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2-19
  • 最近登录:2024-04-20
  • 粉丝人数:4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尧帝、中山国、白求恩,在这里绘就一幅绚丽的画卷

发布于2021-04-17 08:57   点击:629   评论:2  



     老家唐县有三段堪称史典的峥嵘岁月,第一段是口耳相传的上古史,第二段是少有人知的“中山国”的兴亡,第三段是广为关注的“白求恩”传奇。本文重点谈谈中山国。中山国是由当时的少数民族戎狄中白狄部落的一支——鲜虞人建立的,最初立国建都之地就在唐县,后来几经迁都也没有脱离这个大致范围。实际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以外,后来西汉时也有一个“汉中山国”,这个在本文最后会提到。在翻阅了很多历史书籍以及视频材料后,我试着通俗地去还原这些史实。

 

一、横空出世的唐尧

 

      唐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它显赫的名声源于唐尧。为了简明叙述,我选择了一种说法(有不同版本):公元前2300年左右,颛顼接了黄帝的班,成为旧石器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他的一大功绩就是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第一次有了领属和区域划分的概念,这个传说比大禹划分九州的要早。冀州就这么产生了,它包括了现在的唐县。

 

      颛顼的继任者是他的侄子帝喾,帝喾封自己的小儿子尧为陶唐氏部落的领导,称唐候。陶唐氏部落生活的大致范围就在如今的唐县、顺平、望都一带,所以称“唐地”。

 

      后来帝喾将盟主传给了长子、尧的哥哥挚,挚自觉能力不足,便把盟主让给了尧。这时候原始社会步入新石器时代。尧继位后先是在一个叫唐邑的地方设立“都城”,唐邑就是现在的唐县高昌镇南、北固村。

 

      由于太行山东麓连年发大水,尧就率领众人迁移到位置较高同属古冀州的山西太原一带,这也为以后唐尧的“履历”之争埋下伏笔。尧不仅带走了文武百官,还把地名也给带走了,以至于太原现在还有不少以“唐”命名的地区,甚至太原的古名也叫唐国。后来尧又迁至山西平阳也称“唐”,为了区别,留在太原的地名就改成了“北唐”。北唐有一个著名的史实: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这个唐国就是在太原一带。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建立政权以后就以“唐”来命名朝代,唐朝名号由此而来。不容置喙的是只有唐县最早姓唐,以后大凡地名和朝代与唐字挂上钩的,甚至唐姓,基本都与这段历史有关。比如行唐县,传说就是唐尧迁都时候路过此地给起的名字。中华民族后世尊颛顼、帝喾、尧是三皇五帝中的三个“帝”。他们的故事不用我述说。但后来“唐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巨变,精彩纷呈,并有文字记载和考古佐证,非常值得了解,这就是中山国的出现。

 

 

二、春秋战国时期三起三落的中山国

 

      话得从公元前八世纪说起,因为地球气候变化致使自然环境恶化,中亚、西亚,甚至远在欧洲的游牧民族开始了人类第一次大迁徙,他们穿过乌拉尔山和蒙古戈壁,向东方温暖湿润的地区迁移,很多部落就来到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加上先前已陆续进入的外族,当时华夏部落给了他们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呼——“戎狄”。下文涉及到的“白狄”“鲜虞”人就是戎狄的一部分,多部文献清晰地记录了他们。

 

      在这里插上一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入公元前841起,才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和确切可考的清晰历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信使时代。信史时代在中华民族不到3000年,这大大颠覆了以前对5000文明史的定义,在此之前还有一段半信史时代,虽可信度受限,但也有一定佐证意义。公元前841这一年就是周厉王姬胡被起义平民赶下台的那一年。由于是信使年代,所以就有记录了狄戎的文字,使得他们的历史叙述相对可靠。

 

