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05-16
  • 最近登录:2024-04-21
  • 粉丝人数:1054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就诗论诗话诗论(七)

清风明月20190516 发布于2020-08-28 14:37   点击:935   评论:5  


就诗论诗话诗论(七)
文/清风明月


(十一)创新论(或称时事论)

1. 赋创新

穿越庸情寂寞亲,清除物累长精神。
不知命运谁来算,却有灵犀赋创新。

2. 品岁鲜

意策江河思入海,神牵日月势飞天。
风光洒满清修道,独敞心扉品岁鲜。

3. 觅知音

千秋乐道觅知音,万物更新驭盛春。
阒寂元精传众鸟,瘠枯本泪寄孤云。
群疑独扫清心志,己信长圆醒世魂。
花染大同三不朽,暗香授业六根仁。

4. 何须时事造英雄

春秋并举领先锋,日夜兼程辩证明。
每赋诗文生死净,常挥笔墨古今空。
情耕性地播神韵,智载心天洒物灵。
长使流光升意境,何须时事造英雄。

5. 惟有图强生傲骨

争权夺利几时休,性命关头何所酬?
素位孤忠通圣境,盛名众誉断心流。
清风爽爽人独立,明月幽幽意自由。
惟有图强生傲骨,绝无借势荡虚舟。


附论述:

创新是自然与生命中的“元音与和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剑。就人类来说,创新是贯通古今时空心声的寂寞精灵;就时代来说,创新是融化主客时代强音的利益先锋;就社会来说,创新是化解贫富社会问题的辩证尖兵。

然而当今世界,在漫天流行的实用主义思潮和急功近利的现实利益面前,那靠平等自由思想和人文独立精神孕育的极其宝贵的创新之魂,却落入了别样乖蹇命运,陷入了悖逆之途:真正具有独创思想之人,被庸俗社会排挤;真正具有创新实力之人,被嗜血资本绑架;那些振聋发聩、直剖人性丑陋的“人性原浆——元音”,却无人欣赏;那些哗众取宠、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所谓“心灵鸡汤——笑声”,却被到处转载;发表论文为职称,出版诗文要自费筹资,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取舍,等等。
在如此大环境大背景下,口口声声喊着“大众创新”,而真正具有原创性的创新(与利益直接相关的显摆霸权逻辑的引领大众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除外)又能有多少呢?一个个时时想着“权名利”的人,一群群天天盼着兑换现实效益的人们,除了一直沉迷在慵懒的幻想中,他们能经受寂寞的煎熬吗?即使有天赋异禀者,他们难得的创新灵感,又如何能抵挡住实利的进攻?往往在身不由己中随滚滚红尘,拿创新之魂在“上帝”的当铺里作抵押,换回“安身”的现世利益。
一个没有在人生终极意义上仔细静听“生死元音与价值和声”并作过深入辩证思考的人,他拿什么力量与方法去对抗并消除世界强权噪音?他拿什么思想与心态去剖析并清除社会欺诈杂音?他又如何能自我激发那绵绵不绝的创新之能?

拿现在众多企业、公司来看,不要说十多年前遍地开花的加工厂、代工厂,只能靠农民工的血汗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微薄的利益。纵使现时火爆的互联网公司,也正如俞敏洪所说:“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沉迷赚钱,无心创新,都是在商业模式层面耍小聪明,他们整天想的就是让垃圾企业生产垃圾产品卖给垃圾客户,从来不会在技术、科技方面投入研发费用,他们的所有的钱用在了如何拉新、如何转化、如何套牢用户上。”

