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有谁知 男  43岁
  • 注册日期:2017-09-17
  • 最近登录:2024-04-25
  • 粉丝人数:42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词用典浅议

有谁知 发布于2019-12-22 22:24   点击:2205   评论:3  
学诗心得。
偏狭错误恐所难免,敬请各位指点,一句一词,皆是我师。

诗词用典浅议

 

诗人常借用典来丰富意象、美化用辞、深化内涵、创造意境,"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在《文心雕龙》)。以前的文人普遍于古典文化有较深认识,识典用典已成习惯。经过语言的发展、历史的变化,许多曾经常用的典故已变得陌生,有些新的典故也被创造,今人对用典的认识,对典故的运用、对典故的识别理解能力,已经和以前有了很大区别。识典用典不单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也是对诗词创作的促进和深化,几点体会,略述如下。

 

一、     一首诗词的好坏,与有没有用典无关。

用典是修辞手段。典故是材料,是工具,是装饰。典故如珠玉,与锦绣同现,可以增辉,若与瓦砾杂出,则刺目。用典是为了表达,而不是为了炫艺。

用不用典并非诗词品质的决定性因素。用典只是为了丰富文采,深化辞意,和诗歌立意、意境的高度并无直接关系。

 

二、     用典之利弊。

用典的益处大略有三:

甲:文约意丰。诗词力求用字简约经济,而典故是中华文化浓缩之精粹,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意义。以典故入诗文,可以减少词语的重复累赘,可以用更精炼的文字,表达更准确、更丰富、更深广的意义,能够让人印象更深刻,让文采更多姿。

例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 ,以向秀闻笛之典稍露对旧友受排挤的不满和怀念,以王质遇仙之典故抒发贬官多年回来后人事全非的感慨。仅用十四个字的精严对仗,就表达出深刻复杂的情感,正是用典的妙处。

乙:婉曲典雅。诗有不宜直言的、不便表述的,以典作比、作喻,可以言辞深婉、容留思索空间;诗有语句直朴单薄的,以典述之,可以丰富意象、美化辞藻、变化声律、增加韵味。

例如,如王维的《酬张少府》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诗人并未正面回答张少府的提问,而是借《楚辞·渔父》的典故,描绘了一幅自由豁达的画面:”“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遂去, 不复与言。”,高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丙:更易引起感发或共鸣。典故具有共知、共识、典型、形象具体等等特点,读者对典故的解读也会有不同的角度或层次,以典入文,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思维。

用典之弊大略有二:

甲:易隔。用典可能给不识典者造成理解障碍;对典故的解读可能存在分歧,因此给读者造成障碍。

乙:易晦涩。

婉曲太过则晦,艰深太过则涩。晦尚可解读,涩则妨碍阅读。

李商隐《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用典好几个,词句华丽,其想表达什么内容,千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非说此诗不好,只是晦了些。

 

三、     善用典不必强求读者必懂,不识典者当存求知之心。

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始终是相对小众的,没可能通俗到人人尽解的地步。

有的诗人,诗力有限,却动辄爱用典,无非是想告诉读者,我文化高、读书多,你学识浅,水平低。有的读者,知识积累单薄,一见别人用典故,尤其是自己不懂的典故,就觉得作者酸腐之气冲天,故意不说人话。这样的心思要不得。

地球上文化学科这么多,已经没人能够博通今古、学贯中西了,术业有专攻,谁都有知识短板,对某些领域的知识不熟悉很正常。有的人理解不了毕加索,许多西方人欣赏不来中国文人画,不代表其艺术水平和欣赏力差,知识结构有差异而已。中华文化也是如此,能通读经史的能有几人?受学识结构、地域、写作习惯影响,必然有些事典仅被少数人知晓和理解,其他人见了一脸懵。

所以,爱用典故的人,不必强求别人必懂,不必觉得别人没看懂就说别人没文化水平低,作诗不是炫技,这点优越感实在不值几文钱。也不必刻意避用典故,尤其是常识性典故,用之而恰,何必不用?读书多的何必迁就读书少的?诗词不是做科普。

另一方面,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表达,许多事典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与谚语、成语、传说故事等一样,融进了汉文化圈的方方面面,了解典故、熟悉典故、传播使用典故可以使见识更宽,言辞更美,思想更深,表达更丰富……