      戎狄后来的发展复杂,有很多的分支,他们不断地与不同的族群融入或被融入。还有一部分成了胡人匈奴的重要来源。在进入周朝以后,西北高原的戎狄因为是外来户,和原住民水火不容,发生一系列战争和冲突,在打打杀杀中甚至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走向。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一支由“猃狁”(当时属于犬狄)部落为主的队伍打败了西周的周幽王,他们攻占了西周的镐京,杀死了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并虏走了褒姒。自此也开启了东周——也就是诸侯僭越,各自称王,争斗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春秋战国时期。

 

      猃狁后来被称作鲜虞,他先是加入了白狄一伙,白狄趁着东周乱象的夹档,也在寻求适合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更加稳固一些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强大的秦,他们坚决打击戎狄,秦人整合陇右、陇东高原,吞并这些外族,使白狄人惶惶不可终日。白狄各个部落逐渐往东迁移,越过黄河到了太行山西麓一带。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因为商周早期山西高原一带就有很多的戎狄部落活动,白狄汇合而来顺理成章。但是太行山西麓有一个正在图强的国家晋国,晋能让鲜虞他们过来吗?还真让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国“和戎”政策。晋大夫魏绛提议,晋惠公开始实施的这个政策,让战乱的山西高原出现了一时的和平。因此白狄部落陆续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晋为什么和戎?当然是为了战略上的考量,也是双赢的选择,不去细说。

      白狄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有明确记载,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的最早的一次民族大迁移,直接导致了一个当时的“外来民族”进入华夏文明的腹地-中原大地但是东迁在哪里结束呢?让我们顺着主线接着往下捋。

      滹沱河发源太行山的五台山,这里离晋的政治经济中心较远,属于晋国还顾不上的地方。滹沱河畔水草丰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白狄就栖息在这里了。但是随着春秋时期的晋国渐渐壮大羽翼丰满,不再需要白狄这个砝码了,他们从临汾向北扩张,经过一路杀伐,白狄诸多部落和小国纷纷被灭,剩下鲜虞了鲜虞人被迫再向太行山东麓迁徙,穿过太行山脉,途径飞狐口、倒马关、土门关,其中倒马关就在现在的唐县境内。他们终于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处找到了栖身之地这就是现在的唐县。考古发现,唐县北城子村是鲜虞人最早建城的遗址,因城中有山被称作中山城,也叫作中人城,后来中山国由此名。鲜虞部落的首领名字叫“稳”,他的部落就是中山国的雏形。当“稳”站稳了脚跟以后,仿照中原华夏民族进行农耕,实行周朝礼制,寻求名正言顺,直至被周王朝封为侯。公元前506左传第一次记载有中山国国名。中山国终于登场了!

      晋并没有死掉剿灭中山国之心,公元507年开始进攻中人城,他们骨子里并没有接纳这个外来民族,更有扩张地盘吞并中山国的意愿。但是“稳”发明了最早的“山地游击战术”抗日战争唐县也用了这一招打败了晋国的偷袭,俘虏了晋国大将管虎,并一度将自己的领地向南扩展了千里。在此时,一个晋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赵鞅。他于公元前491年开始攻击中山国,但是游击战的鼻祖中山国的战士们遁入大山,反反复复的拉锯战使得赵简子并没有占到便宜,倒是明朝的马中锡依据此背景写的寓言“中山狼传”让中山国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解决问题的是几十年以后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他在公元前457年接替晋国大臣,马上就迫不及待地攻击中山国,相继攻下了中人城和左人城。此时中山国的头头“稳”早已无迹可考,但是出土的中山铭文曾记载了第一位中山国君——中山文公此时粉墨登场了,但他却是作为一个傀儡政权的“儿皇帝”而登场的。

      晋国当时是六卿军政制度,魏、赵是其中两大势力。打败中山国以后,赵襄子把所有的土地据为己有,引起魏文侯的不满,为了平衡关系,赵襄子就上演了一出保留中山国人为君,让魏文侯的女儿公子嫁给中山国君,这样就消除了魏文侯的不满,也正是此举,留下了中山文公这一缕香火。后来出土的“中山三器”铭文明确地记录着中山文公,为这一段历史填上了证。