凡此种种现象,都是“功利思维”逻辑在“资本为王”社会中带来的必然下场。因为“功利思维”重的人,听不到也听不懂自然界和自我生命中那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创新“元音与和声”。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都是人类“功利思维”模式,造就了当时极少数的“社会精英”——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而造成绝大多数人“奴化”、“物化”和“异化”吗?
如今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使用的工具越来越“智能”,但人的“本能”却不断丧失,使人“感性”钙化;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智慧却越来越少,使人“知性”愚化;我们看似越来越精明,但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使人“理性”虚化;我们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生存压力却越来越大,使人“悟性”钝化;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但信仰却越来越虚无,使人“灵性”空化。
而所有这些,恰恰是制造“强盗逻辑”和“丛林法则”,处于“人类食物链”顶层,掌控着“资本”的极少数权贵集团所希望得到的结果。他们蓄意而为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类绝大多数人陷入“资本三重悖论”之中而自拔不能:一是资本控制论,资本是控制人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威力最大的工具。人类资本本利就是权贵集团的世代福利。二是资本杠杆论,资本似乎是目前平衡政治、稳定社会的最佳载体。那就让资本红利缓解人们生存压力吧。三是资本发展论,当前主要是依靠资本作为发展经济的最有效手段。那就使资本暴利激发人们创新活力吧。人类过去的历史及现阶段,都在穷尽一切智慧运用“资本”撬动“地球”,但“资本三重悖论”的病毒**着人们的思维,人类背着这个沉重包袱在似是而非的不同主张和诠释中共同走向无解。

在全民言利、全球谋利、全程逐利的时代,我们都知道有个人利益、家庭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但有没有全球利益呢?如果人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其命运是相连的,那肯定有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全球利益。我们都知道有物质利益、切身利益、现实利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但与有没有历史利益、未来利益、精神利益、灵魂利益呢?如果同为生命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类进化基因是相通的,那肯定有使我们相亲相爱的精神利益和灵魂利益。
但为什么,人类在现实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却总是表现为互斗互杀呢?古今中外的圣贤、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他们总是先从全民利益、全球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再从精神利益、灵魂利益为落脚点回归自我,静听创新的“元音与和声”,探索互利共赢的人类长久发展模式。但现时代的大多数人尤其是掌控着“资本”的世代权贵集体,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最害怕的却恰恰是共产主义呢?一些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也不再大张旗鼓地宣扬共产主义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实现共产主义将遥遥无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会阻力重重吗?
这是每个人都应在静静倾听创新“元音与和声”中去深思的问题,更是每个人获取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之本。

全民利益、全球利益从何而来?当然只能从创新中来。精神利益、灵魂利益的内在价值从何而塑?当然只能从创新中塑。面对虚无,越来越多的人更需要价值信仰与创新动力来支撑自我。与时俱进的人类和与利相谐的社会,迫切呼唤那些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人,能把握历史走向,指引人类走既各具特色的独立自主又能共存共荣的发展之路;迫切需要那些富含自由思想的人,能站在现实高地,永远高举浪漫灵魂高于一切的旗帜;迫切需要那些掌握文化命脉的人,立在时代路口,引领人类在批判性反思中走出困境。

作为“诗歌王国”的中国,历史上真正有创新精神并取得了成就的诗人,都是在“阒寂元精传众鸟,瘠枯本泪寄孤云”的寂寞中,聆听“清风爽爽人独立,明月幽幽意自由”的“元音与和声”;在“每赋诗文生死净,常挥笔墨古今空”中,挣脱“功利思维”模式,抒发其“惟有图强生傲骨,绝无借势荡虚舟”的人生志向;在“情耕性地播神韵,智载心天洒物灵”的诗歌创新中,获取“长使流光升意境,何须时事造英雄”的力量,从而彻底释放“花染大同三不朽,暗香授业六根仁”的自我情怀。
公元250年前后,阮籍作为第一个全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以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为意象,采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外”的手法,创作了《咏怀》82首抒情组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长夜未央的时代,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无限孤独寂寞和痛苦忧愤。
公元280年前后,出身寒门,虽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却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的左思,用10年时间写出《三都赋》,终使“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公元405年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渊明,在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上,不为五斗米折腰,遂挂印解职而去,并写《归去来兮》明志。有一天,他在“观众鸟、望孤云”时,也许想到了阮籍《咏怀》与左思《咏史》,提笔创作了《咏贫士》组诗7首,在有总有分、首尾呼应、脉络贯通上,借“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之景象,通过对古代贫士的歌咏,表达其安贫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怀,将组诗形式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
公元753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只身久坐敬亭山,此时诗人也许联想到了陶渊明《咏贫士》中的“孤云独无依”“众鸟相与飞”的诗句,于是情不自禁地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采取拟人化的手法,创作了《独坐敬亭山》,抒怀了其生命历程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旷世孤独感,坚定了其与自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亲切归宿感。
公元810年前后,被贬永州的柳宗元,采取众寡、有无、虚实、明暗的对照手法,咏天地间最纯洁的雪,颂生活中最清高的翁,创作了《江雪》。诗人明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实是暗表诗人“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政治理想;诗中实状“孤舟蓑笠翁”的“有人”之景,其实是虚抒诗人“辅时及物”的“无我”之怀;其“独钓寒江雪”就是诗人在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自然中独钓其“取道之源”为学主张,独钓其纯净圣洁的人格。
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和“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等一整套诗歌理论的白居易,先后于公元806年和816年,以其上半生“兼济”和下半生“独善”为怀,创作了诗人的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



