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十三(艺术创作内涵)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9-06-22 08:20   点击:584   评论:1  


三、诗词创作的内涵

1、诗词和它的语言形式

诗词的确离不开它的语言形式,犹如卵与壳,壳仅代表卵的外部形态,内在才能分出卵的性质和品质。外壳并非不重要,内在才是根本。只有将外在和内在联 系起来,才能发现诗词的本质和它的艺术美之所在。

从语言形式上讲,诗和词都是声韵排列的艺术,是语言格式美的艺术,不外乎声韵的排列取向不同而已。从结构上看,诗和词又都是把声韵和谋篇布局相结合的艺术,是韵文美的艺术。从本质上讲,诗和词却是超越这些的,是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即所谓“言志”、“言情”的艺术,是语言意趣美的艺术。

但是,诗和词又是不以“言志”、“言情”为最终目的的。因为这些还仅仅是词诗创作的起点和指向,不能代表其真实用意。作者内心世界里最躁动不堪的个性情调,如兴奋、郁闷、肯定、排斥、困惑、爱憎、抱负等,虽恰恰是他要抖落掉和发泄掉的包袱,但也恰恰是他最不愿意因此而满足的。实际上,他想通过这些来表现他内心世界里最真实的自我状态和人生态度,并建立起能令他真正满足的内心秩序。这就成就了诗词通过抒发情调以满足内心情绪,突出感性显现而又不失理性隐寓的内涵品质,形成了情志交融、虚实结合,既重技法又重立意的创作风格,以及以景寄情、以情托意、以言寓志、每留余响的创作手法。所以,诗词善寄托却不以寄托为目的,善象征却不以象征为目的,善置境却不以置境为目的,而总是围绕世态炎凉、山风川貌、鱼肥草瘦等等展开,最终却是以昭示人性为目的,不断地在主观与客观各式各样的碰撞、激发下,与人的内心世界相关联。这才是诗词最本质的艺术特点,是表现人性美的艺术。这又是诗词文学性的体现,它属于文学艺术范畴。

因而又可以理解为,诗词是通过语言艺术形式而实际表现的却是人的内心世界个性情调的艺术,是不仅把美提 供给人,而且主动运用诗词的美感效应,去感染人进而上升为人格力量的艺术。这又导出了诗词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即真情实感和个性化。事实证 明,这样的艺术极易引起人的共鸣, 而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影响力又总是显而易见的。

推而广之,任何以人的内心世界为表现对象的劳动,如果带有这样的艺术特征,多多少少都会不依赖于具象本身,或从具象中走出来,而具有这样的艺术风格,如书法的线条,西画的明暗、国画的留白,维纳斯的断臂等。由此可知,这样的艺术,总是通过它留给人的内心共鸣、情感影响、想象空间等来表现其内在的艺术品质,而非聚焦于外在的形质,哪怕离不开这些。

诗词离不开它的语言艺术形式,不过以其作为手段和工具而已,恐怕没有哪个艺术家止于工具而以艺术著称。事实证 明,这样就能成为艺术家是不可能的。

这也证 明,权力可以作为推动艺术的工具,却不能代替他人对美的判断、认识和感受,更不可能把艺术推向哪个高度,如果有这样的可能,只能证 明权力有助于引导人们的认识,不仅不是代替艺术本来的高度,而恰恰是对艺术高度本来面目的发现和应有的对待。反之,所谓的艺术便是伪艺术,时过境迁之后,如房倒屋倾,尘消云散,不复影响。

这更证 明,艺术是独特的精神劳动,它既是美的,也是创造的。艺术这一对双重意义,也是它的本质及其性质注定了的,不是靠什么一推就可以从无到有的,更不可能靠凭空拔高,艺术就忽然长了个子。除非本来这样的人灵感使然,除非有你没有发现到的东西,否则艺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2、艺术与灵感

实践可知,艺术是灵感的产物。美感是灵感的基石,没有美感则很难触发灵感。艺术是美的提 供,也是美感的提 供。任何美感的提 供都来自于对美的感受,

古人刘勰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文心雕龙·诠赋》)。“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因此说,感受不到美,也就谈不上提 供美,更不可能有提 供美的劳动,即便有这样的劳动意识,乃至行为及其结果,也是徒劳的,甚至是荒谬的,所以这样的所谓“艺术”,才是伪艺术。人只有先感知美,才能创造美,否则以讹传讹,这样的所谓艺术劳动越多,对自己、对他人越有伤害。

灵感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下的瞬间反应,是人的情感和智慧产生突变和躁动的表现,犹同碰撞出的火花,是即时的、不知不觉的、碎化的、片段的,这样火花可能是随时的、连续的,强烈的,也可能是间隔的、稀少的、微弱的,但终归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及时感知和将其留下来的。

