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謝池春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18-09-26
  • 最近登录:2024-04-21
  • 粉丝人数:1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王漁洋“孤平”“孤仄”句選:單平等於“孤平”嗎?

謝池春 发布于2020-01-30 16:32   点击:1247   评论:10  
晴嵐書室謝池春(沛文) 撰 

《王漁洋“孤平” “孤仄”句選:單平等於“孤平”嗎?》
    晴嵐書室謝池春(沛文)撰 
  
此題名,是我故意矯作之語,但卻不過是順應詩論場中出現的暗湧而已。明知王士禎(漁洋)率先提出「孤平」概念(非「孤平」字眼),他自己詩作中豈還會犯「孤平」嗎?

首先,當「孤平」被普遍視之為格律詩句病的時候,它已成為此病的專有名詞,我們不妨先將它與一般情況下,不指屬詩病意思的「單平」一詞,區別開來。

有些人以清代王漁洋(士禎)「平不令單」,以及字面意近的啟功「兩仄夾一平」名言,當作「孤平」定義,加上不斷被吹捧,以至不少人誤以為:「凡單平即孤平便是這兩位名家的見解。」
事實上,王士禎與啟功的詩作中,出現單平的句子並不少,足見他們實不認為凡是單平即為「孤平」,更不都視之為「拗」。若強調凡單都是拗、必救、必須對稱者,乃不真正理解基調* 中雙嚴單寬律的真諦。極度的泛拗泛救,只能是蹂躪音步律理,而非拓寬律域。詩確有對稱美之追求,但卻不是近體格律詩的唯一追求。近體詩追求的是均衡而不是平均,也不是絕對的對稱主義。
*【基調】請詳拙文關於基調論專題多篇。

王士禎於《律詩定體》中說:「五律凡雙句二四應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斷不可雜以仄聲。以平平只有二字相連,不可令單也。」
釋其意,「二」即平聲起句者,「四」即第四字仄聲者,簡單來說即指平起用韻句,顯見他是實指五言「平平仄仄平」之拗變(七言可類推),未涉其他句式。
觀漁洋這句原話,明顯見他「平不令單」所要避的「孤平」,實只指五言「仄平仄仄平」這一句式之拗況(七言類推),不涉他式。漁洋此語也只是表達其方向概念的一般性言詞,後人卻解讀成為其慎密的涵蓋廣闊的孤平定義文字,無限擴大其外延,有意無意地將之扭曲。而同樣,王力的孤平解釋,實際上亦只是在針對這一句式的語境中所說的,則可見王力語而今被扭曲的情況,亦一如王漁洋也,能不為之呼寃乎?細心結合他們的詩作審視,其實不難看出端倪。

讀王漁洋詩,並不避單平,亦不認為律句有「孤仄」之忌。故從表象看實質,誰若要標榜遵循漁洋(或啟功)觀念,則「平不令單」不應奉之為孤平定義,而作為慎用單平的方向提醒,才算成其為有益的建言,因按二人意思,單平實無務避之必要。
同此道理,啟功的那句話「 “孤平” 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 」(即所謂 “兩仄夾一平” 說法,這是啟功自己明言的孤平定義),實際上亦並不嚴謹,此啟功之不慎言也,因與啟功自己的單平詩句自相矛盾著。

不過啟功曾作如是說:
【“律句中忌‘孤平’,是从来相传的口诀,但没有解释的注文,也没说哪个字的位置例外。”】他這一句話倒是說得大致客觀,但其中所指 “没有解释的注文 ”,似應包括王漁洋“平不令單”泛泛之論,其實王漁洋原話是如是說:「五律凡雙句二四應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祇是其他人沒認真解讀而已。

但縱然都沒有清楚解釋的注文,卻從他們的實際詩作中,應已能心領神會,我們還要凡單平即稱之為「孤平」嗎?有需要逢單平即視之為拗,而非得要去救所謂的「孤平」不可嗎?起碼「逢單必救」不能說是遵循漁洋、啟功以至王力三人觀念吧。
(至於單平在甚麼情況下才算「孤平」,在甚麼情況下不是此病?「孤平」之說又能否成立?不擬在此討論。)

