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11-22
  • 最近登录:2024-04-16
  • 粉丝人数:14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和谋篇

东篱坊主 发布于2020-07-26 11:09   点击:1456   评论:2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和谋篇
哈达山人 九州诗词 今天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旧时诗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泛指文章作法。“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平直是说起句可以简单些,写的平实点。春容是说,承句要弥补起句的不足。把事件的过程描写充实


转要变化是说,转句是诗的关键,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铺垫,那么转句是从铺垫进入到主题情感抒发的关键合要渊水,这是说结句要深远。也就是说结句要有韵味。不能结的太直接。这个呢是我们以往讲过的内容,当时我们介绍了如何起句,如何转合,如何结尾。并且专门介绍了绝句的承句该如何写。

我们简单的回顾下起句分为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转法有四种方式:A、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B、退一步转法——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C、反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D、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关于结句,我们讲了三种方式,其实是五种用景语结句,例如 乌衣巷的结句飞入寻常百姓家

又如 江城五月落梅花

又如 满阶梧叶月明中

用景语结尾最容易做到结的深远。用情语结尾比较出名的一首,又得浮生半日闲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第二种方式。

用情语结句。用情语结句,要注意结句不能写的晦涩,这样大家看不懂不成,要做到言浅情深


3、第三种收尾方法 是 根据题目收尾根据题目收尾一般也有三个方式

A、就题目收尾根据我们诗的题目来收尾,一般是指命题诗的扣题

B、从题收尾 也就说根据题目我们写出的某些情感或思想来收尾。

C、就题目用虚笔来收尾,比如老杜的画鹰结尾是“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意思是说鹰从画上下来去搏击凡鸟,来衬托画鹰的人的高超画艺其实虚笔收尾主要体现的是作者的想象力。 那么绝句的承句我们是专门讲的:我们现在来回顾下,绝句的承句该如何写?

A、承句和起句并列。 例如,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个时候,起句和承句属于并列出现,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起句和承句以互文的形式
出现

七绝 初春随感

塞北风寒雪未匀,江南水暖嫩芽新。

蓝桥折柳声声问,可忆深闺月下人?

起承句互文,点题初春我们来看下承句和起句以并列形式出现,一种方式是使用互文的方式第二种方式是 起承句都在描写同一类事物

例如都在写景,或者都在感叹B承句的第二种写法 是承句弥补起句的不足我们刚才说了,诗的承接,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承句弥补起句的不足,也有两种方式 第一直接进行补充,要求承接要紧密 例如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个时候承句就是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描写

也就是弥补了起句的不足,因为诗句受字数限制,不可能一句中表达很多的意思第二种方式呢是间接的进行补充,要求承句承接起句的时候舒缓。一般情况下,承句这个时候是在造境,为营造氛围而进行铺垫。

例如

且将情思寄瑶琴,花吐清香月拂襟。

一点诗心悄相问,当垆可愿效文君?

花吐清香月拂襟。这句就是在造境 这两大类承句的写法是绝句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我们在起承转合结合我们讲过的十六种绝句章法结构,讲了第二课。绝句四句中体现出“起承转合”的五种方式我们又进一步结合我们讲过的绝句十六种章法结构。我们进行深一步的讲解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就是典型的将起承转合全部运用到了诗里。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承接起句,第三句转入抒情,第四句合句点睛。





那么我们都知道,承句是弥补起句的不足,因为起句只是描写了一个大概,然后承句进一步描写进行补充。转句、合句呢使用了一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彰显情趣。结合我们以往讲过的绝句的布局章法。这诗使用的是什么章法呢。写景+议论的章法。

我们再来看一首例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个时候呢,我们把绝句的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那么要求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我们来看下这首凉州词,起句在写景,承句在补充写景,使起承两句描写出一个完整的景色。转句,根据前面景物的描写进行转入抒情。转不可以脱节,意思是说转句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起承句是转合的铺垫。合要点睛。这个就是说,绝句的结尾很重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诗不怕起的不好,就怕尾结不好。结的要新奇。我们经常举例的一首诗金昌绪的 打起黄莺儿也是使用的起承转合的方法。那么是不是绝句四句中都要体现出起承转合呢?未必。

起承转合,也可以 体现出起承合,也就是说绝句可以不用转的。我们来看下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二种方式==起承承合



【贫者】:

