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新来一批大学生,其中一人积极热情,肯学恳问,恨不得把单位的所有岗位都搞熟练,不久就变成了业务能手了,领导和群众都喜欢。另一位却懒散拖沓,只在自己岗位呆着,其他不闻不问,偶尔其他岗位请帮帮忙,还要说“那又不是我的岗位职责”,领导不叫不动,同事不催不干,都没有好印象。过了几年,前一位被提拔为科长,后一位却大有怨气了,说前一位“尽搞些拍马屁、拉关系、讨好人、装积极的事,抢了我们这些正直人的位子。”真是可笑。
可是前一位呢?他当了科长,从未认为这是自己做得好,自己应得的。而是把此看成是组织上的培养,领导的教导,同事们帮助的结果,因而更加激励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结局就天壤之别了。前一位工作越做越好,在同事中声望越来越高,三十几岁就成为单位一把手。后一位一直在原岗位踏步,话渐渐少了,同事渐渐少交往了,身体也渐渐垮了,四十出头就病退了。
这个例子说明:罪人与罪己,进而言之功人与功己,认识正确与否,给人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罪己功人,百事能成;罪人功己,一切皆毁。普通人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还不明显,拿著名人物来对照就十分深刻,就性命攸关了。
韩信是汉代大功臣,大军事家,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他就没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本事,为什么在项羽手下就没人看得起呢?就一事无成呢?不是萧何力荐,不是刘邦放心重用,你还不知在哪里哪呢?把功劳归于自己,居功自傲,怨恨别人不善待自己,这种心态,不被杀头才是不正常的呢?
近代粟裕、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等人,都是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都倒了大霉了。他们也不想想,他们究竟能在哪儿?杜聿明、黄维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是在美国、德国等的高级军校深造过的高材生,他们就那么不中用,都成了你们这些初中生、没出过国门的土包子的降将、俘虏、刀下鬼。还不是他们跟错了人,你们跟对了人。跟了蒋介石,军事专家、高材生都成了败将、贱俘、野鬼;跟了毛泽东,文盲、土包子都成了名将、军事家、政治家。你们这些人不想着毛泽东的恩情,反而还认为自己比毛泽东还强,这样能有好结果吗?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人,能充分认识这些道理,均得荣华终身,顺境安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罗瑞卿,他的姑娘罗点点回忆说:她爸爸被撤销一切职务,禁止离开住处,在小院里来回踱步时,口里不停地唠叨:“我怎么老是赶不上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呢!”丝毫没有怪别人整他害他,总是在想自己哪些地方不对。正是有这种正确的态度,罗瑞卿才迎来了新的辉煌时光,虽说意外离世,确极尽哀荣,为后人景仰。
人们往往强调命运,认为命运好坏决定个人的一生。其实,命运就在每个人的掌握之中,是自己的知识、智慧、行为,决定自己命运的好坏。
2012.04.28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人很会解决矛盾,一切为了生存发展,文明的进步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