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详情
公子庆 男  47岁
  • 注册日期:2019-01-28
  • 最近登录:2024-04-19
  • 粉丝人数:9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家里的铁锅

公子庆 发布于2019-07-12 17:39   点击:1576   评论:2  

家里的铁锅


    其实想写一点家里的铁锅,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最后还是担搁了下来。这次《尚湖专刊》创刊。忽然想到了它,便又旧事重提,心想还是要写一点。以作纪念。


说是铁锅,其实是乡下常用的洗浴工具——浴缸。此习俗主要分布于王庄一带,以及周边地区。其它地方鲜有见闻。

据《王庄镇志》记载,王庄浴锅(浴缸)——大铁锅。浴锅又称浴缸,在王庄境内盛行。建国前,一村之中总有几户备有浴缸。每到冬天,村中互通消息,今日谁家烧浴缸,于是,都各带柴草去那家,一个烧火叫“添汤”,一个洗澡,依次一一轮下,人多的时候,落得浴汤水发腻,就换水再烧。这是旧时农村讲究个人卫生的一种形式。到70年代,从两家合一只浴缸到各家都有。90年代初,市镇居民以卫生设备搪瓷浴缸代之,但农村大部分人家仍还沿用。新编《尚湖镇志·王庄卷》也加以了转载。

想写大铁锅,还得提到我的一位朋友。记得有那年朋友来家作客,当晚留住了下来。由于正处酷暑时节,为了热情待客,也出于习惯,更有点炫耀,便让朋友在家里用铁锅洗澡。谁知朋友一看,竟是用这样的一口大铁锅来洗澡,大为惊讶,大感惊呼:这也能用来洗澡啊。我笑笑说:可以啊,大铁锅是我俚最常用的洗浴工具,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付。这是本地的一贯风俗,世代相传。就在那时,我萌生了想要写一点关于它的故事的最初冲动。当然,朋友还是表示愿意试一下。随着灶门加火逼烫铁锅,朋友在浴锅里不免手脚慌乱、忙上窜下,一时还引得我一阵乱笑。

我的印象中,那灼体之痛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常常不经意之间、油然从心底涌出的一股绵绵不绝地暖流,那是一种至亲、至爱的家的温馨,成为我孩提时代一段最宝贵、最珍藏的记忆。

那时我们还小,表兄弟、表姐妹们常会来家玩耍,往往得住上一个星期或半个月的。记得奶奶常让我们猜迷:“外方里圆,猢狲在里面打拳。”我是稍有愚钝,一时竟猜不出来。比划着猢狲打拳,却不知何意。其实,迷底即是家里的铁浴缸。细细想来,迷语对浴缸的外型结构,以及人在里面洗澡的情形描绘地相当形象、生动。当然奶奶让我们猜得次数多了,我们表兄弟几个早就在奶奶说完迷语后的第一时间内正确地说出答案。奶奶也常常不会忘了夸夸我们,“我俚几个囡囡家聪明来,今后要好好念书。念好书,长大了才会有出绩。”这成了我儿时对浴缸的最初印象。时至今日,奶奶依然还会津津乐道地给她的曾孙女们猜一猜猢狲打拳的迷语,依然还会兴高采烈地夸夸她的曾孙女们有多么地聪明,依然会积极鼓励他们今后要好好用功读书。

说是浴缸,其实是将一只很大很大地铁锅安置在一个形似于做饭用的大灶上。现在的铁锅能在逢五、逢六的乡下集场上买到,再请来泥水匠师傅砌上一口大灶,然后用石灰泥把铁锅封好,便就成了。由于父亲是瓦工,所以我们家就早早地就拥有了一口铁浴锅。不过那时附近没得买,是爷爷到较远的顾山集市上去买的,然后用手推车徒步运回来的。

无论春夏秋冬,家长们在田间劳累了一天,晚上洗个热水澡,那是何等的享受啊。往热水里一浸、一泡,褪去一身的疲劳,整个人顿时舒展了,精气神也都来了。再美美的睡一觉,明天的劳动又是干劲百倍。那时,刚好是分田到户,家里共分到了九亩土地。爷爷一辈子也没种过这么多的地,那时的高兴劲,别提有多高啊。由于父母都在外打工,爷爷便起早摸黑的干,由奶奶把持着家里的一切。她总在中午的时候,在自家井里打几桶水,再置在太阳底下晒。等爷爷回家的时候,再把水倒入浴锅里。还不时要提醒我们:“井水凉,晒热了再烧浴缸,能省很多柴火。”

