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7-12-06
  • 最近登录:2024-03-31
  • 粉丝人数: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陆游在重庆梁平留下的《畏虎》《蟠龙瀑布》等五首诗译注(原创)

王放鸣 发布于2019-06-16 10:40   点击:4191   评论:3  

陆游在重庆梁平留下的《畏虎》《蟠龙瀑布》等五首诗译注

王放鸣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乾道八年1172正月陆游自夔州(今重庆奉节)奔赴抗金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取道万州、梁山军(今重庆梁平)、邻山(今四川大竹)、邻水、广安、岳池、果州(今四川南充)、阆中、嘉川(今四川旺苍)、利州(今四川广元)、大安军(今陕西宁强),于当年三月抵达。《剑南诗稿》共辑入作者沿途写下的三十首诗,其中在梁山写下五首,成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重庆梁平是陆游沿途写诗最多的地方。

 

一、畏虎

滑路滑如苔,涩路涩若梯。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
泥深尚云可,委身饿虎蹊。
心寒道上迹,魄碎茆叶低。
常恐不自免,一死均猪鸡。
老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吾闻虎虽暴,未尝窥汝栖。
孤行暮不止,取祸非排挤。
彼谗实有心,平地生沟溪。
哀哉马新息,薏苡成珠犀。

 

【按】《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今重庆梁平。”诗人既有“委身饿虎蹊”之畏,又有忧谗畏讥之惧,实为心境的真实写照。

 

【注释】⑴都梁:《正德夔州府志》卷一《建置沿革》: “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区:都梁,唐名。”此指高梁山(东山)。⑵更堪:更哪堪,更不堪。⑶委身:置身,寄身。⑷:通“茅。茅草。⑸自免:求得脱身;自求避灾免患。⑹愶愶[xié xié]:胆怯貌。⑺沟溪:山沟。⑻马新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援以战功被封为新息侯。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非新息苦战,则九郡左袵至今矣。薏苡、珠犀:薏苡:植物名,子粒叫“薏米”。珠犀:珍珠与犀xi角jiao,谓珍贵之物。《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封援为新息侯。……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译诗】

滑溜的路滑溜得如青苔,

粗涩的路粗涩得如高低不平的阶梯。

更不堪忍受的是,

一下雪高梁山下的道路就会多日充满泞泥。

深陷泥泞尚可忍受,

危险的是将自己置身于饿虎出没的路蹊。

令人胆寒的是道路上老虎留下的足迹,

让人魄碎的是茅叶随着呜呜作响的风而舞动垂低。

常常恐惧不能自求避灾免患,

一旦在此地葬身虎口就如同猪和鸡。

我骑的那匹老马也非常害怕,

它胆怯地不敢鸣嘶。

我虽然听说老虎残暴,

但却未曾窥见你的栖身之地(即幸未遇见老虎)。

孤身行走至日暮时分仍在赶路,

如招致灾祸也不能归咎于受到排挤。

那些散布谗言的人实在是很有心计,

他们能将平地说成是山间的沟溪。

真为东汉新息侯马援感到悲哀,

他从交阯运回一车薏苡欲作种子,

却被人诬陷为运回了一车珠宝和文犀(文犀:有纹理的犀xi角jiao)。

 

 

二、戏题

 
走马平欺刺绣坡,放船横截乱丝涡。
从来倚个心平稳,遇险方知得力多。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这首七绝记叙了诗人途经梁平遭遇危险的情况。当然,既名曰“戏题”,危险应该不大。

 

【注释】⑴平欺:平欺,偏正词,平修饰欺,重点在欺上。欺:压倒,超过。⑵横截:横渡。⑶刺绣坡、乱丝涡:按《剑南诗稿校注》注释:“‘刺绣坡’、‘乱丝涡’,《正德夔州府誌》失载,其地当在梁山。”但我认为“刺绣坡、“乱丝涡并非地名与水名,因诗的首联用了对仗,作者出于对仗的需要,以“刺绣坡”对“乱丝涡”,“刺绣坡”是指美如刺绣图案的山坡,“乱丝涡”是指河里如乱丝一样的漩涡。⑷从来倚个心平稳,遇险方知得力多:按《剑南诗稿校注》注释:“(从来二句)《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孟郊《游终南山》:‘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皆游诗用意所本。”得力:得其助力;受益。