      中山文公可称另一个越王勾践式卧薪尝胆的故事。不同的是他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外族”国君,学习中原文化,接受中原礼仪,偷偷聚拢旧部,蓄势待发。可惜文公壮志未酬身先死,但是他的儿子,年轻的中山武公接班等到了机会。

      虽然在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事件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帷幕,但是早在公元前453年,晋国已经由韩、魏、赵三家分而治之了。这也开始了战国七雄争霸的乱像。公元前425年赵襄子亡,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山武公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出逃!公元前414年,他秘密地带领着部下,躲过了赵国士兵监视,悄悄从唐县的中人城溜走了,溜向东部的平原一个叫“顾”地方。“顾”是中山国第二个首都,在河北省定县,并不能确定确切位置,但有史书记载“武公居顾”字样。居顾以后,他的部落也聚集而来。在自然条件优越的顾地,中山国慢慢缓过劲来。但此时他的姥爷魏文公却惦记起中山国,他对不听话的外孙毫不客气,想一口吃下它。从地缘上来讲,这也是魏文公图霸中原的第一步棋子,战略意义重大。但是问题来了,中山国和魏国之间还隔着个赵国,需要从赵国借道攻打才行。借道第三国在战国时期是各国交战中一个常见的外交问题,魏国派使臣翟角去赵国公关,韩非子的“翟角谋得果“就是说公关成功了,因为赵国想渔翁得利。


      天有不测风云,中山武公突然暴病身亡。继位的是年幼的中山桓公。魏文公见状大喜,立即拜乐羊为将,统领魏军攻伐中山国。这段血淋淋的历史引起一个成语:乐羊啜羹”。成语的说的是中山国曾经和魏国的联姻,人员互通的很多此时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任将领,也就是父子此时互相为敌。见到乐羊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乐舒自告奋勇,只身前往魏营劝父亲退兵。但乐羊并没有给他好脸,而是叫儿子回去劝桓公快快投降。史书记载乐舒三进魏营劝说父亲退兵,都是无功而返。在魏国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两难的乐舒选择了自杀一说被桓公杀。中山桓公听从建议将乐舒的尸体煮成肉羹,派人送到乐羊的手里,试图以情打动乐羊达到退兵的目的,出此下策也看出桓公山穷水尽的心态。但这反倒激怒了乐羊,他眼也不眨喝下了儿子的肉羹,狠地彻底打败了中山国。这一年距中山复国才5年。

      魏国这时候是非常强大的,和中山国打仗可以说是极不对称的战争。他打中山国本就是为了称霸中原,战国策记载“乐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可见战事的激烈程度和中山国誓死抵抗的顽强。

      中山桓公并没有被杀掉,按照周朝的礼数和战国时期交战的规则,或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战国时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还有点人道主义的意思。)中山桓公和附属被保留下来,具体已经不可考了,但是他们的血脉确确实实存续着,而这个桓公在以后也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开启了中山国辉煌的一页,被后代供奉为“桓祖”。

      魏统治中山国时期,魏国太子“击”被魏文侯封为中山君,同时派出杰出的政治家李悝协助管理中山国这块飞地。由于李悝的才干,中山这一片被打理得欣欣向荣,鲜虞民族也安居乐业,这对他们融入华夏民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魏国要对其彻底殖民化是很难的,此时的中山桓公又复制了他父亲的卧薪尝胆模式,等待着复国的机会,这一天也终于等到了。

      机会出现在公元前383年,此年魏国为了救助卫国,进攻赵国,但强大的楚国从魏国的后方进攻它,帮助赵国。经此战,魏国实力大减,加上秦、齐的崛起魏国从此走向衰落。正是这个时间点,被中山桓公敏锐地抓住了,他随即着手复国的工作,被奴役的鲜虞人马上聚拢在他的身旁,拿起武器,投入争取复国的战斗忙活着魏、赵之战的魏国根本抽不出兵力来对付他们中山国在桓公的带领下于公元前381年复国成功并设计建造了新都城——灵寿。灵寿在现河北省平山县,而唐县的中人城、左人城就变成了中山国最北面的防线。