此前我已舉過啟功的單平句例,現舉一些王漁洋詩作中不避單平的句子(用●標出),其中亦有不避單仄的(用■標示),應可略窺漁洋「平不令單」的實際踐行狀況。
………………………………

(●單平句 / ■單仄句)

1)《叶欣离宫秋晓》 
●翠华寂寂罢宸游,苑树声凄碧水流。(华)
一片败荷千点叶,灵波宫外不胜秋。
【筆者按:首聯出句“仄平仄仄……”,對句“仄仄平平……”,並不以上下或前後施救以求得對稱。(以下同例不贅)】

2)《絕句》
■波绕雷塘一带流,●至今水调怨扬州。(绕,今)
年来惯听吴娘曲,暮雨潇潇水阁头。
【筆者按:「波绕雷塘一带流,至今水调怨扬州。」此聯之單仄單平,有人或會辯稱漁洋是上下句雙換頭相救,但有前一詩例在(下面也還有些同例句式),此說便難以成立:前詩「翠华寂寂罢宸游,苑树声凄碧水流」一聯,「翠华」仄平,下句「苑樹」卻照用「仄仄」標準式而不用「平仄」救,說明漁洋於上下句之前四字,並無必須相救以成對稱的意思;從此句同樣可以看出:句子前四字「翠华寂寂」「仄平仄仄」之類句式,漁洋也不強作「仄平平仄」所謂「本句自救」以求對稱,同理亦無「平仄仄平」對稱之強求。再重申一下,若強調凡單都是拗、必救、必須對稱者,乃不真正理解基調* 中「一三五」雙律的真諦,極度的泛拗泛救,只能是蹂躪音步律理,而非拓寬律域。詩確有對稱美之追求,但卻不是近體格律詩的唯一追求。近體詩追求的是均衡而非平均,也非絕對的對稱主義。(下同例不贅)】
*【基調】請詳拙文關於基調論專題多篇。

3)《万山》
■新钓槎头缩项鳊,●楚姬玉手鲙红鲜。(钓,姬)
万山潭水清如昨,只忆襄阳孟浩然。

4)《卢师山》 
卢师昔日经行地,■惆怅苍崖古木风。(怅)
最忆深秋飞瀑下,四山寒叶乱流中。

5)《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
■渔阳三月无芳草,客思离情不奈何。(月)
●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天)
【筆者按:「此日淮南好天氣」句式有人說是六救五,有人說是五救六,王力認為是古風句,池春暫不評論,反正都視為通融句就是了;不管救不救,客觀上總是不合漁洋的「平不令單」(與啟功「仄夾平」)說法,漁陽對此卻不嫌,則說明其「孤平」認定,實亦不指這種單平。(下同例不贅)】

6)《江上望青山忆旧二首之》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子,声)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月)

7)《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雨)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江)
【筆者按:「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句式與前詩「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句式本同,出句「……平平仄平仄」通融古風句(亦人稱准律句)定式,對句為常律句式「……仄仄仄平平」不施救,請注意:不必「……仄仄平仄平」求上下句對稱。】

8)《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四》
■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月)
●可怜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怜)

9)《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五》
■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落,愁)
■年来愁與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與)

10)《灞桥寄内二首之二》
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
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雨)

11)《罗江驿夜雨》
前旌已拂鹿头关,■风雨勾留不肯闲。(雨)
■●何處行人最愁绝,潺亭亭下水潺潺。(處,愁)

12)《樊圻画》
■■蘆荻無花秋水长,澹雲微雨似潇湘。(荻,水)
■雁聲摇落孤舟远,■何處青山是岳陽。(落,處)

13)《大風渡江三首之一》
鑿翠流丹杳靄間,銀濤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飞鳥,卧看金陵两岸山。(帆)

14)《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三》
■风俗淮南古禁烟,红桥解褉雨晴天。(俗)
●酒徒散尽杨枝别,说着花朝一惘然。徒