 

【译诗】

纵马越过美如刺绣图案的山坡,

乘船横渡漩涡如乱丝的河。

从来倚仗的就是有一个平和稳重的心态,
遭遇危险时方知因此而受益良多。

 

 

三、蟠龙瀑布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

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

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朱东润《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选注了这首诗。诗人赞叹山水之美,并表达了希望通过抗金报国成就功名的愿望。

 

【注释】⑴蟠龙瀑布:即蟠龙山瀑布,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城东三十里。山上的瀑布“垂崖,约二百余丈……观者以为天下瀑布第一”(宋王象之《舆地纪胜》)。⑵珠缨:缨:一种穗状装饰物。珠缨:串珠的缨络,常作冠纽,头饰。喻指晶莹成串之物。⑶zhuàn:回荡。⑷:心得,收获。⑸:本意。⑹因物以赋形:水因蓄积的器物不同而赋予其不同的形态。⑺:双关语。石是“世”的谐音,也是顽固不化的象征。以石暗喻朝廷中主张对外妥协退让的主和派。⑻退之:韩愈,字退之。⑼不平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大概世间的人或物,受到不公平待遇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成语“不平则鸣”即源于此。⑽隘人:指心胸狭隘的人。⑾躬耕: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⑿感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诗】

远望瀑布其状若纷飞的珠缨,

近观瀑布其势如万钧雷霆。

人们说这从天而降的瀑布太奇异了,

它是想让过往的行人大吃一惊!

人们对此感到吃惊我有什么看法呢?

我认为这一定不是水的本意和实情。

水会有什么喜怒哀乐的情感呢?

它不过是因蓄积的器物不同而各具其形。

水处在高处就顺势飞流直下,

哪里是它乐于与石相争?

韩愈也是个思想狭隘的人,

他牵强附会地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其实自古以来的贤达之士,

当初也不求闻达于诸侯愿劳作躬耕。

后来他们因遇礼贤下士的明主,

才不期而遇地成就了功名。

 

 

四、题梁山军瑞丰亭

 

我行都梁窘风雪,史君喜事能留客。

瑞丰亭上一尊酒,渺渺郊原水初白。

峡中地褊常苦贫,政令愈简民愈淳。

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

史君心爱稼如云,时上斯亭按歌舞。

歌阑舞罢史君醉,父老罗拜丰年赐。

圣朝尚实抑虚文,纵产芝房非上瑞。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 诗人笔下的梁山,风调雨顺,民风淳朴。诗中提倡不繁政扰民,值得推崇。

 

【注释】⑴:宋代行政区域名,与府、州、监同隶属于路。⑵瑞丰亭:陆游《题梁山军瑞丰亭》:“史君心爱稼如云,时上斯亭按歌舞。”从此诗的内容来看,瑞丰亭似是当时梁山祈求丰年的祭祀场所。⑶都梁:都梁即高梁山,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东南方,又称东山。梁平原名“梁山”即因此山而得名。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三《梁山县》有详细记载:“邑名高梁,又曰都梁,皆因山也……《寻江记》云,高梁山东尾跨江,西首剑阁,东西数千里,山岭长峻,其峰崔嵬。于蜀市望之,若长云垂天。一日行之,乃极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剑阁铭》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峩峩者也。张文琮《蜀道难诗》: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矣。《舆地纪胜》云,都梁,又名高都……旧有高都驿,乃天宝进荔枝之路也。山壤腴而黄,其民多业种姜。”⑷史君:即使君,史,通“使”。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按《剑南诗稿校注》注释:“《正德夔州府志》卷八名宦:‘梁山县:宋郑脩,知军事,仁惠简静,所得俸禄,奉养之外,悉为民代输,至则民爱,去则民思。’未知即其人否?”⑸喜事:好(hào)事。谓热心助人。⑹渺渺:辽远。⑺:原本。⑻才吏:有才干的官吏。⑼庸人:指平常的人。⑽按歌舞:依照乐曲的节奏歌舞。⑾罗拜:罗列而拜。⑿圣朝尚实抑虚文,纵产芝房非上瑞: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绍兴二十有六年,四月,甲午,诏诸路州军,自今不得奏祥瑞。……上曰:比年四方奏祥瑞,皆饰空文,取悦一时;如信州林机奏秦桧父祠堂生芝草,其佞尤甚。……若汉武作芝房、宝鼎之歌,奏之郊庙,非为不美,然何益于事。”圣朝:封建时代尊称本朝。虚文:空洞的文字;空话。芝房:指成丛的灵芝。上瑞:最大的吉兆。

