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烟湖散客 男  42岁
  • 注册日期:2017-10-10
  • 最近登录:2024-04-16
  • 粉丝人数: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从文本主观推测“元”、“迎”、“探”、“惜”的独立涵义

烟湖散客 发布于2019-12-31 20:48   点击:3007   评论:3  
首先申明,我说的“主观推测”的意思是通过对人物的通篇了解得出的总结。这种总结可能没有作者的意思在里面。
在《红楼梦》中,贾母有四个嫡亲的孙女,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这四个聪明、美丽的姑娘最后的命运都不好,可说是各有各的悲剧命运。于是乎,作者很明显的在四姐妹中取元迎探惜四字,脂砚斋批注喻“原应叹息”,表达了作者对四姐妹的一种态度,应该说是很明显的。“原应叹息”中,“原应”更象一种先验性的感觉,就好象她们的命运早已注定。而“叹息”是作者对四姐妹的命运的感慨,是一种深切的同情。总的来说,正因为悲剧早已注定,更能打动作者。一声“叹息”,可见感情之浓郁。

那么,把四姐妹的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单独拿出来,有没有意义呢?看完全书,我觉得每个“春”的第二个字非常符合她们各自的性格和命运。

先从贾元春说起,一个“元”字,不仅说元春是四姐妹中最大的,其生日在一月初一(阴历)。而且“元”本有开始的意思。想贾府故事展开初期,因为元春受皇上宠信,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后来又被封为“贤德妃”。是贾府中兴的最直接原因。可以说,没有元春,就没有故事发生时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贾府的荣辱兴衰几乎就系于元春一个人身上。福,从元春开始,衰,也从元春开始。所以这个说“元”当开始来说,家族的一切都依靠着她一个弱女子。这是对那个社会制度的讽刺,对男权的讽刺,更是对一个弱女子的同情。

再来说说贾府的二迎春。迎春的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逆来顺受,懦弱寡言。她是贾赦的女儿,可刑夫人不关心她,王夫人不在意她,加上她又是个“二木头”,总是默默的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连大家也得容易忽视她。当然,贾探春多次为她说话,帮她,虽说表面理由是“物伤其类”、“齿竭唇亡”,其实是探春看不过不平之事,不想她吃亏。可即使是这样,迎春的态度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别人帮她,她没感觉,别人欺负她,她也是尽量忍让,以至于帮她的众人说也不是,不说又不忍心,只能“大家笑了”。这说明了迎春那种无所感觉,无所反应的达到了麻木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种性格,遇到和别人相处时,别人想干吗就干嘛,而她只能处于被别人掌控的命运。而一个“迎”字,就象作者描述贾宝玉病着的情形:“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借用一句:需“迎”接,便“迎”接。“迎”接的是好运还是恶运,听天由命就是,完全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我想这是“迎”的涵义。

而探春的精彩恰恰在一个“探”字。“探”本身有“探索”之意。探索当然是探索未知的。在四春中,探春的性格特征是最饱满,也是最让人赞叹的。她的一些言语行动,甚至可以用惊世骇俗来说。在贾母发怒之际独她敢为王夫人求情;多次驳凤姐的面子(当然只是表面上),管家时当着众人的面不以亲疏破坏规矩,让亲娘下不了台;在园子的管理上大胆除宿弊敢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主动替二姐姐打抱不平;对刑王二夫人派来的王善保家的不留情面,直接掌搧。中秋夜独自默默的陪着贾母。这些行动在别的都是不可能的,而只有探春独有。

再来看探春的言语,火爆有之,温柔有之,深度亦有之。但这些话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别人绝对不可能说,连想都想不到。略举几例。李纨、尤氏等几人说家事时,探春说“糊涂人多,哪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户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天天娘儿们欢天喜地,大家快乐。。。”很显然,意思就是说我们这样的大户人家矛盾重重,这是不快乐的原因。在她亲娘赵姨娘想因她管家多要赏错没得逞闹起来时,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一番道理。。。”把那种不让须眉的豪气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抄检大观园到她那儿时,说的话即动情,又发人深醒“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起,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同时,在明知抄检是刑、王二夫人的主意时,也敢说出“我但凡有气,早一头碰死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着,我去领”。 通观探春的言行,完全是一种主动的、事在人为的实干精神。而且有一股子人所不敢的“闯”。这种“人所不敢的“闯”,我认为就是一个“探”求、“探”索在里面。而且最后远嫁异乡,非“探”春而不可能是其他的人。

“惜春”,字面上完全可以说是“怨春之短暂”。而惜春在四春中年龄最小,刚及成年,却又心甘情愿步入空门。如果以春比喻惜春的青春年华,难道不是很短暂吗?难道不值得惋惜吗?惜春小小年纪,为什么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却在如花年龄就安心过为古佛青灯的生活呢?这一点我也曾想过,应该是和童年的遭遇有关。一,缺少亲情,缺少爱。二,可能风闻了其兄贾珍和侄媳妇秦可卿的不伦之事,在童年就被深深的打上了烙印,让她心里产生了负担和压力,却又不能和别人倾诉。也许,在她的心里,对这个家庭(宁府)没有了一点点眷恋之情,有的只是耻辱感。在这种情况下,她看什么都觉得无所谓、不重要。觉得虚假、很累。所以她情愿遁入空门,当一个无情无欲的没有挂念也没有烦恼的世外之人。她的这种想法应该说是错误的,也是通过对其分析可以理解的。她的这种“误”,不仅让作者,也让读者感到了痛惜和惋惜。所以取名为“惜春”。

四春的结局显得那么苦涩,显得那么悲凉,其“元迎探惜”虽有性格的成分在里面以至于遭遇各异,但总体上又正如作者所感,如批者作喻,实在是“原应叹息”,殃途同归,都摆脱不了以悲剧收场。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8)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