所以,对典故不熟的读者,当存求知之心,稍敛厌恶之态,多读一些书,厚积薄发。您读不懂,是您知识有短板,去了解一下未必没有好处,不是人家写的不好。特别是对常用典故,如果不知,脸上就有点挂不住。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如果不知道项羽范睢的事,肯定读不懂,说明传统文化的短板不是一般的短,还是补一补为妙。否则,读诗的时候,基本可以和辛弃疾、李商隐、吴文英等人的作品说再见了。

 

四、     该不该用典?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许多典故对历史人文日常生活产生过显著影响,至今绵延未绝,以致于许多典故已经成为日常用语,许多人用典而不自知。

诗词创作中恰当使用典故,可为文章增色,可使辞意详明深远,可令读者印象深刻。用典不恰,则适得其反。

典故常做点睛,应当慎用,可用可不用之处,不宜用。

 

五、     用典宜恰当。

典故用的恰或不恰,影响诗词意义的表达,直接决定诗词创作的成败。

何为恰当?笔者以为:

首先要表意准确,一则典故有其固有文化内涵,不宜自行脑补、改变或延伸其意义。否则,作者笔下之鹿,恐成观者眼中之马。

比如“湘泪”一典,本意为女子伤恸之泪,用以指泪也可,但如果用以形容惊喜激动的“喜泪”,就不合适。

其次要表意丰富,使用典故,用一个词或者几个字,将复杂的情感、曲折的故事、深刻的观点准确呈现。

比如“汨罗”一典,可以将怀才不遇、遭遇谗毁、志向高洁、忧国忧民的伤惋之情完整体现。

其三用典当求文采多姿,生动形象,语言凝练。典故用语,多带有感情色彩和文化美感,使用典故,需琢璞为玉,消除文字呆板单薄之病。

其四文辞需与全诗风格相融。

其五要分对象,用典宜熟不宜僻。

诗词是写给谁看的,就要考虑该典对方能否看得懂。考虑典故的选择和表达时,宜考虑读者普遍的阅读水平,尽量采用常识性典故或传播广泛的典故,少用险僻的典故。僻典不宜用,因其不易读,作诗言情言志想要人知,尽量用熟典。

如果是给专业圈看的,彼此学养相当,知识背景类似,文化积累和欣赏层次都有深度,用些典故无妨,只要用的恰好、对方看得明白,识得妙处。此类诗词属于行家看门道,有人读不懂,不必强求。

如果明知对方对所用典故不知不懂,一味写进去想给文章增色,不过是美人将媚眼抛给了瞎子,枉费文华。

 

六、     用典宜自然。

用明典,则水到渠通,顺理成章。

用暗典,则自然天成,不露痕迹,"水中着盐,饮之乃知其味"

旧典翻新意固然很好,但要贴合,不宜肆意篡改延展而令人有歧义、把熟典变成别人不懂的“生典”。

典故有其固定的说法和习惯的用法,不宜为了诗词格律而生造新说、比如用“塞翁失马”一典,说“塞翁”“塞马” “失马” “塞翁马”皆可,但省作“翁马”“翁失”则不通。

 

七、     用典不宜过多过密。

典故过多过密,则语句易生涩,影响意义表达的流畅性。把文字写得晓畅明白,是文学写作发展的趋势之一,韩柳、元白、欧阳修等等前人为此做过许多引导。

 

八、     不宜自创典故。

只有自己了解的事典不宜用,别人不知不懂,不写也罢;如果非要自创一典故才能把话说明白,那么文字表达能力定有问题。

虽然典故都是前人创造的,但大多经过了长期的传承和传播才形成了文化符号。临时生造的典故,想要读懂,怕要添加很长的注释才行,而且未必有形成文化符号的素质,毫无必要。

 

九、     识不识典,与自身积累的深度和广度有关;会不会用典,与写作水平有关;爱不爱用典,则是创作观念和风格的问题。

比如读陶诗“欲辨已忘言”,不识典可能只理解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识典者就会知晓其意出《庄子》:“夫大道不称,大辨不言。”“得意而忘言。“从中理解陶潜的志趣与老庄哲学的丝缕关联。

 

诗词文字最是凝练优美,用典是诗词创作常用的修辞手法。贴切地将典故运用到创作中,不但可以给读者更强的艺术感染,还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让自己的诗词世界更加广阔悠远。

诤言 于己亥冬至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8)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