(十二)综合论(或称实践论)

1. 实践论

实践流光智,综合岁月师。
谦虚勤探索,狂妄怯求知。
正反拼全景,得失对半思。
耕耘彰逸致,汗水闪英姿。

2. 苦难论

人生道道关,苦难重重甘。
势去情融水,形来骨架山。
乘风登海岸,踏浪卷沙滩。
敬畏直觉处,哲思自性酣。

3. 时光论

沧桑巨变时光刃,岁月轮回生命盾。
过去未来俪体诗,现实浪漫精神韵。

4. 半径论

跌宕山川厚地笺,循环日月义天弦。
人生系数圆周率,平等规则半径圆。

5. 诗魂论

自然进化造红尘,社会编程设主人。
生命细胞无富贵,心灵因子有清纯。
家国传道惟经典,故土安身仗草根。
圆梦必须撕面具,匡合盛世壮诗魂。

6. 真实论

真实自我立心中,毁誉清零兑色空。
有限人生能上下,无穷宇宙任西东。
感知理悟灵犀沁,吟咏思行意境融。
性饮烟霞山水净,身盈元气卧云升。


附论述:

人生,生命情怀的哲思之旅。每个人的一生虽路况不同,但一生苦短与生命情长的路径是相通的。经过一代代人承前启后的思辨前行,人类在这一场场哲思旅行的经验集合和智识进化中,必将人人成为哲学家。

人性,岁月开放的浪漫之花。每个人虽品位不同,但盛开的鲜艳与衰落的沉香是相通的。宇宙借星辰开花而壮美,自然借草木开花而幽美,人性借心灵开花而和美。人性这朵在岁月中开放的浪漫之花,总是在与时俱进中带着不同时代的共识标志和审美特征,人类在壮美、幽美、和美的综合审美中,以及或爱或恨、亦喜亦悲的浪漫抒怀中,最终个个成为诗人。