回忆里最甜的,应是仲夏季节。那么热的天,我们在家那能待得住啊。中午一早早就浸泡在村边小河里了,不到奶奶过来叫吃晚饭是不会起来的。虽说人在河里感觉非常的清凉,但一上岸就混身发热。那个汗啊,会滋滋的冒个不停。所以我们还是习惯于仍要泡个热水澡。全家人早早的吃完饭,在浴锅里静静地泡上一个澡,顿时感觉凉爽了许多。然后搁一张桌子在屋前,趁着徐徐夜色,小孩子么就坐在桌子上,大人围着桌子坐下,摇着蒲葵扇,就在那儿乘凉。奶奶捧出自家种的西瓜、香瓜。爷爷还会给我们讲讲“山海经”、聊斋什么的。一家人一边说笑、一边吃着甜瓜,那是一个幸福啊。偶尔大人们还会和邻家的大人扯上几句。很快,夜深了,小孩子们在止不住的哈欠中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最隆重的莫过于过年了。吃完一年里最丰富的晚餐后,大人们便张罗着,要准备洗澡了,换一套新装,暖洋洋的过新年。家里洗澡也有顺序的,我年纪最小,便排在第一,哥哥第二。奶奶经常讲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小囡先洗,小囡身上没啥大污垢,洗好后水仍清,大人也好再洗。”现在细细品味,一池清水儿先洗,天下父母同一心,长辈心头最重、最在乎的,还是我们小一辈啊。奶奶一边在灶门前烧火,一边还要叮嘱我们:今朝洗得干干净净,来年清清白白做人。那个时候,经常会碰上停电,胆小的我常会吓得趴在浴缸里动也不动。奶奶一听没了响声,就会赶紧提醒我:“啥个不动个啊,要冷个,冻伤个。快点用浴布拖背心、拖胸口,当心要伤风发寒热个。”等洗得差不多了,妈妈会拿来衣服:“往热水里泡一泡,快点起来,让哥哥洗”。说完边忙着给我擦干身体,边帮着穿衣服,还要关照:当心跌跤,当心跌跤。

邻居阿公、阿婆领着小孙孙照常过来借浴缸洗澡,依然还会捎带两捆柴草过来。那时村上人家都不怎么宽裕,置办一灶铁浴锅也很不容易。因此,东家婶婶、西家娘娘借浴缸洗澡也很正常。每每这时,都会拎带一二个柴草什么的。邻居阿公阿婆也常来我家借洗浴,当然更少不了带二个柴草来。每次我奶奶都会把他们带来的柴草送回去,阿公阿婆千谢万谢还是谢谢。大年夜也不例外,奶奶照样还是把柴草送了回去。农民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大道理,也不晓得用那么有文学魅力的华艳词句来表示心境和谢意。但他们知道谁家帮过我,曾受过谁家小小一点恩惠,便会牢记于心。农民的情感是真挚、朴实、无华的,也来不得半点虚伪。便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虽不是昂贵之物,有心便在、有意则成。于是乎,初一阿婆家做了菲菜饼,元宵包了馄钝,也会热扑扑、急匆匆地端过来:“快,快,快来吃,当心烫。”奶奶照样也是千谢万谢。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我们小孩子了,能够一解嘴馋。…………

 慢慢地,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人家除了各自都有一口大铁浴锅外,也大都安装上了卫生设备搪瓷浴缸。但老一辈的人们依然还是喜欢使用大铁锅作为洗浴工具。几十年的习惯,早已为常了。如今,浴锅依旧仍是“外方里圆”,但“配置”不一样了。从此再无需从井中打水,也无需再为节省柴草把水晒热。冷了,拨开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龙头;烫了,打开自来水管的冷水龙头。

最近,我回了趟农村老家,重“温”大铁锅的感觉,依旧是暖暖的。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1)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