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永隽 男  
  • 注册日期:2019-11-03
  • 最近登录:2022-11-17
  • 粉丝人数: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以我为例,剖析初学者的进步之路》(七)

永隽 发布于2020-06-30 11:16   点击:437   评论:0  
永隽在2010年北京青年诗词峰会上的发言
                      (七)

        三、以《永隽词组投稿》中的几首作品为例,通过分享我创作、修改过程,剖析初学者的进步之路。
        ……

        1、《永隽词组投稿》05号
       《蝶恋花》
         燕子低徊催日暮。心绪无凭,枉作相思语。云外轻烟落金缕,此心此际知何去?    身游夜永愁延伫,欲啸长歌,不识来时路。且向丛间看凝露,东方已是斜阳曙。
        永隽作于1989年夏
        显而易见,这是一首失恋以后的作品 大一的时候经历了一次感情的挫折,从此开始陷入一种苦闷的状态,这种苦闷几乎一直伴随了我整个的大学生活!虽说在暂时忘却时也曾有过一些快乐的时光,但与感情无关,牵涉到感情时就只剩下苦闷。几乎整个大学时代的作品都跟这次感情挫折有关——或是回忆美好往事,或是睹物思人,或是记载梦境,或是感时伤怀……
        记得这首是在梦中所作,于半梦半醒间急寻纸笔记录,录毕再睡;醒后有不知所云之感!经过整理、润色后成了下面的初稿:
        燕子回时愁日暮。心绪无凭,怎作相思语。淡烟云外消金缕,此心此时何处去?    暮影未消愁已起,但放狂歌,聊解心头事。长歌且向云中寄,寄予斜阳空问讯。
        格律方面上片还凑合,四、五句平仄有些问题,但基本还都算律句;下片的韵脚就全乱了,典型的“i”、“un”跟上片的“ü”通押,而且三个七字句虽说都是律句,但与词谱中的均不相同。(永隽按:大多数凭“感觉”押韵的初学诗词的朋友往往会将“齐”

韵与“鱼”韵通押,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我会在另一个演讲题目《新声韵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兼论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缺陷》中讨论这个问题。)
        内容方面,除了两个“愁”字显得过于着力外,下片写的比较空,没有什么内容,属于初学者易于流入的“叫嚣”一路。
        上片只作了较少的改动。首句 “ 燕子回时愁日暮 ” 的主语是

“我”,加上明说“愁”字,显得过于直白;改为“燕子低徊催日暮”,

主语变成了“燕子”,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衬托出一种情绪,显得更委婉含蓄一些;“催”字将燕子拟人化,凸显出 “ 愁 ” 的情绪。第三句“怎作”原为反诘,情绪显得过于激烈,主观色彩太强烈;改为“枉作”,更倾向于客观陈述,少了一些愤懑的激烈情绪,添了几丝无奈的感觉。四、五句的改动是为了调整平仄以合谱,内容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下片就几乎是重新创作的了,只保留了“旷野放歌”这一情节;增加了时间的流动——由上片的日暮过渡到深夜最后到黎明;结尾两句“且向丛间看凝露,东方已是斜阳曙”情绪一转,不再是原来的愁苦、阴郁、愤懑而趋于豁达、阳光,这大概就是不到二十岁与将近四十岁的区别吧 
        有两点要说一下:一是“身游夜永愁延伫”,最初的版本是“心游”,但觉得有些灵魂出窍的感觉😀后来改为“神游”,写出来后把自己吓了一跳!最后才改为现在的“身游”,一来是符合实际情况,二来也与后面的“不识来时路”相照应。再有就是末句“东方已是斜阳曙”,记得当年读某词话载秦观《踏沙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曾说“既言‘斜阳’复云‘暮’,岂非有重复之嫌?概尚有‘斜阳曙’之别也。(大意如此)”,这里我就是反秦观之意用的“斜阳曙”,这点以后还会遇到。
        虽然经过大幅修改,但由于最初创作时的情绪比较激动,也欠缺水平,因此开篇三句仍然感觉有些着力,落了下乘。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