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3-09-05
  • 最近登录:2024-02-22
  • 粉丝人数:3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仙桃小河街的故事2

金环子 发布于2020-02-06 17:31   点击:468   评论:0  
仙桃小河街的故事2

文/金环子

2.小河街的文化教育

小河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的文化教育魅力,以及对沔阳的人文贡献。
首先,沔阳唯一一所高中沔阳中学就在这条街的西端。沔阳中学前身,建国前是西洋人建的教堂,名为“福音堂”。其建筑风格仿欧式木楼,主教小洋楼及教室宽敞透光,排列有序,均为两层木质迴廊结构。校区古柏参天,法国梧桐荫蔽幽静,房舍周边四季鲜花竞放,林荫道旁植有百合,康乃馨,海棠,梅花,竹林,栀子,夜来香,含羞草,三叶草等许多花卉。学校大门前几棵高大梧桐树生机勃勃,据当地老人讲,此地文曲星高照,梧桐栖凤,学子们将鹏程万里。梧桐树下挂着一个空氧气瓶当锺铃,学生起居上下课都能听到宏亮的敲锺声,仙桃西区几里外都能听到敲铃声。这所沔阳县福音堂中学,建国前只设初中,建国初期,沔阳县政府从沔城迁至仙桃后,设初中高中两部。住读学生比例很高,农村学生大多从家里带粮食在学校总务处换购饭票菜票。而且学校在杜湖和沙湖建有两个农场,每学期都轮流安排每个班到农场劳动一天。农场收获稻谷,黄豆,豌豆,芝麻,菜籽补贴学生食堂和教工食堂。从建国初至文革前高考,升入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主要是校领导管理有方,师资全县最优,学生也是全县考试优录的。书记兼校长左永发呕心沥血,从严治校,师生称颂。涌现出一批德高垂范好老师:王鸿铭、欧阳少修、任仲英、欧阳光钊、张梁山、徐天祥、武新民、黄碧茹、朱大勋、刘汉民、王道宏、朱志伟、彭斯杰、邵剑波、全德勇等。凡是入沔阳中学读高中的学生,只要学习勤奋,高考稳定发挥,政审,身体合格,几乎都可升入大学。从1950年至1966年17年间送入各地大学的学子几千人。当然受惠的首推小河街居住的贫民学生。这条街上文革前大学生比例很高,得益于沔阳中学影响力及这里文曲星的风水,还有传统宗族祠堂文化教化作用。我所居住的小河街现为建设街南五巷只有10来户居民,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考入武汉、北京、上海等名牌大学的就有8人。其中杨家叔侄3人,分别就读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人民大学,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尹家1人,上解放军信息指挥学院,黄家1人上武大,杜家1人读武汉同济医科大,肖家1人上武汉中南民族学院,钟家女儿读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恢复高考后,沔阳中学改为仙桃一中,更是荆楚大地上的明星中学,成为以湖北省命名的重点高中,每年送入全国各地一类高校的人才近千人。
小河街上除沔阳中学外,还有仙桃三所著名小学。建设街小学,沔师附小,爱民路小学。仙桃镇居民小孩,除新生街小学外,几乎都在这三所小学入学。文革期间才在剧场巷里,征用菜园村土地,新建了大新路小学。建设街小学,简称建小一一现交通路实验小学。上世纪1959年新建,1960年开学只有初小一年级两个班,到1966年时有一至六年级共12个班。但县政府工作人员的子女居多。沔师附小前身是伪沔阳县第三完全小学三完小,沔师1954年从洪湖新堤搬迁至仙桃后三完小改为沔师附小。学校老师都是沔师毕业生,每逢学期末,沔师安排快毕业的学生到小学各班听课实习。沔师附小每年级三个班一至六年级共18个班,因而在校学生是全县最多的,加上教工达千人。学校规模,办公室,教室,操场等设施都较其他学校好,加之离沔师近,图书馆,足球场,音乐演艺厅,礼堂等文体设施能共享。学生生原大多为仙桃镇全部三个居委会属地学生。爱民路小学位于沔阳中学大门前,原为福音堂传教士宿舍改建为学校。在校学生都是学校周边小孩,每年级一个班,学生人数较少,至文革就停办。仙桃镇最著名的三所小学都在小河街,这里的小孩入学不受限制,可自愿择校,因而同一小河街上小学生分别就读不同小学的有趣现象。小河街入学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未完待续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