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羽佳蒙汜 男  
  • 注册日期:2017-03-06
  • 最近登录:2024-02-11
  • 粉丝人数:17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赋的常识(二)赋体沿革(文/黄心培)

羽佳蒙汜 发布于2020-07-15 12:05   点击:1122   评论:0  
   赋源于古诗,即前人遵之为《诗经》的《诗三百》。凡读过《诗经》者皆会发现,诗经中四字句最多,有不少句子还作了反复、对偶和排比,以强化其内涵;即使形成带有楚韵味的骚体赋,其句式结构有了较大变化,但其反复、对偶和排比的艺术形式,仍然被後世的赋家继承并发扬着。所以,赋虽形成了多种体式,但其沿革的历史仍有其脉络可寻。
        (一)先秦是我国辞赋的发轫期,并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征。据《汉书 - 艺文志》载,这一时期辞赋作家有四人,辞赋作品五十五篇,其中屈原二十五篇,唐勒四篇,宋玉十六篇,孙(荀)卿十篇。南国幻境,楚地巫声。运用神话题材与夸张手法,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也是先秦辞赋的一大特征。屈原的《离骚》被举世公认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二)汉代是我国辞赋的发展期。汉赋又称之为“一代之文学”,是两汉文学的总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杨雄的《长扬赋》代表了汉大赋的特征,确立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和所谓“劝百讽一”的写作传统,在汉赋发展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汉代名赋还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班彪的《北征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都对当时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丑恶现实进行了揭露和批评,颇具感染力。稍后,祢衡的《鹦鹉赋》,则开创了抒情言志,写景咏物之先河。
        (三)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辞赋的转变期。这也是被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建安七子中除孔融外的六人及曹氏兄弟,都有赋作传世。杨修、繁钦、丁仪、何晏、卞兰等,均活跃于当时之赋坛。推动了当时抒情小赋的繁荣,标志着由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转变与完成。两晋时期左思的《三都赋》、潘岳的《藉田赋》、成公绥的《无地赋》、傅玄的《元是朝会赋》、阮籍的《东平赋》、《大人先生传》,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陆机的《叹逝赋》、《吊魏武帝文》、庾阐的《扬都赋》、《涉江赋》,使咏物抒怀成为赋家创作的主题之一。南北朝时期,傅亮的《感物赋》、《片思赋》、谢灵运的《盛时赋》、《归途赋》、《伤己赋》、鲍照的《芜城赋》、《伤逝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小园赋》、《枯树赋》在作品中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风格题材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开拓,使辞赋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四)唐宋为我国辞赋的高峰期。无论是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代。据《全唐文》统计,有辞赋流传的作家达五百四十四人,作品数量超过了两千篇。这在辞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更标志着唐赋的繁荣。唐代的骚体赋、散体赋、骈体赋日臻完善,并出现许多律赋作家。唐赋的艺术风格多样,既有鸿篇巨制,如卢肇的《海潮赋》、李庾的《两都赋》、《东都赋》,也有短如四言八句的,如李商隐的《虱赋》、《蝎赋》,柳宗元引入檄文写法的《骂尸虫文》。
        唐赋的语言丰富多彩。如杜甫的《三大礼赋》颇具古韵,骆宾王的《荡子从军赋》、王勃的《春思赋》语言绮丽,王绩的《游北山赋》以白描见长。岑参的《招北客文》则是山川形胜加杰作。经过骈赋、律赋之後,唐赋又转而向散文方向发展,形成了不同于汉代大赋的新散体赋——文赋。
        宋赋在唐人辞赋创新的起点上,又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在赋的体制上有了新的发展,语言上也有了创新。宋赋出现了大量以说理为主、寓意深刻的作品,大多以议论为主,同时抒发作者感慨,寄托个人情趣。如张咏的《声赋》、狄遵度的《凿两江赋》、崔伯易的《感山赋》、苏轼的《屈原庙赋》、《前赤壁赋》、《後赤壁赋》均属于此类。而司马光的《交趾献奇曾赋》、邵雍的《洛阳怀古赋》、王回的《爱人赋》则更接近了韵语论文。宋赋在题材上,对楼台亭阁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范仲淹的《秋香亭赋》就是早期代表。
        宋赋朝着内容重理趣,语言重平易,对偶用长联及散文方向发展成为主流。而律赋写得较好的作品,只有秦观的《郭子仪单骑却虏赋》这样的凤毛麟角了。
        (五)元明清赋的发展仍然呈现一定特征,也出现过若干创作高潮,更有值得一观的代表作。据光绪十四年(1888年)鸿宝斋主人所辑《赋海大观》,收赋两万篇。其中明以前的赋约五千篇,清赋则在七千篇以上,总数超过了此前各代赋作数量之总和!《历代赋汇》就录有元代一百二十八位赋作家,三百二十三篇赋作品;明代三百六十九位赋作家,七百三十五篇赋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有突破或创新。直到清季,金应麟的《哀江南赋》、章炳麟的《哀韩赋》、《哀山东赋》,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之壮烈言行阐述得惊心动魄。而清代律赋的用韵方法既呈奇思妙想,又不惜费时间苦心经营,甚至出现以数字相对,每每以构思争奇斗巧而能出奇制胜。
        从赋体的沿革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赋源于诗,赋亦继承于诗,但诗并不排斥赋,赋也并不因独立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而去取代诗。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赋本身又衍生变化出骚体赋、七体赋、散体赋、律赋、文赋等不同的体式。这些体式并不因相互竞争,而出现其中有一种似乎要被淘汰的,而是与其他各种文学形式:诸如诗、词、乐府辞、曲、楹联等并驾齐驱,随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一一加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学的队伍。所以,“沿革”二字,我们只见到“延”,却没有“革”,这恰恰是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规律!
(待续)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