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骆子 男  
  • 注册日期:2019-02-25
  • 最近登录:2024-04-01
  • 粉丝人数:1634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读书要读“破”

骆子 发布于2020-04-29 11:04   点击:1583   评论:6  
观点在作后感中注:在修改打不出的破|解二字时不小心删了一次文章

留守汉
晌午时分日始高,锄飞蝶起舞蓬蒿。
丘前老媪青丝理,目滞山坡跪乳羔。
2020年4月24日
作后感:
    我向来只解自己的诗,不是我谦虚,是的确技不如人。解今人诗,人家扛鼎都好几年了,你个初学小子多什么嘴?解先人诗,怕解得失水准,丢自己的面子不打紧,就怕辱没先贤。
    今天破例,解解杜前辈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体,我目前不打算写古体,所以诗内功夫嘛,实解不了。这句诗,多数人理解,写成四言差不多了:读书万卷,下笔有神。也不译成白话了吧,就是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的意思。我想也是,我文章写不好,应该是没读多少书的缘故。
    可我仍不打算认真读书。这似乎太不像话,写诗之人不听杜老前辈的话,什么态度?恰恰相反,我就是因为听杜老前辈的话,才打算不认真读书的。不是添了个“破”字吗(“如”是个虚词,文法结构用的),在告诉我读万卷书有个破用:
宁做纨绔子弟,也莫做读书人。原诗开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杜前辈真在说读书有个破用吗?如果不是,他的字有乱来的吗?真当杜老前辈是当下自奋告勇扛鼎的大神,废字一大箩也敢开山立派。
    我的理解,这“破”字才是此句的诗眼所在。没这“破”字,最多只是句劝学的诗句。有了破字,就是个读书的方法论了,
读万卷书的确有“破——“破”着读方有用。我的理解,诗外至少有三层含义。何谓破:破|解精要的破,破进破出的破,破茧化蝶的破。
    破|解精要的破。读万卷书,不是让你把万卷书读完,而是破|解万卷书的奥妙,吸取其中的精华,揉合自己的元素,百般锻打,融会贯通,方能化为己用。人的记忆功能是有限的,除非记性天才,才能过目不忘。即使真过目不忘又如何:万卷书中的各种理论和各种流派的观点,打起架来,只能把一个迷糊虫弄得更迷糊我四十二岁学诗,让我先读万卷写诗的理论书,再写诗,估计没动笔,七尺黄土就先收了我。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孔明先生的“观其大略”就是这意思:得其精要。
    破进破出的“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读得进去,却读不出来,恭喜,又多了个书呆子。书从何来,难道真是神仙赐的?天下事人间理而已。从理论到理论,不过是下笔再写出第一万零一卷书,让下一个书呆子多读一卷而已。咬文嚼字,不得其法。所以读书,即便没读到一万卷,能深谙其中的道理,或只谙其中的一部分道理,就得破出来实践下,实践中有问题再破进书里去找原因。说得哲学点: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周而复始而已。
    破茧化蝶的破。记得有一诗家高手托梦给我说过:作茧自缚,是为了有朝一日破茧化蝶。这次诗圣又用诗强调了,就是打破书中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个人说话更土:有的理论就是让破着玩的)。读书不读破,就只能蛹死茧中。杜老前辈就是从书中破了出来,触类旁通博采众长、集百家之精华于一体,才纵笔成了诗圣。古来诗之大家莫不如此。否则,最多产生了一个学究。学究得好,能下笔如有神的整几本理论书留世,万卷书中再添几卷。学究得不好的,就个孔乙己的前生(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人物,古代的这类货只能是他前身)。