      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它是面被赵国环绕着的一块飞地。赵国何尝不想拥有它?于是公元前377年和376年赵国趁着中山国复国不久,立足未稳,两次先南后北攻击中山国,北面的战场就是唐县的中人城。好在鲜虞人骁勇善战,惊险地保住了国家,也换来了休养生息的时间。此时战国的赵、魏、齐、燕、韩等大国兴起了修长城之风,以保境安民,这一时期的长城就是战国长城。公元前369年,中山国也开始在与赵国的边境修长城,能修得起长城说明中山国经济实力大有长进。中山也确实走进了繁荣的时代。已经查明的中山长城就达到了200多公里。

      这里再插一句,战国七雄号称万乘之国。中山国被称为千乘之国,但是它一度达到九千乘之国,被称为战国第八,可见实力了得。

      中山国和齐国关系非常好,有着频繁的政经往来。背靠这棵大树,也保证了一段时期的平安无事但多年后的事实也证明,一旦没有了齐国的庇护,中山国很惨。

      桓公去世了,长子中山成公继位。成公受过良好的中华文化教育,执政治国理念先进,上位后就招贤纳士,各国有志之士不断前来应聘,这时候一个伟大到足以影响中山国历史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司马迁的祖先——司马賙(也叫司马熹)公元前328,执政27年的中山成公逝世,年幼的儿子(读音“错”)继位。司马賙做为托孤重臣,掌管了国家大权。司马賙辅佐使得中山国走向了历史的巅峰。灵寿时期中山国繁荣富强,商贸发达,手工制作工艺发达。中山国是少数能自己铸币的国家,它的法**币叫“成白刀币”老百姓还保留了草原民族能歌善舞的传统。对于司马賙这个著名的人物,他的后代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提了一下,说他是从卫国去中山国应聘为官的。而司马迁对中山国却语焉不详。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周天子一共有十二个国家先后称王,中山国就是其中之一,司马迁为其中十一个国家立了传记,唯独没有中山国,这就是文章开始所说中山国鲜有人知的原因之一。司马賙有什么故事?司马迁为什么不愿意提起强大的中山国?且看。

      司马賙的辅佐使得中山国日渐强盛,这一时期韩、赵、魏、燕加上中山五国称王(周天子参加典礼)并结起统一战线,这对中山国来说是破天荒的“正名”大事,也是与战国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机会。中山这个千乘之国借此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这就是公元前313年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中山加入五国联盟的事情是大大得罪了老朋友齐国的,虽然派遣使臣张登去解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是恶果已经种下。

      为了尽快赶上其他国家的实力,中山国也急需扩大地盘,此时燕国内乱,君臣易位,中山国以“正君侧”为名出兵燕国,领军人物就是司马賙。前不久的“五国相王联盟”就此土崩瓦解,而从前的“老相好”齐国虽然已经不待见中山国了,但为了利益仍与其联手伐燕。中山国大获全胜,不仅领土增加,也缴获了大量的物质,相国司马賙的威望也达到顶峰。中山国号称领土方五百里,城邑三十座,人口百万。公元前314年中山王为了宣扬功绩,留示后人,仿照周礼开始铸一座青铜大鼎,加上以前铸造的较小的鼎就是九鼎八簋,这等于目中无人,僭越了周天子。他任命司马賙为铸大鼎的总管,实际上已经对这个功高盖主的相邦有了戒心。大鼎被刻上了长篇铭文。这个大鼎就是在位于灵寿王墓出土的著名中山三器之一。由于铭文记录了中山国的历史,历代先王的历程,还歌颂了司马賙伐燕的功绩,并且展望未来和告诫后人,所以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山国通过铭文展现出来,不容任何史学家非议了。本文出炉也是基于史学家、考古学家对铭文的解读。福兮祸所伏,称王虽然风光一时,但是失去了齐国的庇护;伐燕虽然大胜,但是失去了“五眼联盟”;多年与赵国的世仇、刚刚与燕国结下的新恨,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不再韬光养晦的准强国即将到来的大祸。

