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王建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20-05-27
  • 最近登录:2024-04-25
  • 粉丝人数:1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也是一种美学

王建 发布于2020-06-05 09:42   点击:4975   评论:9  
绘画、音乐、建筑、哲学等等向来有东西方之分,而诗歌也是这种情况。对此,梁实秋曾解释说,“诗并无新旧之分,只有中外可辨。我们所谓新诗就是外国式的诗”。这里的外国诗,显然就是指西方诗歌。简单说来,那些用白话文写出的,以分行代替分段的句子,就是外国诗,是西方诗歌。我国的诗歌传统,则是以平仄韵律相谐,用整饬划一、或以错落有致的句式来进行编排,从而来架构诗体,表情达意的。典型的代表便是绝句、律诗与词。        

 世间上的每一种事物的存在与延续,都必须存有价值,否则就会消亡。诗词的价值,乃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与人类观感情绪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带有音韵感、绘画感与建筑感的表达机制,将美捕捉到人的面前,从而来保有自身继续存在的必然性的。因此,一切不受时间因素所制约、所淘汰的诗词,必然都存有美的机制在里面的。诗,说白了,也是一种美学。  
       
说到美学,说到美,有必要说一下人在看到事物时所能怀有的三种态度,即功利、科学与艺术。

所谓功利,就是说当我们带有功利的态度,关注到事物所含有的实用价值时,我们便觉不出它的美,因为这时它与我们之间有切身的利害关系;所谓科学,则是指当我们带有一种严谨的具有思辨行为的态度时,我们也觉不出美来;而艺术的态度,则是我们即不考虑这件事物的实用价值,也不以科学严谨的意识去对待它,而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时,我们才会觉出美来。具体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在大明湖边散步,你看到了成排的柳树,当你因为天气炎热而去下面的树荫里乘凉时,你觉不出美来,因为这时的柳树带有功用性,对你而言它是一种乘凉的工具;而当你由这棵柳树开始思考起树龄时,你也觉不出美来,因为这时的柳树带有理性思辨行为,你需要有严谨、科学的意识在里面;而当你看到这棵柳树在湖水中影影绰绰的倒影时,这时你才会觉出美来。因为湖水中柳树的倒影,对你而言既没有实用价值,也不是你理性思辨后的产物,美,在这一瞬间便蓦然产生了。   
      
其实,美与美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哲学与心理学工程,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这里简单地阐述一下美的产生,好方便下面我关于诗学与美学联系的行文。         
诗,想必我们大家都是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缺少它,但是有时候,我们却会想起它。正是因为诗对我们的生活不存在功用性,可有可无,并且也不需要有科学的思辨意识在里面,所以,诗,是存在美的。可以说,诗是一种艺术美,是来自自然,来自生活中的美。    
    
 如果说自然与生活中本来就也存有美,那还要诗歌,要艺术何用呢?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在观看到某种外物时,往往会被这种事物身上所带有的实用价值或者思辨意识所干扰,使我们无法专注于事物本身只独有的美感。譬如,在大明湖上,有游船、有小桥、有荷花、有亭子等等,我们往往会觉得它们所构成的景色会很美,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又会带有不同的审美角色去欣赏这些景色,而这些审美立场无疑都会多多少少带有些功利性,带有思辨意识在里面的,譬如,商人们会看到游船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建筑家们会关注到小桥的建筑结构,植物学家们会关注到荷花的根茎花叶的生长关系,而疲倦的旅者又会想到要去亭子小憩,想到它的实用价值等等。而诗的作用就是要把所有其他的干扰美的东西剔除掉,只把美捕捉到,并经由二次加工,使之艺术化,再呈现在读者面前。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往往常年生活在大明湖边的人,会觉得大明湖的景致也是一般,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这就是“审美惯性”在作怪,使我们对我们身边的美习以为常,而使“经验”代替了我们的“欣赏”。说白了,也还是事物的实用价值、思辨意识在我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了,慢慢的,看习惯了甲地柳树的人,就会想到柳树在夏日里可以乘凉的功用,看惯了乙地大海的人,就会想起海水可以踩水,可以游泳的功用,这就大大减低了我们对于这些事物的美的觉察与欣赏。但如果,某一天,大明湖簌簌地下起了一场雪,那么,大明湖原本对某些人寻常的景色便又会变得具有美感起来,这是由于“雪中的大明湖”,不是这些人原本的“审美习惯”,模糊了这些人对于大明湖的“审美常识”,也就是“距离产生了美”。因此,诗歌的另一作用,就是人为制造这种美与人之间的“距离”,模糊人的审美常识,从而使人觉出新鲜的美来。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审美的能力,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捕捉美的本事。譬如,大明湖里的荷花,荷花上有蜻蜓,但这两者所带来的美,像是两种色彩的线被揉成了一团,而诗人的本领是从这一团杂线里寻找出线头,进而把这两种线分离出来,让这两种线,这两种美各归其位。典型的,如杨万里很出名的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读过这句诗的人,在每每看到类似情景时,往往都会层次分明的把荷花与蜻蜓的美分离开,从而,使美的欣赏强化了,生出了加倍的美来。   
   
我们都清楚,诗的唯一构成形式是文字,那么,一首具有美的诗,它的“文字”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呢? 
         