灵感也是引起人的兴致、兴趣、意念、欲望等情感冲动的点火器,没有它,人对美的感知及其艺术劳动便无从开始。一个人有可能参与艺术劳动,却不一定成为艺术家,因为他可能如同工匠一般反复重复着不要他集中于灵感冲动的工作,哪怕他有兴致、兴趣、意念,欲望,却由于不能及时地被当做自己个性化的美的创造参与其中,而使他止于工匠。这也说明,艺术的过程和对美的感知是有层级之分的,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和感知某个艺术高度的。

工匠似的的劳动,可能使人成为某个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工作能力的人,可能是性格、经验、学识、智力、能力的反映,甚至是艺术性劳动的反映,却不是艺术劳动的反映,哪怕他的工作是以美为核心的。

唯有灵感才能激起一个人创造艺术的冲动,才能调动他全身心而不仅仅局限于能力本身。但是,灵感可能催生艺术,可能引起人们美的劳动和感知,可能产生艺术的结晶,却不一定形成艺术的必然产物。灵感在它诱生和形成艺术产物的过程中,还必须有太多的因素参与进来,除了能力本身,还要有工具、方法、对象、媒介,尤其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高度与广度。

诗和词也是这样。声韵排列(声调排列和用韵)作为语言艺术形式是诗词艺术的工具,如何排列反映了它们的不同句法特点,而最终排列出的样式则是它们的句法特征,即使这些都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性,却显然很难等同于诗词艺术的全部,还只是停留在诗词这种艺术过程中的过程里,不能证 明艺术的诞生。关于什么是诗词艺术的对象这一问题,也有同理。

表面看,诗词艺术劳动的对象是写诗填词本身,是创作出具有诗词样式的作品。这也不能导出艺术的诞生。这种认识只停留在关注形式本身,聚焦于形式上的品质而非内在品质,最终免不了沦为形式化的文字游戏。这是为此而此的功利劳动现象,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文化浮华乃至腐败现象,至少不能导出成功的艺术。这样的劳动,是艺术劳动不深入、不彻底的表现,更怎么能视作真实完整的艺术劳动及其最终产物呢?

如果把一般劳动对象上的劳动,而不是艺术劳动对象上的劳动,称为艺术劳动及其产物的话,恐怕这样的艺术劳动及其产物太低级了,如同“只管走路,不管方向”般盲目,是逃不脱“打哪指哪”的所谓“艺术”。

3、艺术与心灵

在日常生存生活中,人一般离不开硬性需要和非硬性需要这么两种需要。硬性需要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及其生存质量,靠生产和创造具体的物质产品来满足。这种需要使智力、经验和科学技术手段等最终成为人的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生活质量的保证。没有这种创造力,人就不可能实现物质生活的进步和满足。

非硬性需要则属于精神需要,虽然也是人的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它却不与人的生命和生存直接发生关系。它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它只能随人的精神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随人的精神满足而满足。

非硬性需要的这种特点,决定它是超越了所有动物物质需要的本能而存在的,即不靠生产和创造具体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也不可能因此而满足。那么围绕非硬性需要的劳动,自然就不属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劳动所需的相应的智力、经验和科学技术手段等,也就不再是人的最终创造力的表现,而是作为创造力的一部分与其它创造力一起,共同来满足人的这种非硬性需要,即精神生活需要。

艺术既然不是物质生产性质的,艺术劳动也就不属于物质生产劳动,而是精神生产劳动。人的创造力的表现,也就必然与一般生产劳动有显著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是以专门创造以美为核心的抽象的精神及其产物的生产劳动,并通过这种劳动来满足人的非硬性的精神需要。

人的精神需要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从本质上讲,人是有自觉、能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反映为人在精神、情感、能力、观念等方面,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根本结构属性。这种属性不仅表现为人通过并最终以能力、经验、科学技术手段等,创造和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而形成智力,也表现为在这一过程中人对这种创造和单一满足物质需要现象的不满足,进而催生了人的精神需要和满足精神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智慧。

可见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物质需要本身,而在于人对精神的需要。人对精神需要的高低、强弱、多少的不同,是人与人非硬性需要的唯一差异,而不是需要与不需要的差异。况且,物质需要除了出于人的本能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人主动和积极进取意识的表现,仅此而言,物质需要便可构成人精神需要的一部分。

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精神需要以物质需要为基本构件和一般基础,物质需要以精神需要为外部特征和最终表现。没有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再怎么得以满足,心灵也是空虚的。没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也会因缺少根本的生存支撑而变得苍白无力。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虽无法相互替代,二者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特点。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角度上看,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看似水涨船高,事实上人的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犹如两个无限集合,它们各自的大小是无法界定的,加之人有不满足的特性,并非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成正比。相反,由于人的客观精力有限,不可能把二者同时做到最大,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则往往是成反比的。这正说明,过度强调人的物质需要必然会挤掉人对精神需要的渴求,而导致精神需要的错位,迷失,乃至人性的沉沦。同样,过度强调精神需要也必然削弱人对物质需要的热忱,进而导致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景气。唯有将二者放在相对基本平衡的位置,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人对物质需要和人对精神需要是难以割离开来看待的。它们无时不刻不在人的生存生活及劳动中相伴产生和相互转化,也因人而异地表现为各种需要本身的差异,包括创造力与创造智慧的差异。