      这时候有两个中山国躲不过去的强人登上了历史舞台-燕昭王和赵武灵王。燕昭王是赵武灵王扶持起来的,但是燕国是在他手里强大起来,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杰出人物。赵武灵王更不用说了,他把赵国从大厦将倾之中扶起来。是一代英王。而中山国领土正是在这两个国家的环绕之中,赵国想要称霸,东西南邻秦、齐等是过于强大的国家,只能避强就弱,先吃掉北面的中山国。

      公元前308年王去世,他的幼子子次继位,这时候的司马賙已经是三朝元老了。他已经失去了中山王的信赖,大权旁落。子次是个重文轻武的人,这样在战国时期肯定不中,直接导致国力下降。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联合复仇心切的燕国正式拉开了攻打中山国的序幕,恶斗开始了。战国策一句话概括了此战的战况:“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中山国竟然打败了南北夹击的燕赵联军。这也促使赵武灵王痛下改革军队的决心,便有了那句著名的成语:“胡服骑射”。学习草原民族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公元前306年燕赵再次攻打中山,这时候失宠的司马賙为了重新上位,自告奋勇去赵国媾和,并且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中山王子次有两个爱妃阴姬、江姬,两个人争宠也使得他在立谁为皇后的决定上犹豫。司马賙见到赵武灵王以后极力描述阴姬的美貌,使得赵武灵王垂涎三尺,答应得到阴姬后可以缓兵,并且要求中山王重新任命司马賙为相邦。而与阴姬串通好的司马賙就可以左右逢源。子次听闻后勃然大怒、断然拒绝,他马上立阴姬为后,而司马賙幸亏有先王的免死牌才逃过一劫。此事因司马賙被冠上“通敌”的帽子而很不光彩,所以到了司马迁那个非常注重家族光荣历史的时期,他写《史记》时选择了回避,以至于我们今天不得不从2000多年以后出土的王墓地里面的大鼎铭文中去了解中山国。

      渐渐支撑不住的中山国被迫割地签下城下之盟。获得了几年的喘息机会。但是不依不饶的赵武灵王两年后又开打,公元前297年灵寿城告破,阴姬、江姬自杀,司马賙消失,中山王子次逃到齐国。一年后死去。他的儿子“尚”成了中山国新的“亡国之君”。为什赵国还要立这么一个傀儡呢?皆因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外交压力,加之成为众矢之的军事形势。但即使这样,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干脆废除了这个名义上的君王,把他发配到陕西榆林一带有个叫肤施的地方。肤施是戎狄早期的发源地,这正是哪里来回哪去,200多年一个轮回。随着中山王族西迁,中山国寿终正寝。

三、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的中山国

 

      说起汉朝中山国也挺有意思,它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把儿子刘胜封为中山王,是因为封地就在原来战国中山国的大致范围,都城设在了定州。刘胜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

刘胜在历史上乏善可陈,但是随着他的墓地于1968年在满城偶然被发现,堪称考古一大奇迹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万多件出土文物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金缕玉衣等堪称国宝。刘胜一生有120个儿子,所以真假后代遍天下,以至于三国时的刘备为了给自己找个“皇色基因”,名正言顺地以皇室的身份称帝,说自己是刘胜的后代。

此中山是两汉时期第三大封地,经历过多次废立,数十次易王。在以后的很多朝代,也一直有中山王这个封号和封地。最后一位中山王是谥号,他就是明朝的大将徐达。以后分封制度式微,汉以来的中山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