15)《秋柳》
桃根桃叶正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
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
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
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柏,相)
【筆者按:此詩末句“柏”字入聲,應平卻拗而不救,使單仄單平同設,似漁陽所僅見。】
【後補記:詩友留言提供資料,指“柏”或為不少版本之誤,應為“枝”字,於是此句免論。】
……………………

【結語】

漁洋格律詩所見小結:

一)單平非務避。“可(憐)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故“平不令單”,實際上卻是“平不避單”,或說成“平宜慎單”才對,可見漁洋實際觀念:單平不等於孤平,與今人大部分共識脗合。

二)單仄不忌,漁洋應無“孤仄”觀念,如“三(月)秦淮新(涨)遲,千株杨柳盡垂絲”。與今人大部分共識脗合。

三)平平後三仄尾任之,他不於此式論孤平,應是視為定式(不改動任何平仄),下句用正格,不需三平尾對稱施救。符合今天共識。

四) “平平仄平仄” 只視為容許定式,而不以之論“孤平”或“孤仄”,亦無稱為本句互「救」之言論,故而對句用“中仄仄平平”常律正格,亦不見用“仄仄平仄平”以求上下句對稱,顯然是漁洋重視音步交替甚於對稱,客觀上這無疑是給今天一些泛拗泛救論的否定,符合今天普遍共識。如“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
 
五)“中仄平平仄仄平”句,漁洋只用標準式或通用正格,在此句體現他“平不令單”說法,以策萬全地完全迴避孤平,他似無所謂自救或他救闡論呈現。
王士禎於《律詩定體》中說:“五律凡雙句二四應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斷不可雜以仄聲。以平平只有二字相連,不可令單也。” 觀此漁洋原話,顯見他「平不令單」所指的「孤平」,其實只是這一句式之拗況,不涉他式。此語也只是其方向概念,後人卻解讀為其慎密的廣闊孤平定義,應是誤解。

六)關於七言句前四字,若居於一、三單數位的平仄,改變亦可由之。如“三月秦淮新涨遲,千株杨柳盡垂絲”(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顯然漁洋於此式無所謂 “拗”與 “救”:1.非必須作上下句對稱施救;2.亦非必須作本句前後自救(成為「仄平平仄」或「平仄仄平」)。所謂“雙換頭”,可為而非必須,與現在普及的指定救“孤平”共識之處不同,顯然漁洋並不認為有必要去救,卻不拒因應需要機變而成之。


【另外作點補充】:
※ “中仄仄平仄”句,以對句尾“平仄平”兩救式救拗為佳,亦共識也,蓋單平不濫用之方向,實為普遍認同。於此句,王力的宜救論與他人所謂必救論無實質大分別,因宜救論者在實際運用上亦自然成為必救。若於此句兩論辯言不休,殊無意義。
若說王力忽視“中仄仄平仄”此句式是不實的。相反,王力格律論述中,便曾以句例鄭重指出此句式的兩救(自救與他救)重要性:既可自救本句孤平,亦可同時救上句尾的多種平聲拗成了仄聲的拗式,在“中平平仄平”句式這方面功能,王力的論述比王漁洋更為細緻完整。
若行銷“泛孤平”論,推銷凡“單”即為“孤”,不救不行的泛拗泛救論,徒將詩律趕入死胡同而已。

※ 從漁洋詩作看,其語“平不令單”不應解讀為“单平即孤平”,亦不應以此為定義,否則與啟功“仄夾平為孤平”無異,余不能苟同,而不須在乎王力前後如何說法。盖凡涵蓋性定義文字必須嚴謹,不能每每時不時後補一句“這個不論”、“那個也不論”,因這樣不能算是定義,只能說是闡釋。
…………………… 

※ 以上各點,祇是管窺王漁洋詩狀況,有空我會繼續摘錄詩例,作自己筆記備存。我之所以評議王漁洋,並非要將他樹為風範,只是對現狀作些客觀評論而已。感興趣的詩友們,亦不妨沿此發掘,自行思辨。
【晴嵐文化】

相關參考拙文連結:
《三家孤平淺說》
http://m.52shici.com/posts.php?id=235537
。。。。。。。。。。。。
http://www.52shici.com/posts.php?id=235537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