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的原理九十六(怎样从社会性质体会修养)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7-13 09:15   点击:438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生活时时要上行,尽因社会有人生。自私自利争而食,动物一群何配名。


写诗的原理



九十六、怎样从社会性质体会修养

性质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包括特点、特征、特色等,代表事物内部运动规律和与外界的联系,包括保证、保障和条件。性质有事物区分作用,如果一事物和另一事物具有同样的性质,说明有同样的本质联系,还有待继续分辨,直到挖到最深的本质。

比如,镰刀与收割机具有同样的收割性质,进一步分辨就知道,收割机是机械化镰刀,它们有同一个本质,即农具。

本质即规律,而且是内在最根本的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最原始的属性,总是抽象无比,且看不见摸不着,就需要通过各种性质,并透过各种性质所表现出来的与外界联系和各种关系等现象,才能发现。本质与性质没法割裂,既不存在没有性质的本质,也不存在没有本质的性质,二者既是一回事,又非一回事这么简单。

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而性质有多种,有的是特质、特性,只属于独有,有的属于非特质非特性,可与其它事物共有。特质特性就是本质的根本属性,即本性,见到本性就自然见到了本质,这时本性与本质才是一回事,只是描述不同。比如,本质指“根源”,本性指“根源的特质特性”

非特质非特性则不属于根本属性,而多是与其它事物共有的,甚至可能是其它事物的特质特性,说明共有着同样的本质,仍需要进一步分辨。

还比如,相对于镰刀,机械化是收割机的特质特性,所以二者有区别,但收割不是收割机的特质特质,因为镰刀也有,所以二者便共有同样的本质,可是相对于别的事物,如脱粒机,机械化便不是收割机的特质特性,所以收割机与脱粒机又有着同样的本质,而脱粒机不具有收割性质,这就成了收割机的特质特性,于是收割机与脱粒机才有了区别。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性质得以体现出来的,表面看是本质决定性质,这是孤立不变的眼光里和孤立不变的情况下,才有的情形,其实哪有事物是孤立不变的?本质也会变,所以是性质决定本质,性质变化必然带来本质变化。“南橘北枳”、“蜕化变质”恐怕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社会性质和本质的联系就是这样的。有人说,社会的本质就是人类组织形式,这是生产关系论,是仅仅看到了社会的构成,却看不到社会的实质。

实质是指本质的真实情形。社会的真实情形是生存、生活和劳动,以及怎样生存、生活和劳动,这就是社会的本质。组织形式还只是这种本质得以体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特指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怎样生存、生活和劳动,这属于社会性质,是社会本质的保证、保障和条件。

社会性质按生产关系分,有阶段性,阶段性又有自身的本质。正是因为阶段性这个性质,带来了不同的社会本质,也有了人类社会一个阶段相较另一个阶段的进步性,以及各个阶段社会自身本质和新的性质。这就是性质决定本质的道理。

通常说。什么是由什么本质决定的,是图着好懂的说法,实际指由本性决定。即,本性决定非特质非特性,也决定自身的本质属性。非特质非特性对本性有反作用。

又如,有的小偷虽然习惯使然,恶性不改,为什么再怎么气急败坏也不敢对人下狠手?实际是如果没有凶残本性,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本质,说明其偷窃再怎么严重也还仅仅是非特质非特性部分,从本性上这样的人终是可以挽救的。

相反,有的大学生,大博士,大学者,虽然平时表现冠冕堂皇,甚至成就斐然,但只要这不是本性,而属于非特质非特性,就有可能暂时掩盖真实的特质特性,最终遇到机会时本性还是会暴露出来。像所谓“感性 杀 人”现象,其实这种现象中理性一点不少,而是本性使然。

本性使然下,都必然先由感性反映出来,因为感性和理性不论作为特质特性,还是作为非特质非特性,也都属于人的性质,故感性往往是本性的第一反映,如果有理性参与,则其它特质特性和非特质非特性都可能参与进来,并施加相互制约或反作用影响。

这也是高知犯罪都很有隐蔽性的道理。正是这样的情况,让对有些犯罪很难防范,也很难挽救。其实,根子还在于怎么造人问题,如何从小就正视人的“性相近,习相远”问题,实际又是如何树立和改变本质的问题,这就必须从抓住性质着手,比如将死记硬背变成文而化之,否则放“马后炮”怎么都不好使。

中国社会主义阶段及其本质,是由人民扬眉吐气,当家做主这个性质体现出来的,也就是由这样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体现出来的,就意味必须保证大多数人有根本的公平和平等的生存权利、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个本质同样必须由大多数人做主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相对于旧社会的新性质新特点来保证,其中“工人阶级领导”在中国是以党的领导为代表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新性质新特点来保证,或这个保证体现不出来,社会主义本质便不好说。

当年,即1992年,邓公在“南方讲话”中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说得很简洁精到,实际是把社会主义一部分性质和本质一同概括进去了,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即社会主义自身的根本属性。

社会最主要的,且起决定作用的性质,所谓“特质特性特色”,就是社会制度、政权和政治三者的真实属性和相互联系。社会制度是由宪法规定的对社会总的要求,主要由经济制度体现出来,即生产关系的具体模式如何,作用如何。

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虽总体上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本身,但也对经济制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政治代表着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实际治理能力及表现,是最集中、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具体性质的反映,所以政治如何,也就反映了真实社会本质是什么样子。

说到底,社会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感觉到的生产关系具体性质决定的,这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不能用孤立不变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一旦建立,本质就不会变,就注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自然是同样的性质。

社会主义的到来,可以带来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由这些性质来体现,但最终还是由这些性质表现如何,来决定社会是不是还在原有的性质上,本质变没变。

生产关系三要素,都是对社会本质的根本体现,其中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地位是最核心的性质,代表着社会实际本性,其它两个要素既是对这一性质的反映,也是这一性质的条件、保证和共同保障。

因此,既不可孤立地认为,三要素一旦确定,三者关系就不会变,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孤立静止眼光,以为劳动者地位一旦明确,其它两个要素就是自然而然的。要能够时刻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规律的角度,来看分配和占有是不是总能符合劳动者的地位。

事实也证 明,大面积腐败的出现,已经不是社会上层建筑个别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生产关系出现了普遍不合理所注定的,毕竟上层建筑是顺应生产力所带来的生产关系的结果,是为生产关系服务的,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例如,干部严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而缺少监督,百姓地位和尊严处于弱势。是社会生产关系出现了这种向不利于人民当家做主变化的情形,才让社会上层建筑普遍出现了一定性质变化,进而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并导致了腐败全面漫延,造成了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和尊严不平等。

相比之下,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稳定性,而上层建筑则因为人的思想、观念、策略和政策制定等优势,有很强的灵活性,只有维护好上层建筑性质,才能保证好生产关系性质。

这提示了,观察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就是要注意社会生产关系中分配和占有,并通过这种观察,来认识劳动者地位有没有变,反思应该怎么通过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来加以调整和完善,同时要防止单靠生产力发展来推动的被动“等待论”,以免被少数人盗用时机。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