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10-23
  • 最近登录:2024-03-25
  • 粉丝人数:2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也说“春联”的传承

潇水湖歌 发布于2021-02-23 12:40   点击:731   评论:0  
也说“春联”传承



李士权



“春联”古人亦称之为“春贴"和“门对”。依字寻源,顾名思义。“春贴”当谓迎春张贴之意;“门对”是说成对

仗结构的一副联语贴于门楣也。前者是从“春联”的內容和功用着眼;后者是以其文字的结构形式和其得以展示的平台称之。两者相辅相承向人们揭示出这株扎根于中华民俗沃土的常青树与时俱进,枝繁叶茂的根本原因。“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古时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上书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于门前镇邪去恶(这应该是最早的门神,到了唐代为秦叔宝,尉迟恭的图像所代替)。到了五代时西蜀宫廷里开始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故《燕京时岁记》则曰:“春联者,桃符也。”

宋代“春联”开始走向广阔的民间。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此,在深深的仪门,富庶的豪门,贫寒的柴扉开始了喜迎新春的对联祈求福运,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的演绎和传承。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出于他对春联的喜爱。曾下达政令,由京师金陵开始推广春节期间百官带头撰写张贴春联。并用大红纸换下了桃木板,贴春联的习俗得以盛行。据说明太祖在一个春节期间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为一个阉猪的专业户题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诙谐而不失大气,洒脱而惟妙惟肖。推行政令,身体力行。一副联语展示了皇权时代唯一一位农民天子的博大胸襟,横溢才华。为联坛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到清代,春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步入了成熟的丰收阶段。大量对联专著出现可为明证,根据顾平旦、曾宝泉《对联欣赏》中的《对联书目举要》所举的专著清以前的只有八种,而清代一朝就有三十八种之多。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瑰宝虽都有过无比辉煌的鼎盛之时,但鲜有历久弥新者。而受众之广泛,圣手之迭出,传承之久远,与时之俱进者,无出“对联”之右。岁岁新春至;家家锦字红。“春联”这株扎根于中华民俗沃土的参天大树必将代代繁茂,万古常青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