人人成为哲学家,个个成为诗人——这是永葆童心,祛除愚昧,在“智情景”知识形态的求真知中,立足“三自”——自由、自在、自信,确保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生之有畏”需要;也是在各具特色的经验综合中撕下虚 伪面具,透视外在悲喜,还内在忠实自我,净化社会诗意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说:“惊奇感使得人们开始去研究哲学,这一点在远古时代就像在今天一样。”“这一惊异的结果是什么?一种令人敬畏的无知感。人们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以摆脱无知。”这种惊奇感、无知感,是人类进化中一种哲学思维的传续,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我们童年时都曾拥有的爱提问题的美妙好奇感。
然而,这种童年好奇感后来被人造的生存压力压 制了,被争权夺利剥夺了,被勾心斗角斗没了,人们对万事万物的兴趣也渐渐陷入沉寂。面对霸道的世界、混乱的社会和迷茫的真相,一些人以叛逆的形象怀疑一切、解构一切,形成了当今网络时代“喷子”、“狗子”、“脑残粉丝”等互怼群殴的氓流现象;另有一些人在所谓“明哲保身”中享受个人安乐的时光静好,以“嬉嬉”一切、“呵呵”一切的态度,形成了现时转转抄抄的自娱自乐微信生态;还有一些人以“资本为王”包装所谓的“新知识、新生态”,以“流量为王”打造所谓的“新手段、新模式”,争当游戏世界的混世魔王……凡此种种,使我们身处这眼花缭乱、急功近利的时代,常常是面对如何促使人类平等发展的“真问题”,却缺少真知灼见;面对人为自造的“假问题”,却在自设自答中好为人师。
突破困境,还是应像古代圣贤一样,从化解人间恩怨情仇,消融自我顺逆悲欢入手。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遭人算计构陷,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使诗人极度悲伤。于是,他常寄情山水超脱自我,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精神慰籍。元丰五年,苏轼两次放舟长江赤壁,揽名胜古迹,壮心灵意境,那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就此倾情而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个深思熟虑的头脑,必定有一个坦诚相见、赤诚相待、忠诚相守的心灵,在分清真假、大小、虚实、主次问题后,在批判性反思中进行思维碰撞,在理解我们游戏其中的这个虚拟网络世界和领悟我们生活其中这个棘手的现实世界后心生敬畏感。进而在求真知中、在超越自我悲欢中,与异化人性的“资本”作斗争,以达同化、净化社会诗意。

人人成为哲学家,个个成为诗人——这是开发思维,完善自我,在“真善美”价值形态的求真理中,树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我还是我的“灵之共安”需要;也是在意识抽象中放飞心灵,去肉身痛苦,扫公众冷漠,升华人生诗境的需要。
“真善美”价值形态,既是求真理之道,也是摆脱自我精神痛苦之道。
有人说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儒士,殉道留下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其实,在此之前,他就于冥冥之中写下了《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姑射神人未可攀。云若无心常淡淡,川若不竞岂潺潺。驰怀敷水条山里,托意开元武德间。终古诗人太无赖,苦求乐土向尘寰。”
有人说鲁迅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面对痛苦写下了《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有人说陈寅恪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学者,其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不彰时,因心底升起一阵阵悲凉,愤慨孤独中写下了“旧学渐荒新不进,自编平话戏儿童。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斫头。”

人人成为哲学家,个个成为诗人——这是怡神养性,全景整合,在“天地人”信仰形态的求真道中,弘扬“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确保道仍是那道的“世之所是”需要;也是在追求真理的归纳演绎中,圆融世相,清生活苟且,树终极关怀,茁壮世道诗魂的需要。
苏格拉底说“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维特根斯坦说“一种不是独立的思想是一种只理解了一半的思想”。
当今时代,一方面,现实中每个人经常处在盲人摸象的状况中,其意识、思想、性灵都是由一时一事一地而引发的,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零碎的生活世界,从来看不到完整的生活和世界。另一方面,是物质商品太多,营养过剩;社会信息太多,观点过剩;人生追求太多,答案过剩。个人夹在这两方面之间,在无所适从中,很难避免地带来思想琐碎、主观臆想、日子寂寞、行为卑贱的下场。
如果,宇宙是多维时空的分合游戏,世界是一个各取所需的拼图游戏;那么,全景整合就是在各自有限时空和碎片化图片的人生实践中,用可以包容一切的心灵境界、用可以最大胆的心智尝试,去尽量减少为欲望所趋的需求、为主观所迷的困惑,进而人人在修心养性的殊途同归中,至少在自己所擅长的某一方面创新思维神经元连结,整体构思宇宙,综合理解世界,整合全员同心、全面发展、全程共进。
拿诗人来说,其每一思想、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在求真道中,一生经验的综合写照;每一观点、每一诗句,都是诗人精气神身心之韵或即兴或深思后的壮志抒怀。
如“诗圣”杜甫,其不得志的一生也是诗人全心全意创作诗歌的一生,其组诗《戏为六绝句》,就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其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唐诗发展的一系列主张。伸张了诗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宏志和千秋定论。
再如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创作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再一次用绝句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的文学观点。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7)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