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卧龙老乐 男  60岁
  • 注册日期:2019-05-30
  • 最近登录:2023-02-14
  • 粉丝人数:2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韵新编》是目前最好的韵书

卧龙老乐 发布于2019-11-13 21:41   点击:9505   评论:3  
作者:枫园牧人 摘自2016.06《老干部之家》
  为什么说《诗韵新编》是目前最好的韵书?理由有四:
1、凝练。《诗韵新编》仅18个韵部,而《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全部囊括在内无一漏网。 
 2、精准。以音定部。没有“一音多部,一部多音”现象。
         3、全面。韵部,通押,入声通押,《十三辙对照表》在一张表上,一目了然。而且,韵部又分四声。入声字附后单列。
         4、方便。知道字的发音,就知道是哪个韵部,并可知道是平声,仄声还是入声。使用非常方便。
    
 在这里我推荐《诗韵新编》,并没有贬低《平水韵》的意思。《平水韵》的产生,自有它的客观愿因。这还得从汉字的注音说起。
      由于汉字是象形文字,古人为了给汉字注音,想尽了各种办法。譬如:
1、【直音法】
就是用读音相同的字标注。
2、【读若法】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
3、【读为法】
      与《读若法》基本相同。
4、【叶音法】
       叶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5、【反切法】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又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法的重大意义在于,第一次发现了汉字的发音是由“声”和“韵”两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第一部韵书——《切韵》!
      
据有关资料介绍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切韵》原书久佚,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後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因此将依据後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作为中古汉语的代表。但这个「切韵音」应该如何理解呢?有学者认为,它就是当时某地,譬如洛阳的实际语音(学界主流一般认为,切韵代表了南北朝晚期金陵、洛下两地士族所使用的语音)。但也有学者认为,陆法言是河北人,颜之推是山东人。陆法言《切韵序》又说:「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如果仅是记录实际语音,何须讨论决定呢?因推「切韵音」起码是折衷了南北的音系(所谓南北音系主要应当是指同出于洛阳旧音一系的金陵、洛下两支当时的官音。而非今日的南北汉语方言)。
     《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隋朝陆法言的  《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又按照北方发音的习惯对《平水韵》从新加以调整,仍保留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佩文诗韵》。因《平水韵》佚失,人们也就把《佩文诗韵》当做《平水韵》啦。可见,《韵书》从《切韵》到《平水韵》是在不断修订的。不过,这种修订只不过是对韵部的合并和调整,语音体系并未改变,仍是“反切法”。直到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法,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都是由于汉字难写,难认惹的祸。所以汉字第一个被拿来开刀,提上了改革的日程。1918年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 “注音字母”(ㄅㄆㄇㄈ),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现在台湾依然使用。 《 现代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亦被联合国所承认。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的就是《现代汉语拼音》。《诗韵新编》就是在此基础上为旧体诗作者按照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而编写的。他比《切韵》要科学得多,准确得多。
      通过以上的介绍,说明《诗韵》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应该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现在有些人却死磕写旧体诗不能用《诗韵新编》,只能用已不复存在的《平水韵》!《诗韵新编》算是新韵,而且不能用入声字。岂有此理!入声字虽然北方不用啦,而在南方广大地区,还在广泛地使用着,是活的语言。当然,你愿意用僵死的语言写诗,谁也管不着。但你也不能对用《诗韵新编》写旧体诗横加指责,说这也不合律,那也不合格,只有用《平水韵》才算正宗。你也许会说你是在坚持传统。要知道,坚持传统是坚持精神,不是照搬照抄、食古不化。譬如,现在提倡孝道也是继承传统,难道你为了继承传统就真的象郭巨那样把儿子埋了,象王祥那样去卧冰吗?再者,诗词之所以讲格律,只不过是为了增加诗词的音乐美而已。而旧体诗词的配乐,早已失传。不只配乐,連旧体诗词的朗诵也没人会啦。十年前,我曾向山东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请教过旧体诗词的朗诵问题,他说:他在上学时曾听老先生朗诵过,现在恐怕没人会啦。不过,两年前吧,电视上曾播过文怀沙在苏州用古音诵读楚辞的片断,只是一个镜头一闪而过,没听到声音。
      古音已经失传,再用古韵写旧体诗词还有意思吗?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3) 查看   收藏(3)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