不羡邻墙屋宇轩,庭前自爱小桃园。

枝头一日看三遍,唯恐春风不过门。

在绝句中承句接起句,转句补充承句的不足,不转,这个也是一种长见的方法 。绝句的第三句不转的,可以补充承句的不足。有些绝句在承接的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挥,也可以不转,仍然继续承接。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三种方式---只有起句,不见承转合句。这个有人叫做并列方法。一首绝句中的四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而使用这个方法最好是兼用对仗,以示工整、优美。

例如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看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而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当我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选取的题材基本上没有主次之分,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又如老杜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第四种运用方式---前两句起承,后两句并列。

例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蓬君。

也是前两句先并列,后两句转合。其实在以往我们讲解章法的时候,也举过这样的例子我们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对起承转合前两课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那么下面进入今天的主题,起承转合下篇其实就是绝句谋篇的问题,我们说的谋篇其实就是我们写前的构思。古人写诗一般是两种情况比较多见,第一是一挥而就。第二呢就是先有句,后有诗。说灵感一来,偶然间想到一个好的句子,然后再把这个句子融入诗中。。古代诗人故事中的李贺的诗袋,梅尧臣的诗囊,这些故事就说明的古人写诗的这种情况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存在一个现象,说古人写诗灵感一动,就会有一首好诗出现。说古人写诗的经验只有四个字“妙手偶得”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太难了。那么进入我们第一个话题,诗的谋篇到底是什么,我们在点评课上曾经简单的讲过------------谋篇

说白了就是把我们构思的好句子,使用在合适的位置上。

梦笔生花 重阳限韵七阳

院里菊花半露黄,金秋时令话重阳。

登高远望秋风劲,异地思亲泪成行。

我们不看这首诗的格律,因为这诗第一句孤平了,我们抛开格律来看,我们讲过绝句呢,要写好,首先要做到三点。明确要表达的情感主题,采用合理的章法结构,然后就是写好结句。那么这首诗表达的是重阳思念亲人的情感,主题情感明确了,那么就要看下采用什么样的章法和如何写好结句。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结句的作用是什么。结句好比是电影里的高潮部分。诗中最感人的部分。

这诗结局太平常。前面的描写并没有为泪成行进行有效的铺垫。我们要学会用意象来说话,那么该如何利用景物去表达情思呢,其实这诗简单的调整语句顺序会更好些。我们来试着调整下。

异地思亲泪成行,又逢佳节近重阳。

登高远望(秋风劲)?故宅菊花几许黄?

这个就是正常构思绝句的手法,把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当然这诗还需要在改,刚只是简单的调整下语序。在重阳时节快来临之际,登高远望故乡,不晓得家里的菊花是否已经盛开?大体是表达这个意思。思路提供好了,关键的修改还是要这诗的原来作者去修改了哦

平白的描写,不能放在最后两句,要放在前面两句,景物的描写不能是简单的描写,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这个就是简单的谋篇构思。那么刚才我们说了,谋篇就是把好的句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去,绝句中合适的位置是哪里,就是三四句。这个大家要记住。

第一我们构思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诗词忌讳直白的表达。要把你想表达的情绪通过景物的描写或者转个弯表达出来。这个就是我们以往讲解过的要学会用意象说话。

我们首先学习了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我们讲了赋比兴,然后学习了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接着呢,我们学习了古典诗歌--绝句的布局章法、起承转合还有修辞手法再接着呢我们讲解了含蓄的表现手法,讲解了如何从情景虚实上体现出诗家语的方法,这个就是如何提升诗的内涵。我们刚才说了,学习呢是一个过程,要面面俱到。写作呢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繁到简的过程。

其实诗歌来自生活,再说具体点就是来自你对生活的感悟我曾有这样一句话,生活中的感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我不主张去硬写,去强写。要学会感悟生活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说这诗对题了,写起来顺手,其实不是诗对题,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感悟,才会写起来顺手。可能有人要提出异议了,说我没有真实的经历,就不能写这样的题材的作品了么?其实不是。我说的感悟并非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是由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扑捉到的感悟。我们不可能经历这世界上所有的热闹,但是我们可用眼睛去看,去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

我们再次回顾下:我们开始要求大家写绝句要做到三点:明确主题情感、使用合理的布局,写好结句。那时候大家初学,后来进步了我们要求大家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情感真实。要通过情景虚实在绝句中的运用来做到用意象说话。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1) 查看   收藏(1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