 

【译诗】 

风雪中我艰难地行进到梁山境内高梁山一带,

梁山使君热情地挽留我这个不速之客。

他们在瑞丰亭上为我接风洗尘,

极目辽远的郊原漠漠水田粼粼波光泛白。

高梁山一带的峡谷地势褊窄民众常常苦于贫困,

为政者越是不繁政扰民老百姓就越淳。

天下本无事只怕官扰民,

扰民者往往是那些所谓有才干的官吏而非平常人。

梁山的百姓幸福又快乐,

他们需晴得晴需雨得雨。

使君心里也非常希望百姓的庄稼长得好,

他时常和民众一起上这个亭子为祈求丰年载歌载舞。

歌阑舞罢之后使君一醉方休,

父老乡亲也排列祭拜祈求上苍把丰年降赐。

本朝崇尚务实而不尚空谈,

如果粮食欠收纵然是出产再多的灵芝也非吉兆祥瑞。

 

 

 五、马上

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
烘暖花无经日蕊,涨深水过去年痕。
迷行每问樵夫路,投宿时敲竹寺门。
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至邻山(今四川大竹)道中。”这首七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如椽巨笔为我们留下了一幅重庆梁平百里竹海古驿道的生动画卷。

 

【注释】⑴残年:指人的晚年。⑵流转:流离转徙。⑶经日:整日。⑷竹寺:竹林中的寺院。⑸不信太平元有象:犹言太平无象。太平无象: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来也用来讽刺统治者粉饰升平。《新唐书》卷一七四《牛僧孺传》:“僧孺曰:臣待罪宰相,不能康济,然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内扰,百姓安生业,私室无强家,上不壅蔽,下不怨讟,虽未及至盛,亦足为治矣。”苏轼《山村五绝》:“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译诗】

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到处流离转徙就像飘流的浮萍,

在马背上感到春光易逝令人愁苦欲断魂。

暖春时节日日花开又花落,

在河道上还能看到去年留下的深深的涨水之痕。

行进中迷路时我常常向打柴的樵夫问路,

晚上投宿往往去敲竹林中寺院的门。

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

你看那牛羊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炊烟袅袅的乡村(这其实也是一种太平景象)。

 

 

附录:

一曲赞叹山水之美并抒发爱国激情的交响乐

----陆游诗《蟠龙瀑布》赏析 


王放鸣

 

摘要:《蟠龙瀑布》是一曲赞叹山水之美并抒发爱国激情的交响乐,也是研究陆游诗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堪与诗人其后创作的《卜算子.咏梅》《七绝.示儿》等名篇相辉映。此诗采用比兴手法,即景生情,托物言志,善于用典,转合自然,不愧是一代大家的力作。

关键词:宋诗;陆游;蟠龙瀑布

 

蟠龙瀑布

陆游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

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

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陆游(1125-1210),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生当国土南北分裂之际,自幼受到家庭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从小立下抗金报国之志。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诗九千多首,存词一百多首,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主要抒写渴望恢复中原的激越豪情和对国事的忧愤。

因力主抗金,陆游在官场上屡受排挤。高宗绍兴年间应进士第,因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又“喜论恢复”,致触怒秦桧遭黜落。秦桧死后,才出任福州宁德主薄。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在镇江通判任上,因积极赞助张浚北伐,随着北伐失利,他也以“鼓吹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官。乾道六年(1170),陆游中年入蜀,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乾道八年(1172),时任四川宣抚使的主战派将领王炎,邀他入幕府为干办公事,襄赞军务,陆游得以身临抗金前线,过了一段“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的军旅生活。当时四川宣抚使的治所就设在南郑(今陕西汉中)。

陆游一生中最重要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就是他在川陕抗金前线的那段生活经历。这也是陆游诗歌成熟的关键时期。那段只有九个月的豪情满怀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他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但南宋朝廷苟安于半壁江山,乾道八年1172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其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王炎被调离川陕后,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但却是他实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金理想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以至他到老仍念念不忘这段“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铁马秋风生活,并在多首诗词中反复提及。陆游的这种情结,有论者称之为“南郑情结”。

