十八字,五绝二十字,想要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阐明一意,已有字少情多之难。意杂则浮泛,淹没了主题,中心思想不突出。一首诗词如果有数意夹杂其中,往往使读者有不知所云之感。如有数意,可分成数首连章描写,较为妥切。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一诗止于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则求尽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尽而毕。”。

此外,还要求辞意不可相碍与犯复。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卷下》中说““写景写情,不宜相碍。前说晴,后说雨,则相碍矣。亦不可犯复,前说沅澧,后说衡湘,则犯复矣。即字面亦须避忌,字同义异者,或偶见之;若字义俱同,必从更易。如‘暮云空碛时驱马……玉靶角弓珠勒马’,终是右丞之累”。盖因初学者,诗思不够宽阔,常有此病。尤以律诗之颔颈二联,每有合掌之疵,最宜注意。”  

 

3、气象雄浑,不可干瘪穷通  

诗之立意宜雄浑。所谓“气象雄浑”,出自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气象”,指诗歌风貌;“雄”即雄伟、壮阔,气势恢宏;“浑”即浑融、浑厚,浑然一体。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他在《沧浪诗话》中论述盛唐诗的风貌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其后,明清诗论家承袭严羽之说,把雄壮、浑厚二者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称为“盛唐气象”。严羽说的“盛唐气象”,用今天的话说,即“时代主旋律”。但是,其内容并非直接歌颂国家之盛,歌颂文治武功,粉饰太平。例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寥寥十个字,写出吴越两国、东南两方、空间和时间,可谓雄浑之至。“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上句写空间:天高地迥;下句写时间:古往今来。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气象雄浑,意蕴无尽。“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写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三峡星夜的景色,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恢宏苍凉。又如,范成大的“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鄂州南楼》),烛光映天,旌旗摇月,万里秋色,场面壮阔,气宇闳深!再如,杨慎的《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高远深邃,意味无穷,令人荡气回肠。这些都是气象雄浑的范例。

至于“干瘪”,指诗文内容贫乏而枯燥;“穷通”指诗的旨意匮乏又浅显直露。二者均为立意之忌,应当力求避免。

 

4、委婉敦厚,不可脉露直平   

诗贵蓄而恶浅露。中国传统诗词倡导委婉、敦厚、含蓄,忌讳平直、尖刻、脉露。清代袁枚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随园诗话·偶记》)。所谓“贵曲”,指写诗填词要善于避免直白、袒露,以含蓄婉曲为上。委婉,是指曲折、起伏,而又自然流转;敦厚,是指内容充实浑厚、思想深邃,而又温良宽容;脉露,是指语意直白、袒露,缺乏蕴藉含蓄。。“画如交友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作者宜以委婉的文辞,道出诗中的主旨,让读者去体会言外之意。司马光《温公诗话》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其旨。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说明无余物矣,草木深说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事伤感可知矣”。 又如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王谢堂前之燕,飞入百姓之家,短短两句,道尽桑田沧海,人事无常之感,可谓含蓄之至。要把诗词写得含蓄婉转,起伏跌宕,尺水兴波,文短意长,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清人刘大櫆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含蓄蕴藉的诗味可以补充深化诗意,传达言外之意,激发审美想象,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这就是“委婉敦厚,不可脉露直平”的意义。

 

5、意新情浓,不可陈腐趋同  

诗词立意贵在新颖。新颖,指所确立的旨意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迪。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宋代词人宋祁亦说:“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后可以传之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古人讥为屋下架屋也。”(《笔记》)诗贵新颖,不落俗套,要求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情融字间,诗中见我。例如,古代文人写秋天,多以悲秋为题材,而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一反文人的悲秋情结,赞颂秋色美景,表达了作者奋发进取和乐观豁达的襟怀。这就叫立意新颖。作者在诗词中,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独特的感受,避忌陈腐空话。要用新的语言,道他人所未道,给人以新的启迪。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才人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写诗填词不应蹈袭前人,要务去陈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遣词用字,宜多用物象,饱含情思,切忌空洞,少用抽象化理念化的词句。只有具备作者特有的视角,敏锐,语言,作品才能新颖出彩。

 

诗言志,歌永言。诗人词家各具风貌, 各有各的面目与精神;诗词题材千姿百态,不同题材的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有侧重。因此,其表现手法也有所不同,立意有高古、含蓄、敦厚、雄浑、蕴藉、淡雅之别,亦非一种模式。但是“意贵真”,要求立意真实则是古今诗人词家的共识。所谓真实,就是要求立意发自内心,不虚情假意。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艺概·诗概》)立意的真实是诗词的生命。然而,立意的真实,离不开生活的真实。王夫之尤其强调生活经历对作者的影响和局限,说 “身之所歷,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踰此限。”(《姜斋诗话》卷二)诗词作品要经得起推敲,倘若立意掺假,功利浮躁,违反了生活的真实,这样的 “诗词”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缺乏艺术感染力,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的字屑而已!为诗词者当戒!

 

 

(2021/6/10  温江)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3) 查看   收藏(1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