    某乃江湖一野手。半路出家诗门,不受条条框框约束。书我肯定会读些,不读书破什么破?总不能像浅白货,都不肯实践下平水韵,就敢口出狂言,操起平水韵的水就倒。但我不会数着卷数一本正经的读,没那么多时间。更不会咬文嚼字,见着咬文字的学究就烦,纯耽误我扼其精要。我研究一切理论只是为了更好的写诗,写更好的诗。有违此道,学究离我远点。(我其实内心是敬佩学究的,只是在阐述此道时偶出不敬语,纯属为表达观点用词强烈而已。打压浅白货是《周公梦集》中某先人的嘱托,我答应了就要尽力而为。我敢有这想法就敢说出来,不怕浅白货寻我麻烦。但对于学究的讥讽,更多的是出自有些学究的观点取向,极易为浅白货利用,倒未必是学究的理论真没可取之处。为了打压浅白货,有时误伤学究,也是无可奈何。望学究见谅
    我白手写诗一年两个月,就是一路破过来的。不对啊:你不有守格律癖吗?那也是破,学究爱好研究如何用拗用变体,我偏反向破:就在这刀尖般的舞台耗上了。如是,人家戴一付镣铐嫌紧,我偏一下把平水韵和新韵两付镣铐全戴上,而且两付都不允许走一下样:拗救变体全不许用。偏不信这邪:镣铐还能铐上我的想像力。
    但在写诗手法上,一切规矩都是我破的对象。我研究很多学究的理论,其实是在研究他的破绽,好打破他。少有形容词活用用在主语上,我就用了,还不止一两回的;病句入诗,我也干了好几次。在很多大佬写了几年诗还停留在写情景、逸趣诗等入门层次上,就急着扛鼎封神时,我是言志、抒怀、怀古、思辩、明理、讽谕等等风格,能想到的全玩了遍。甚至打口水仗打得嫌枯燥,写诗对怂。近来实在没什么好玩的了,发现古人写诗,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少,这让我发现宝贝了:塑造人物形象最好的文学体裁是小说,我偏用近体诗体裁来写。
    近体诗,说理、写事、塑造人物形象非其长项,因为这要大空间。要空间,字就那么多。诗内空间不够,难道不能诗外去拓展
空间。只要把用字效率提高,就能指数级的提升空间。从《山行(一)》我塑造了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青蓑”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着用绝韵写了两组《他乡逢发小、囊中羞涩记》塑造了四个书生的形象。《钓神》再次塑造了一个乐观无争的隐者形象和描写了一个民风淳朴的山村。可惜的是我笔力实在有限,人家拿其当情景诗分析,最后得出各种不合理。我写的人物形象是来源于生活,难道真是生活中某个钓者的真实写照。我不是摄影家,最真实的记录是摄影,而不是写文学作品。《独狼》塑造一匹大漠孤独的狼形象。等等,这也算塑造人物形象?只要塑造的形象是用拟人手法赋上人格的,都算人物形象。都告诉你了,读书别死咬文字,记住:“破”字诀其实是一种创新精神。
    回到本诗。开篇,按小说写法,得交待下背景吧。我起句交待了:晌午时分日始高。这写法有点夸张,但夸张可是手法。什么地方的太阳要临近晌午才日始高呢:两面山峰陡峭的山谷,九十点出的太阳,当然得临近晌午才算高。承句一号人物描写:锄飞蝶起舞蓬蒿,锄、蝶、蒿三者在共舞。写了主人公,得转了吧:两个形象登场:老媪和青丝。这青丝可不是老媪长了一头青丝,而是有个一头青丝的小姑娘。老媪不是给这个留守汉送饭,就是帮衬着留守汉干点轻体力活,难道没事理自己的一头青丝做秀给留守汉观赏啊。最后一句,第四个形象登场:跪乳羔。
    四个形象是闪亮登场了,可你的故事呢,没故事如何结?对不起,篇幅不够,没故事,也不结了。二十八个字,不破了起承转结的惯用章法,如何完成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结在诗外,结到读者的心中去。有人,一看诗,起承转结少一样,就罗里八索的显他能,懂得了起承转结。其实就懂个皮毛:要想把近体诗表达量提升,把一些结构写在读者心中很有必要。但只要一用形象思维,全能分析出来,就是表达到位,而且是超高级的手法。
    不用手法,这些表达量如何能写出:这留守汉为什么留守。是个孝子:家有老母,子不远行。那蝴蝶干什么,除了写景,伏笔告诉读者:这青丝对蝴蝶没兴趣。这青丝兴趣在哪?目光呆滞的看着跪乳羔:在想娘啊。(收篇用上跪乳羔:是“兴”的创新,传统的“兴”在前,我偏后置了,就让学究认不出这也是“兴”的手法。