《蟠龙瀑布》这首诗,就是陆游于1172年自夔州赴南郑,途经梁山军(今重庆市梁平区)留下的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

陆游赴南郑的线路是:乾道八年1172正月离开夔州,取道万州、梁山军、邻山(今四川大竹)、邻水、广安、岳池、利州(今四川广元),于当年三月抵达南郑。《剑南诗稿》共辑入沿途写下的三十首诗,其中在梁山写下五首,除《蟠龙瀑布》外,还有《畏虎》《戏题》《题梁山军瑞丰亭》《马上》等。

《蟠龙瀑布》的前两句写景:“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通过“远望”、“近观”,区区10字就将蟠龙瀑布的形状、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星移斗转,时移事异,曾被誉为“天下瀑布第一”(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的蟠龙瀑布现已难觅踪影,但古梁山蟠龙瀑布壮观的气象和瑰丽的景色却因陆游的大手笔而得以留存。从第三句开始,转为议论和抒情。他从“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的议论入手,层层推理,从而得出蟠龙瀑布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天而降,是“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的论断。南宋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陆游因矢志不移地力主抗金复土,一直受到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伸。现在终于有了奔赴川陕前线的这样一个机会,诗人当然愿抓住这一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去实现自己的抗金理想,不屑于与顽固不化的主和派相争。所以诗人此时心潮澎湃,志贯长虹,大有一种“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的气势!接下来的两句说:“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众所周知,自古以来的贤达之士,在历代封建王朝普遍持有一种怨社会不公、怀才不遇的心态,这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有所反映。韩愈据此现象在《送孟东野序》中将其概括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暗讽历代统治者不重用人才,成语“不平则鸣”即源于此。其实,陆游在入蜀前和东归后,由于宦海沉浮,报国无门,也颇有一些不平之鸣的诗词,如《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上巳临川道中》《哀郢二首》《书愤》《临安春雨初霁》《谢池春(壮岁从戎)》等。所以他说“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其实是一种幽默,并非是要推倒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诗的最后四句:“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是化用诸葛亮的《出师表》抒情言志。陆游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尤其对《出师表》反复称道,因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见《出师表》)也是陆游的心声。如《剑南诗稿》卷七《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卷九《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卷十七《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卷三十五《七十二岁吟》:“一表何人继《出师》”;卷三十七《感秋》:“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他以诸葛亮为例,表明古今贤达之士并非刻意追求功名,他们因遇礼贤下士的明主,出于意气或感激,辅佐君主成就了一番事业,才与功名不期而遇。陆游藉此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受到贤明君主的信任重用,抗金报国,并以此成就功名。

《蟠龙瀑布》是一曲赞叹山水之美并抒发爱国激情的交响乐,也是研究陆游诗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堪与诗人其后创作的《卜算子.咏梅》《七绝.示儿》等名篇相辉映。《蟠龙瀑布》表明,只要局部形势稍有改善,即使是短暂地身处顺境,诗人也愿为实现抗金理想去抓住一切机遇;《卜算子.咏梅》表明,虽然长期身处逆境,报国壮志难酬,但诗人也能秉持高洁的个人品质,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示儿》更是表明,那怕是即将走到人生终点,诗人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心系国家统一。由此可见,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始终如一和坚定不移的,其报国之心亦是“虽九死其犹未悔”!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即景生情,托物言志,善于用典,转合自然,不愧是一代大家的力作。
 

参考文献:

1.《剑南诗稿校注》陆游钱仲联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3.《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陈洪主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陆游选集》朱东润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5.《陆游传》朱东润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6.《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7.《陆游年谱》于北山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8.《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8;

9.《宋诗鉴赏辞典》缪 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等撰写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10.《辞海》(第六版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11.《历代名篇选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12.《陆游“南郑情结”述论》赵阳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度学位论文;

13.《宋诗的理解与误解》钟振振-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王放鸣,男,经济师,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梁平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曾在《中华诗词》《重庆诗词》等刊物发表作品,并曾获第二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入围奖(由诗刊社等主办)。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