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南方苑   8岁
  • 注册日期:2016-03-01
  • 最近登录:2024-04-17
  • 粉丝人数:33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浅谈写好精品格律诗词

南方苑 发布于2021-04-13 15:25   点击:972   评论:1  

浅谈写好精品格律诗词

     《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在谈到实施精品战略时指出:“艺术质量是中华诗词的生命。不精不粹,不足以为美。诗词创作的由粗到精,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过高,但重要的是,不论初学者,还是修养有素的诗词家,都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在诗词创作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严格遵循形象思维的艺术规律,力求创作出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声韵新、意境新、艺术新的优秀作品。”

      当前,在社会上正掀起一股诗词热潮,诗人、诗作、诗社、诗刊,盛况空前。但精品之作不多,能够流传的精品之作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创作精品诗词,是中华诗词界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写好格律诗词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怎样写好精品格律诗词,我想从宏观层面谈四点看法

 一、要树立精品意识。

      所谓精品意识,就是在思想认识上要有创作精品的追求和自觉性,防止随波逐流、滥竽充数,力戒粗制滥造,浮华俗滥。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说:“作诗先求脱俗,要胸襟,要学力,多读书自知之。江湖诗人摇笔即来,一字不可看,俗病量难医也。宁可一生不作诗,不可一语近俗。俗病祛尽,方可言诗。”

      当前,诗坛上出现的诸如泥古不化的酸腐气,媚俗媚世的急功近利的商人气,了无新意、充满标语口号的平庸气,不懂格律却标榜格律诗的浮躁气等等,都是浮华俗滥的表现,缺乏精品意识的表现。不改变此种状况,很难有中华诗词的真正繁荣。初学者不可能很快写出精品之作,但不可以没有创作精品的意识和追求。

     宋代著名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开明宗义:“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就是要求初学者从“识”着眼,把握诗歌含蓄蕴藉的抒情本质、审美情趣和艺术规律,把路子走正,基本功打好,不断实践,持之以恒,终能写出精品之作来。

      修养有素的诗词家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在精品诗词的创作上发挥引领作用、表率作用、带头作用。多出精品,诗词才能走向大众。不要低估了人民大众的鉴赏力。毛泽东的诗词是名副其实的精品,在群众中的普及率也最高,许多大人小孩都能吟诵。

 二、要懂得诗的本质和标准

      诗是什么?从本质上说,诗是按照特定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以及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艺术规律创作的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从艺术形式上看,诗要有韵。新疆大学的王星汉先生说:“千百年来,有韵的文字不一定是诗,但诗必须有韵。没有韵的文字可以是别的文学作品,也不妨碍它是好的文学作品,但他绝不是诗。”格律诗不但要有韵,还要讲究声调的平仄,七律和五律还要讲究对仗。

      从艺术语言上说,诗是语言的艺术。诗语要凝练、精粹,对用字、遣词、造句,都有一定的要求。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古人对诗语境界的追求。没有锤炼诗语的本事,决然写不出好诗。

      从艺术规律上说,创作诗词要用形象思维,要写出意象和意境,做到情景交融,以情景交融的意象和意境去感染人、打动人,体现出应有的审美价值。用形象思维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一定是诗,也可以是小说、戏剧、电影等,但写诗必须用形象思维。

      诗的立意和旨趣,也就是诗的主题,诗的思想性。诗的立意和旨趣高远、深刻,才能读起来有味,也才有教育意义。徒有诗的形式而无思想内涵的无病呻吟之作,实际上是不能称之为诗的。以上四个方面互相依存和贯通,综合起来才能构成诗。