    青丝的娘呢?两种可能:一是没在人间,二是在人间不会再回来。为什么不是打工去了?这留守汉健康得很,锄头一挥蝶起蒿舞的,要出门打工也是他去,留下一个留守妇。是不在人间了吗?有可能,如果不在人间了,只能说是意外,诗有写社会普遍性的原则,所以这种立意可能性不大。从我的立意及行笔笔调之低沉(我就二十八个字,这只能意会了,实在笔力不济,匀不出表达空间了),最可能是娘在人间却不再回来。我就是立意写一种边远山区农村的普遍现象:山区农村汉子讨老婆难,讨着了老婆想留住也难。
    我写诗没有些大神的情感真,泣泪为墨、啼血成诗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我只两回写得泪崩:一是初学时写的组诗《夫唱妇和妻呼我应梦天地》(在《亲思篇十一首》里,权且置顶一段时间吧),二是写《怀陈寅恪》。但写得两眼湿润却是经常,这次眼泪就快落下来了。我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见过山区留守的小朋友,有的真目光呆滞(当然不是所有),让人心酸。并不是因为怕生,怕生只是眼神羞涩。但这个青丝更可怜:其他留守儿童至少有个盼头,她盼头也没有了。我虽长期在基层农村工作,但并不常提笔写农村。有些场景,让我的笔沉重得提不起来。这种沉重感,不是某些城里住在高楼纵笔农村写些皮毛就以为深得写诗精要之徒能感受到的。他们不过在消遣农村显摆诗技而已,除了哗众取宠忽悠城里人和快餐文化手外,什么也没留下。
    举个实例,就知道山区农村汉子难处:有人讨不着老婆,讨着老婆的也得防着跑了。有一次临近年关,一个婆婆半夜来乡政府告密:我儿媳昨夜回来了,你们快去落实节育措施(可是最严重的那种,让人失去造人功能的)。只要落实了节育措施,要罚多少,儿子儿媳不出,我全认。怎么回事:只有让儿媳失去造人功能,才放心儿子不打光棍啊(尽管这放心只是相对的)。山村跑了媳妇的可不是一家两家的了啊,妇女一旦失去造人功能,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我不能人设道德标准去谴责任何人,谁都难。我只能用我的笔如实(当然是艺术加工的)记录下来,任读者自己思考。文学作品,不是为了要高喊“真、善、美”的口号,故意对真实的世界的某些方面视而不见就能打动人心
,而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真、善、美”用艺术手法表达出来,引发读者自己思考是非善恶,最后教化人心。好的文学作品,作者并不会直接给出结论,他只是在淡定的陈述事实(当然得用艺术手法),结论却自在读者人心。唯有笔力不济之徒,情节描写感染不了人,只好用口号去感动人的,却从来不曾真正感动过自己,或许就拿笔写诗时强提元神感动自己罢。老干体大致这手法,才诗中骂了腐败分子,出门一见单位老大,心知肚明是什么货色,说不定头点得像捣蒜一样。
    近体诗短小,的确不长于写事塑造人物。但不长于不等于不可以,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将生活中观察到让人心悸的细节揉合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令人动容甚至泪目的画面。我四句,还匀出一句写背景,三句三个人物形象加一对动物形象(其实用诗外功夫锻打也是引喻一个人物形象),全写出来了,只是根本没写故事情节。但发生的故事,能感觉出来吗?不知道,二十八字只能写这么多内容。不愿认真品诗的人,可能点意思也读不出来,我也没打算他读出来,由其去吧。写得让什么浅白货都能读懂,不是我写诗艺术价值追求的方向。
    反正我的眼睛是湿润得泪水快掉下来了,读者读了没感觉,只能自愧笔力不济。
    2020年4月28日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9) 查看   收藏(6)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