首先,就是“联想”。也就是说,一首诗要使人有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使诗人捕捉到的美被读者所接受。譬如,你看到了道路两边的草,它是青色的,或许“审美惯性”使你习以为常,你什么都不会去想,或许你会拿它跟花的颜色作对比,这时你觉不出美来,但是如果你读过“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句诗时,你便会由芳草的“青”,想起青色的衣裙,想起某个场景,想起某个人,便牵连出某种情绪,欢乐的、怅惘的等等,这时,你便觉出了美来。但要明白一点,美,不是单纯的快感,也不是因情绪而产生,它是客观地存在,然后被人的主观通过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所觉察出来的。那些看到衣裙而联想到美人,进而觉得衣裙美的,并不是衣裙本身的美,而是观赏者主观的美,是联想后的美,也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所感知的美。诗人所做的,正是强化这种主观的美,这种联想后的美。可以说,具有美的诗,给读者传递的美往往是“可能是这样”,而不是“肯定是这样”,譬如,李商隐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句,这里的“幽草”,这里的“晚晴”,都有很多层意思,很多层美去供人们欣赏,去玩味。身份卑微的人,会注意到“幽草”,身处暮年的人,往往会紧盯“晚晴”,等等。  
       
其次,一首具有美的诗,它在“文字”表达时,要带有“距离感”。前文提到说“距离产生美”,诗与美之间也是如此的。那些用华丽辞藻、巧艳字眼堆砌出来的诗词,并不会使人读出太多的美来。原因是,这些字词的字面本身已经很漂亮了,就消灭了这些字词后面所能带有的情感,读者在读这些华丽辞藻的诗词时,往往更容易被这些字本身的“实用价值”所牵引,受到“审美惯性”的干扰,而无法体验到美。典型的,譬如古代的“齐梁体”诗风。像是南北朝时的梁朝简文帝萧纲所写过的“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这一句,就明显比不上后来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写的“流黄看织回肠锦,飞白教临弱腕书”具有美感。这两个人的诗虽然都是有“明艳”的字眼在里面,很容易使读者产生阅读偏差,把读者对美的关注牵引到别的方面,产生审美疲劳,但是黄景仁的诗句里面使用了“回”与“弱”两个字,很好地淡化了诗句的“实用价值”,把诗与美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而词序倒装的笔法又进一步淡化了“审美惯性”,从而使诗句生出了较为强烈的美来。诗歌需要做的正是剔除掉读者的“审美惯性”,最大化降低读者的“审美疲劳”,而同时又要遵循着读者的“审美常识”。
        
最后,美是特质的,也是普遍的。作诗的过程,也可以说就是将特质的美从普遍美中捕捉、加工与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自然而然,不要人为设置障碍,不要试图用晦涩的文字去解析美。我国古人常有一个观点,就是“诗穷而后工”,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越贫寒越窘迫的困境里,他的诗文也就做得越好。这种说法未免武断,但也存在合理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诗写得好呢?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指出,“人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基于叔本华的观点,我认为,人在做任何事情首先都是出于“利己”,这是本能的,进而由于“利己”衍生出“同情”或者“恶毒”,因为,我们可能从这个人、这件事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或者担心是将来的自己。我们往往同情弱者(困顿的诗人),而嫉妒强者(富闲的诗人),根源就是出于“利己”。再说“穷而后工”的问题,这些诗人以“困境(经济、情感、境遇等)”来构成他们特质的美,将其从普遍的美中捕捉剥离了出来,使读者新鲜,而又感同身受,衍生出“同情”,从而,使读者感觉出了美来。譬如陆游的那一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自古以来感动过很多人。这句诗,自然而然,美从自然中生出来,诗人将它捕捉到,再转移到人的心底里去,使读者生出“同情”,这其中诗人并没有设置什么障碍,从而使读者很好的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美,这就是诗与美融合的最好范例。诗歌是避讳语句深奥、晦涩难懂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对于“用典”也要把握好分寸,否则很容易使读者感受不出诗句的美来,典型的像是北宋初年学习唐朝诗人李商隐诗风而产生的诗词流派,西昆体。诗句读来不知所云,读者想“同情”也“同情”不出来,所以说,故意在诗与美之间设置障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总结来说,诗中的美,是根植于生活,根植于自然的。它像是荷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诸如老干体、齐梁体、西昆体等的一班诗风不能绝对说与美学绝缘,但却也受到美感的排斥。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所以我认为,美,是客观的,是自然界本身的存在,而美感是主观的,可以衍生出各种艺术。诗歌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最主要的使命便是用“文字”把美捕捉到,用情感二次加工,再把它呈现在人们的眼里,减低甚或消灭自然(生活)美中可能存有的一切对人而言的利害关系(实用价值)与思辨意识(科学理性),而这个过程的最高追求,便是达到物我两忘。我向来推崇作诗的八字真言,即“情之所至,自然而已”。诗中的美,是自然而然,而不是必然而然的。其实,在我眼里,诗,等同于美学,也便等同于你。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43) 查看   收藏(38)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