创造力是人对自身能力、经验和科学技术手段等的运用本领,它基本以智力为标志,以实用的物质需要为核心。创造智慧则是人在这种本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反映,它以智慧为标志,以非实用的精神需要为核心。创造力是创造智慧的基础,创造智慧是创造力的高级阶段,是不断推进创造力的最积极的因素。

人的智力来自于在生存生活中情感、学识、经历、经验、劳动等的直接和间接积累,是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等人脑固有功能的具体反映,而智慧则需要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综合、概括、判断、分析、抽象等人脑高级功能,不断对已有的智力进行加工、重组、引申、推理,进而上升为联想、演绎、洞察、辨识、预见等高级能力。智慧是使情感、学识、经历、经验、劳动这些积累,最终能否形成以反映为辨析、感悟、觉悟、再认识等这些代表自身高级能力的高级心理和思维素质及其程度的关键,是形成情感性格、道德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最具体的表现。

另一方面,人的本质还要求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所谓“文化”,“文”之“化”也。文化既是人类共同基于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所创造的财富总和及其产物,也是人本身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一个个自我生动具体且稳定的反映,如在辨析、感悟、觉悟、再认识等这些高级素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做人内涵、道德品质、思维习惯、行为倾向,以及立场、观念、观点、思想、态度等。由此可见,智力还只是人脑与一般动物大脑区分开来的一个基础,充其量是人谋生的一个工具而已,智慧才是人脑与一般动物大脑最本质的区别。

故而又可以说,不管一个人智力如何,学识如何,创造力如何,他都可能处于仅仅与一般动物相区别这一层次上,除非他改智力核心为智慧核心,否则他便难以“文”而“化”之,难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自觉意识。进而又可知,人的智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精神需要的程度及其质量,而这恰恰是人精神世界的反映。

心灵是人精神世界的体现,代表了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所以是人内心活动的总和。内心活动既是人的本能,也是对外界主动反映、主动作为的结果,因而人才有了各种各样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这种需要,产生了人的精神世界,心灵既是这一精神世界活动的主体,也是人的各种需要赠给这一精神世界的礼物。没有人是没有精神世界的,也没有人是没有心灵的。又因为人的内心总是处于活动中的,内心活动便自然而然地造就了人的心灵,心灵其实就是人的内心的代名词。

反过来看,精神世界是内心活动的场所,也就是心灵的活动场所,人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激发了人心灵的活动,这种精神世界的表现自然就成为了心灵的表现,精神世界的满足也就自然表现为心灵的满足。所以心灵和精神世界是一体的,是无法分开的一个有机体。

人的心灵在人精神世界里的这种地位,注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心灵开始的,艺术作为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美为核心的创造活动或曰劳动,也必然从此开始。

但是,与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生产劳动不同的是,艺术劳动不是为生产而生产的劳动。这种不一样的劳动性质决定,艺术劳动不可能以具体的物质为其劳动对象,也不可能以生产和创造出具体的物质产品就能满足人全部心灵的需要,更不可能终结于以相应的能力、经验和科学技术手段等为主的创造力本身,因为这还不足以体现艺术劳动的意义。

艺术劳动的意义在于,它要表现有别于人的物质需要且超越事物实用性而存在的事物美的一面的特点,并以此为核心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因而艺术劳动的性质是特殊“用心”的劳动,而不是一般“用智”的劳动。

所谓“用心”,仅止于“用智”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并最终以一定的情感程度表现出来,如同温度从引起物体的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一样,情感也会催生人智力的变化,即把智力转变为智慧。所以,“用心”就是把以智力为标志的生产劳动转变为以智慧为标志的艺术劳动。这种劳动已经远超于谋生的需要,因此它不过是以运用智力为基本的媒介和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将大量的情感投入聚焦于人的精神需要,进而建立起智慧的敏锐视角,并以美和美的创造作为这一需要的核心需要,对人和自然的本质及其属性,包括各种活动和现象,加以美的加工、提炼、概括,并最终以美的特定表现方式传达出来。

艺术劳动,也是运用辨析、感悟、觉悟、再认识等人的高级心理和思维素质,在情感性格、道德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反映出人对美的追求和探索,以及最终形成这样的产物的一种劳动过程。

推而广之,任何劳动若以“用心”的姿态而非简单的“用智”姿态,都有可能转变为某种程度的艺术劳动。这不但解释了艺术劳动为什么不是一般生产劳动的问题,也解释了艺术为什么是人心灵结晶的问题。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