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十一月,天气总是灰蒙蒙的,若是忽略窗外的一抹绿茵,便是和家乡的冬天一般无二了。每年的这种时候,总是期盼着天外的飘雪,那一片片晶莹与洁白,如同童话故事里的冰雪王国一样。天空一直在发酵着,地面也起风了,摇摆不定的树枝上面,满满的都是绿油油的叶子,总害怕它们会被风吹落,失去江南冬季独有的韵味。或许是不甘寂寞,亦或是彰显特色,冰凉的雨滴终于淅淅沥沥的落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渐渐的覆盖了整个城市,给它赋予了朦胧的神秘色彩。放眼望去,昔日的高楼林立,如今只能看到一点虚影。或许正是目睹了如此的景色,才会有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唯美诗篇。刚刚还清晰可见的摇摆的枝叶,慢慢的消失在了烟雨之中。最后的画面里,他们还是摇曳的那么欢快,只是不知道,那是对风的抗拒,还是对雨的欢迎。初来江南的人,总是不了解冬雨的温柔。在这个季节里,还能看见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的雨滴,便想着用手去触摸一下,那感觉到的一定是比北方更彻骨的寒冷。冬季赋予了江南独有的韵味,江南却保留了冬季寒冷的本色。不像是北方一般的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这里冰凉的雨滴,刺骨的寒风,与远处的郁郁葱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时,就不能单单的用眼睛去探索世界,更应该去相信那触碰内心的感受。
一场冬雨,一场寒凉,灰蒙蒙的天际,凛冽的寒风,吹凉了西子湖畔的断桥高塔,吹冷了西塘古镇的诗画情长,吹寒了纵横交错的山川湖水,吹尽了轻衣薄衫的惬意时光。此时此刻,烟雨之中,处处透着江南独有的冬寒凉雨的风韵。在这个夜晚,流水桥边的长亭嫩柳,路边绽放的暗黄街灯,田野上依然顽强的枝叶花草,都享受着冬雨的沐浴和洗礼。这场冬雨似乎是来自江南的诗歌里,带着唐诗宋词的章节和李白杜甫的才华,跨越历史长河,倾泻在这个世界。在雨滴之中,诉说着一个个故事:荒野陌上,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兰亭之下,曲水流觞笑叹年华;乡村小院,西子浣纱沉鱼落雁;金銮殿上,一笑倾城再无国家。一幕幕闪过,短暂而又清晰,散落在地上,成为碎影又汇成一片。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向,皆是过往。一场冬雨,凉透了千年的历史。
前几日与母亲视频,刚好见证了故乡的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雪花在天空中肆意的飞舞,不多时便铺满了地面,给天地换上一件新衣。万物苍茫,天地同色,终归是看不到尽头。相比之下,还是故乡的雪让冬天更加真实一些。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象的描述了北方冬季的壮丽景象。雨雪本是同根,此时却是南北相隔,遥遥相望,似乎也是一种悲凉了。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窗子上面早已经蒙上了一层水雾,不时的还有雨水滴在上面,慢慢滑落,留下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痕迹,平静而又短暂。已经彻底看不清窗外的景象了,丝丝的寒意却还是那么彻骨,雨滴落地的声音也是那么响亮。为了迎合这寂静的夜晚,风停了,树静了,除了滴滴答答的声音,一切都变得安逸而自然。一场雨,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经历。雾中盼雨,风中观雨,屋中听雨,雨落江南,这个不一样的冬季也是一个特殊的开始。
夜深了,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雨滴掉落的声音。朦胧之中,仿佛看到了漫天的雪花缓缓降落,不断堆叠。雪,也不远了......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