      诗的本质决定诗的标准,诗的标准体现诗的本质。诗的标准没有公认、明确的定义,但诗的高下优劣又是可以体会和把握的。《中华诗词》主编杨金亭先生说:“一个编辑心目中的好诗标准就是:有诗味,有新意,大体合律。诗味究竟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很难为它下一个定义。但是我知道,象人们品尝菜肴,讲究色香味一样,读者在阅读诗词作品时,同样讲究诗味的有无浓淡。而且有没有诗味,几乎就是一首诗是诗或非诗的界分标志。”关于诗的标准他还有一段精彩的话:“人们阅读欣赏经验证明:一首好诗,可以使读者一见钟情,再读倾心,反复吟诵,其味无穷,所谓好诗不厌百回读。诗中流动着的那种个性鲜明的情绪美、哲思美、意境美、韵律美作用于读者,恰如美人临去秋波那一转’一样,产生摄人心魄的魅力,使人经久不忘。”

      诗词大家蔡厚示先生提出好诗的八字标准是:“情真、味厚、格高、韵远。” 古人论诗,也有胸襟大、魄力雄浑、格律细、神韵高,“四者备,乃足名诗”的说法。

      总之,诗的标准包括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地体会和捉摸。把握了诗的标准,写精品诗作也就有了努力方向。

 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诗词界有一种说法,认为诗人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是激情。激情是发动机,它源于诗人对社会、对人民的使命感,是写诗的动力。诗总是有感而发,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感而发,才有冲动、才有欲望、才有爆发力,不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非写不可,欲罢不能。一个对家国命运,民生疾苦漠不关心的人,不可能产生写诗的激情,当然也写不出好诗来。              

 第二是颖悟。颖悟是指感悟力和观察力。诗人应具有扑捉事务的敏感性,能透过寻常事物的表象看出其不寻常的意义;诗人的眼睛具有穿透性,用朱光潜的话说,也就是能够“点石成金”。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地产生灵感和火花,点燃起创作的激情,并迅速地进入创作情境。

 第三是学养。学养是指知识储备。诗人不仅应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还须有广博的现代科学常识,学识素养能够融汇中西,洞察寰宇。当然,更需要懂得诗词修养方面的专业知识,深谙修辞、谐律、造境。这样,写起诗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富五车,方能才高八斗。陆游讲的“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写诗要在学养储备上下功夫。辛词善于用典,典涉经史子集,可见其学养深厚。毛泽东的诗词写得出类拔萃,是因为他的学养更非常人所能比拟,他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而且精通历史、文学、书法、诗词。令人惊异的是他对现代科学也很有研究,他的关于“原子可分”的谈话,为当代科学大师所折服。 由此可见,学养储备对于学诗者来说是何等重要!学养储备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个中真谛,要靠我们自己在读书实践中去参悟、去体味。

       四、要多读、多写、多思、多改

      多读,就是要饱览经过历代筛滤已有定评的诗词精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确是经验之谈。多读诗词精品,有利于强化形象思维,体悟诗意氛围,掌握作诗技巧,并且可以从中获得灵感,触发诗兴,可谓好处多多。

     中国不但有灿如晨星的诗词精品,也有众多精彩绝伦的诗话、词话。要坚持以先读原创诗词为主,这样可以得到原滋原味的诗趣,锻炼独立的辨析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在此基础上,作为辅助,再读一些相关的诗话、词话,以强化、加深对原创诗词的理解,获得经过总结、提炼的创作经验,使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多写就是要敢于动笔,勤于实践。写得多了,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学写格律诗词的难点不在格律,而在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练好章法、句法、字法,如何造境,如何写出诗味来。这方面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来培养和锻炼。

     多思就是要在多读、多写的过程中,善于动脑筋,多思考,多捉摸,如何推陈出新求变,写出不落前人窠臼,有个性特点和个人风格的创新作品来。多改是写出好诗的重要环节。

     诗贵改,好诗多是千锤百炼、反复修改的结果。宋代张炎在《词源》中谈到词作的修改时说:“词既成,试思前后之意不相应,或有重叠句意,又恐字面粗疏,即为修改。改毕,净写一本,展之几案间,或贴之壁。少顷再观,必有未稳处,又须修改。至来日再观,恐又有未尽善者,如此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改诗亦当如此。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6) 查看   收藏(8)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